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的少儿美术教育

2020-05-24 08:15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年龄段教师应创作

少儿阶段是个体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此时比较容易打好基础,不仅对少儿未来前程有利,也是国家富强发展的需要。我国针对少儿的美术教育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到今天成果较为显著,但是在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加强,美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教育观念方面要及时转变,提高教育水平,以突出审美能力为重点,对少儿施加积极影响。

一、针对不同年龄段,灵活教学内容

少儿成长较快,在一个相对跨度不大的年龄段差别却很大,教师在对不同年龄段进行教育时,要首先分析不同年龄的特点,对其理解能力加以把握,力求符合这个年龄的认知,在选择素材的阶段一定要谨慎,必要时应当给出多个方案。从目前教学实践看,教师应对儿童的关注点加以研究,让他们去完成触手可及的小动物、常见植物或他们内心中的物品的绘画。教学方式要尽量多样化,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儿童选择创作对象或所使用的工具不去过多干预,建议他们不要临摹别人的作品,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作,点评时也不使用好或者不好的词语,激励并肯定他们创作的成果。

二、引导儿童感受生活环境的美

儿童只能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去对世界进行了解,对各种事物进行认知,他们在成长中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加深的,他们只有对生活有了确切的感受,才能产生创作的可能。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事先安排好,带领儿童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参观人文景观等,将儿童的活动拍摄下来,鼓励儿童自己去写生,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通过积极的实践,目的主要是发挥孩子对艺术的敏感性,使他们不断形成更强的生活乐趣,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为了让儿童在美术创作中的质量更高,教师安排他们先自主获取材料,可允许他们在特定场所饲养小动物并多去观察,让儿童近距离感受生命的美,从而为创造奠定基础。

三、激发儿童自主创作

如果教师希望儿童在美术创作方面更积极,需要更好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坚持学生作为核心来进行教学。目前应当在教育形式上做出改变,教师应注重对经典作品的运用,允许学生主动提出各类问题,并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这些题材方面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目前能够使用的方式有:在课堂上对知识加以讲述,用轻松多样的方式使课堂气氛能够变得更为活跃,然后通过自主示范,来帮助学生在创作方面提供有效路径,让学生积极按照自己想法去画,从而找出自己的创作特点。

指导教师:黄秀文学生:公欣宇

四、欣赏并肯定儿童的创作作品

对于少儿来说,其对外界的评价较为关注,如果能够得到一定的肯定,学习会更有动力,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家里。成年人的思维是复杂的,而儿童则相反,他们的思维都简单直接。因此,要使成人能够和儿童的思想不产生冲突,教师就要以儿童的思维为依据,理解儿童的想法和意图,观察他们在课程上的状态,始终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确保童心不受到伤害。对于儿童的绘画作品,教师不应使用成人的思维去评判,对不理解的内容让孩子去进行叙述,尽量不要去批评,多给予赞赏,必要时还要给他们适当的奖赏,儿童在收到积极评价后,会进一步强化未来的创作动力。因此,学习创作不应当只是由儿童来进行操作,教师作用也很大,以提升儿童创作能力为重点,儿童美术教育事业才能精益求精,达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年龄段教师应创作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一墙之隔》创作谈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