初中英语公开课评课之我见

2020-05-23 22:51刘新建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评课公开课智慧

刘新建

摘 要:听课、评课是英语教研组的重要活动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如何评课?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通过切身体会,分享一下看法。

关键词:公开课;评课;智慧

上公开课,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司空见惯的教研活动之一。规范的公开课后通常有一个评课环节。评课,全称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优缺点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初中英语公开课该如何评课?我想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三个应该

1.评课应及时

不评课则已,要评就应该趁热打铁,一鼓作气。上完公开课后,马上就应组织听课老师们围坐在一起评课,因为这时候老师们对上课情景的记忆是鲜活的、清楚准确的。

2.评课应以认真听课为前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认真聆听就没有资格信口开河。

3.评课语言应讲究艺术性

“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在评课过程中,因为语言表达不当而造成的矛盾和误解时有发生。我们每位教师都少不了上公开课,这次是你听别人的课,下次就是别人听你的课。当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一节公开课,全心投入地上了一节公开课之后,你希望同行们如何评价呢?记住这种感觉吧。Treat others as youd like to be treate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三句话不宜说

1.“优点别人都说了,我就不多说了。我就提些意见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公开课的目的就是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切磋探讨。评课者要有一颗谦卑受教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敏感地捕捉讲课老师的优点。

一般评课内容可以围绕六个方面展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课堂结构、教材处理和教学效果等。即使从同样的角度也可发现不同的闪光点。比如评教师素质,可以评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热情主动,语言是否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英语口语是否准确流利,音量高低是否适中;能否用英语组织教学,教学组织能力及调控应变能力如何;能否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板书是否规范、工整、简明、直观,是否体现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是否清晰顺畅,是否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是否践行了新课程理念,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

别的老师提到的优点是别人看到的,难道你的眼里就只看到缺点,就没有一丝美的发现吗?如果在给讲课者提意见之前先讲一些独特的优点,会让人感觉更舒服,更易于接受。

2.“这位老师非常优秀,我自愧不如。不足和建议嘛,没有。”

经常听电影导演和演员说:“表演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公开课又何尝不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公开课,没有完美的教师。听课老师完全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坦诚相见。没有必要粉饰太平,说假话吹捧,更没有必要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只说优点不说缺点,这样的评课活动就显得虚伪、敷衍了事,丧失了本来的意义。

3.“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如何如何处理。”

有的教师不贊成授课老师某一环节的授课方法,经常会这样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如何如何处理。好像自己技高一筹。授课老师为了表示虚心和尊重,往往沉默不语,或假装点头赞成,其实心里不以为然。

有一个很有名的访谈故事:美国某个脱口秀主持人问一个长大后要当飞行员的小男孩:假如你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突然没油了,怎么办?小男孩说:我会让乘客先系好安全带,然后我乘坐降落伞跳下去。听到这儿,观众立刻骚动起来,纷纷议论,说这个男孩怎么能如此自私。其实男孩的话没说完,他接着说:因为我要跳下去拿燃料。我想,评课老师在提出自己的“妙招”之前,也应先主动地问询一下授课老师,给他(她)一个说话机会,认真倾听一下他(她)的解释。我们所在的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面对的学生的具体学情也不同,授课老师如此设计安排的背后肯定会有自己独特的考量。

三、三种差异要注意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模式往下套。

1.要注意年龄差

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抱着学习的心理,多评点让自己有所受益之处;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多鼓励。

2.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

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老师,可以直截了当,从各个角度与其认真交流;对待性格固执的老师,应谨慎提出意见。

3.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

对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对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评课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智慧。要想真正评好课,平时必须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教育学,掌握学科特点,熟悉各种课型,还要学习心理学、美学,演讲与口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体会评课的智慧,这样才能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让评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参考文献:

[1]顾志跃.如何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林高明.有效评课的策略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程红兵.听程红兵老师说课评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评课公开课智慧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