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高官搞收藏,有哪些潜规则

2020-05-25 18:10无双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古董商高官银子

无双

如 果在1872年有五千两银子,你会做什么?清朝官员沈秉成的选择是购买西周青铜重器虢叔钟。在当时,这笔钱足以买下苏州著名的“留园”,或是北京的10个四合院。而在嘉庆年间,虢叔钟的价格还仅是一二百两银子。

最近出版的《晚清官员收藏活动》一书中,作者白谦慎通过收录的三篇长文《晚清文物市场和官员收藏活动管窥》《信息、票号、运输:收藏活动的网络因素》《吴大澂的收支与收藏》,结合书信、日记等史料,从藏品的信息传递,价格的变化,官员买家们的收入支出,以及买賣过程中的物流、结算等细节,为读者展示了晚清官员波诡云谲的收藏世界。

晚清高官搞收藏,都有啥优势?书里提到,经济实力强的官员才有能力搞收藏,而京官俸禄普遍很低,除了一些补贴,他人的馈赠和外地官员的各种“敬”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很多京官都是依靠地方官送礼金,因为当时地方官最有钱。

书中列举了一些实例。晚清官员、文史学家李慈铭在成为进士后,年收入超过一千两;光绪进士叶昌炽曾用“百钱”买了《智城山碑》;在清朝京师,小民的日常交易额常在12文之前,“百钱”相当于50个菜包子。故而白谦慎称,对于普通官员而言,购置价格不高的书画和碑拓,应无问题。但对民众来说,收藏并不是便宜的差事。

官员收藏还得面对舆论压力。投入大量钱财和精力来收藏,免不了出现“玩物丧志”的批评。对此,清朝官员的做法有二:其一是参加重要的政治活动来化解。作者以晚清高官吴大澂为例,吴大澂积极参加洋务,甚至在甲午战争中,他以湖南巡抚之身自请领湘军出关打仗。再者便是赋予收藏其他意义。比如收藏善本书,被认为是阐扬朴学的善举,“士林莫不闻声感颂”;收藏青铜器被解释为“爱文字之心”胜于“爱器物之念”。当收藏活动转换成一种学术活动后,特别是和传统的经学、史学研究联系在一起时,情况就不同了,没有人会认为学术研究是“玩物丧志”。

晚清名宦翁同龢在琉璃厂见到一本汉代礼器碑的旧拓本,古董商索价四两银子,翁同龢出价三两,古董商不同意,翁同龢就把拓本还给了古董商。彼时翁同龢已是同治皇帝的老师,但面对高官的讨价还价,古董商少一两银子都不卖。翁同龢则觉得不划算,也就没有成交。

这也反映出,官员在收藏时,大都讲理公正,不巧取豪夺。不过,官员还是会利用公家资源来收藏,尤其当异地交易时,政府官方的邮递系统便会派上用场。由于收藏者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为争得先手,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来源是非常必要的。吴大澂的老师、著名收藏家吴云在1879年三月致正在河南任官的吴大澂的信中说:“往后惠书,只须用马封递,由抚、藩署转交。既快且稳。”可见,吴大澂等高官利用官方的邮递系统来带自己的私信。

在藏品的运输上,官员也会利用在官场上的人脉与体制内的诸多便利,用公家的资源来做私人的事。白谦慎曾说:“清朝官员搞异地支付,异地发货,像京东、淘宝一样,可以看到他们已经有了这种全局的调拨观念。”

除商周青铜器外,书画类藏品是收藏大类,这源于古代官员对书法的热衷与重视。白谦慎曾言,吴大澂的圈子都是大官,最小的官员就是他的老师苏州太守吴云,故而严格来讲“自己是研究晚清大官文化的”,官员热衷书画收藏,原因之一,是书法在官员的日常生活中原本就占有重要地位,官员之间都非常在意自己的书法。

他以李鸿章为例,李鸿章名气大,欠下很多字,空闲时没什么事做,就写字应酬。1888年因病停了一段时间,家人不让他写了,后来想为屋子重写牌匾而提笔,他担心手生写不好,练习十几天自己满意了才写。可见官员对待书法十分认真,自己心里就有一个比较高的槛,对待书法藏品时,也有自己独到的眼光。

猜你喜欢
古董商高官银子
巧妙过桥
完美无缺
完美无缺
完美无缺
凭空消失的银子
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董的价值
本期导读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以色列逮捕10名哈马斯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