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0-05-25 18:46廖兰洁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力资源管理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院校将产业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培养各种单位和组织及其咨询机构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的专门人才,保障教学质量之重点必然是推进课程改革。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人力资源课程改革必然要从教材、考核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学能致用!

关键词: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一、基本概念简介

(一)产教融合

在人们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中提出了产教融合,即在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下,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把课程教学实践与产业实践融合起来,让产业实践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直接能服务于产业、能促进产业发展的人才的办学模式[1]。

(二)高职院校

在中国,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简称。相对而言,高职院校比普通高校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其作用包括学生能了解产业的需求和学习理论知识的重点和方向,能学以致用并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能在真实应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带给产业发展的生机。而且,产教融合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人力资源管理

就管理任务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指为了有效运用或提高人力资源的效力,用人组织在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各个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培养,学到相关管理方法、技巧和理念等[2],成为相关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满足各种单位和组织及其咨询机构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的需求,促进单位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目标

在管理类专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以学生为本,做到学能致用。然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概念相对较多,也比较抽象;同时高职院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所以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将抽象化为具体,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全方位抓紧落实,保障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影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及现状

(一)教材,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

然而,有的高职院校为了经济效益,非常不重视课程教材的选择,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有力的监控、必要的调整和及时的更新。其结果是所选教材理论和观念落后,不适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不符合时代特色,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社会日益追求高效率,迫切需求实践技能型的综合性人オ,高职院校当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比例必须满足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但实际教学设计中,由于教学模式陈旧,理论教学的比例大大高于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学生极容易缺乏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课程,更新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然更要与时俱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或教学环境的限制,有些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学手段非常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四)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核心。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队伍的师资结构不合理,在教师资源不足、师生比例太小的情况下,多数教师教学任务偏重。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导致在研究课程和提升自己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另外教师队伍中表现教学技能水平不够、知识结构相对不够完善、职称学历比较偏低等等不少。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产业需求决定教材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选用教材时,以产教融合指导及从学生的特点为基础,选用包含应用项目的教材,也可以在产教融合指导下自编实用型教材,力求教材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采用新型考核模式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考核内容重点是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否灵活应用和消化[3],是否具有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通过采用新型考核模式,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产业化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教学条件的升级、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不断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符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化深到浅、变抽象為具体进而易理解。并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激励学生学习的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专业化、师资结构合理化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师资队伍专业化的要求更高,也要求更合理的师资结构。高职院校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增加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教师以改善师资结构,培养更多双师型的教师,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结语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从多方面推进改革。通过改选教材、改变考核模式、提倡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培养产业化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敏,顾军燕.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度研究与评价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5).

[2]肖博.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湖北农机化,2019,(22):104.

[3]沈远沛.基于情境模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9,(31):102-103.

作者简介:

廖兰洁(1992-12-),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助教职称,现就职于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力资源管理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