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力

2020-05-25 02:59
家居廊 2020年3期
关键词:花艺植物疫情

编辑总监 孙信喜

sunxinxi@hearst.com.cn

谁也想不到,鼠年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场的,每天刷着手机上扑朔迷离的关于疫情的信息,心情也像坐着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但有一则一度霸屏的推文长久地占据了我的脑海——由苹果手机、广告人LeeClow为保护国际基金会创意制作,中文版由姜文、葛优、周迅、汤唯等明星为海洋、雨林、水、花等发声的公益短片《大自然在说话》中有一句话很精准:这场疫情,是大自然给人类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敲响了震耳发聩的警钟。

我从小长在乡下,每年春天都会在并不怎么大的阳台上种些什么,偶尔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杂草落在盆中也会不舍得除掉,即使再繁忙,清晨阳台上一杯咖啡的时间总是带给我平静——你从植物的发芽、蹿升、开花、结果中感受到时间,感受到生机,感受到自然的能量。

疫情仍在持续,我们也像各行各业一样,虽然不再聚集于办公室,但也渐渐恢复到忙碌的工作节奏中,当前举国上下无疑是在抗击一场战役,当我们为奋战于“前线”的医护人员、战士和志愿者呐喊祈福的同时,我们对这期杂志的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我们奉上一期“绿意盎然”的《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希望在这个比任何一个初春都更为料峭的季节,让大自然的治愈力温暖你,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带去安抚、慰藉和思考。

《格物致知》,艺术家郑波首次尝试用植物展开艺术创作,是2013年由“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支持创作的《住在上海的植物》项目,自此他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关于人的控制:比如人与其他物种,人与植物的关系——当时郑波与上海徐汇区区政府沟通不要铲除上海水泥厂外面的野草,让它们自然生长,他与朋友从那些野草中识别出20多种植物,并给它们标上名字,与展览同期,郑波还举办了为时八周的网络植物教学课程,这些看似无意义的行为举重若轻,让人们重新去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被忽略的植物,进而去思考植物背后的城市人文与社会历史,“如何让更多人看到我们是有限的,并接受我们的有限性?”专题《植人世界(理想的植物生活)》探访了北京、上海、东京多位与植物建立了亲密关系的创作者,倾听植物与人的故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澳大利亚大火之后不久森林重现生机,植物首先向人们发出了希望的召唤,它们生发出绿芽的照片,让饱尝惊恐的我们也得到一丝喘息,传达出正常生活就在不远处的信息;《生活家:花艺秘语》走访姜思达开的花店,希望大家重新认识花艺,能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瞬间心境灵犀相通的那束花,他的花艺秘语关键词包括对特立独行的一贯坚持、对自由本質的追问,以及对花的瞬间性的尊重;位于米兰的公寓楼“垂直森林”在为城市注入全新活力的同时,吸引了一众想要沉浸于自然气息中生活的人们争相入驻,它的率先尝试只是世界各地致力于思考“如何与大自然和平友好地相处,在大城市中建造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的家”,并致力于打造《绿色地平线》的设计事务所与设计师们的一个缩影……

“每个人其实只有两个家,自己的身体和脚下的地球。除了日常生活和养育子女,我们肩头只有一项真真正正的责任:看护我们的地球。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把可持续理念融入到城市开发建设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同时别忘了多一分细心与思索。开展一场心灵与自然、内在与外界的对话……”《自然悄然呢喃,时令大方而至》中的这句话,我想是疫情之下很多人内省之后的心声,希望大家从这场突然的生活急刹车中得到训诫,对大自然多一分敬畏,把生活方式调整得更为健康,毕竟国家之力是由每个个体汇聚而成的。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祝你和家人安好!

猜你喜欢
花艺植物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花艺之旅》新书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我们终究要走的都是一条平凡之路二十二due+due花艺工作室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探讨花艺软装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