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问题的探索

2020-05-26 02:04李靖
卷宗 2020年9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管理措施博物馆

李靖

摘 要: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象征着博物馆的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本文首先介绍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现状,最后制定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方案,提升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水平。

关键词: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措施

博物馆馆藏文物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的职责就是保护历史文物,为其提供展示存放的平台。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文物是文化历史的代表,同时起到文化传播和承载历史的作用,因此博物馆必须认识到馆藏文物管理的重要性,制定有效的执行策略。

1 博物馆馆藏文物

博物馆是文物藏品的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的文化机构。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离开藏品谈博物馆,那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藏品本身蕴含的丰富信息,对人们认识历史、追溯过去均有着特殊的价值,其不可再生性亦要求博物馆必须珍视每一件文物。这就对藏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惟有保护好藏品,使之不受损坏,才能谈得上研究。但保护是前提,利用是目地,如何对藏品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的利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是摆在每一位文博工作者面前永恒的话题。

2 博物馆库房、藏品存放环境、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现状

每件历史文物都是无可复制的文化载体,博物馆作为对其进行专门保管的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措施,目前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现状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内容。

2.1 藏品的库房存在的隐患

很多中小型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就是一个交钥匙工程。整个博物馆建筑并不是按照博物馆建筑规范来进行的。有些很难通过后期改造来弥补,无法进行风险等级防范,安全保护措施也难以实施。文物库房防潮、防火、防水等工作不能达标。有一些博物馆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管理的设施不足、管理设施的老化。甚至有一些县级博物馆没有一个基本的藏品库房。此外,由于藏品管理和保护的设施不到位,很多藏品存在着损毁、损坏的风险,比如很多藏品受温度、湿度、尘土、虫害的风险[1]。

2.2 文物存放环境不达标

历史文物由于存在的时间较长,部分材料已经发生变化,非常脆弱,无论是在存储还是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条件。例如,在文物存放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存放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使其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但是我国部分博物馆的文物存放环境不达标,由于环境问题造成文物损坏的事件依旧存在。在保存金属材质文物的过程中,湿度不易过大,否则会出现生锈的情况,木质文物更是如此,木材本身就容易腐烂发霉,过高的湿度会加快木材的腐烂速度,造成文物损坏。另外,如果将纸质的文物存放在湿度过高的环境中,纸张会出现发霉的情况,损害纸张的完整性。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规模较小的博物馆中,由于规模或者资金的限制,该种博物馆没有专门存放文物的库房,而是将文物放在柜子或者箱子中,影响最终文物的存储质量。

2.3 相对管理制度不到位

博物馆藏品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财产。为确保安全,不仅要求有牢固、安全的库房,还要需要建立严格管理制度,目前博物馆缺乏相关管理制度,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但没有认识落实,或是落实到藏品管理工作岗位上时,缺乏细致的藏品管理岗位职能,甚至有些岗位职能产生交叉的职责。对岗位没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和职能属性,导致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藏品管理人员思想懈怠、责任意识缺乏。文物库房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善。现在许多博物馆存在管理人员不足的现象。管理相当混乱,文物藏品账管员与保管员为一个人。无法进行监督,容易造成遗漏、流失文物。馆藏文物的建档建册工作缺少相应的规范,对文物藏品进行依法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文物档案,是有效地杜绝文物流失,更好的发挥藏品作用的重要手段。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全国很多博物馆藏品档案还很不完善。

2.4 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许多文物藏品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知识,藏品管理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在很多博物馆中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失,长此以往,博物馆藏品管理的专业队伍相对落后,这也是导致中小型博物馆藏品管理成效不足的重要因素。

3 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措施

3.1 库房

文物库房是藏品的家,除展陈文物、外借文物,50%的藏品都是长期保存在文物库房。因此当规划、扩建、维修或者建新馆时,应该按照博物馆建筑规范来进行建筑。其收藏功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幕后为藏品的有序保存提供良好充足的空间。藏品的日渐增多、藏品保护需求的提高、藏品管理理念的变化,使得各博物馆要解决好库房空间有限、设备陈旧、功能单一等问题。提升藏品库房管理品质,可以更好地展示博物馆形象,便于藏品预防性保护,加强藏品研究利用。我们可以从藏品库房类型优化、库房环境提升、库房藏品重整开展工作。博物馆的发展都注重藏品体系和特色完善,在传统按照藏品质地、类别、等级分库和排架的基础上,将特色藏品成体系的展示、保管起来,增加精品藏品库、专题藏品库、标本藏品库等,可以给藏品研究利用带来更为直接的便利。优化藏品库房类型,建设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库房,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藏品入库后分库工作的提升。藏品库房环境,应有改善,比如铺设环保地毯、张贴环保壁纸、改善灯光、配置专用陈列柜架及管理系统、制作藏品装具、更新藏品库房环境监测评估设备、添置保护材料等方法,实现最佳收藏环境,加强藏品预防性保护。

3.2 建立良好存储环境

文物存储环境直接决定着文物保存的完整性,多数博物馆中的陈列区域,只是将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一部分展示給人们,还有大量的文物存储文物库房中。通常文物需要长期存储在库房中,因此库房环境必须符合文物的保存要求。不同文物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为了保证存储管理的针对性,需要先对文物进行分类处理,存储环境下的文物划分通常以文物材料作为依据。可以大致将文物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木质材料、纸质材料、陶瓷材料等。不同材料对存储环境的要求也不同,例如,木质材料与纸质材料需要放在干燥以及低温的环境中,避免文物出现杂发霉等现象,金属文物需要放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部分金属材料上存有颜料,因此在保存中还需要确定颜料适宜的存储环境,避免在存储中出现颜料掉色等情况。

另外,还需要对文物进行分级处理,由于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量较多,文物价值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将文物划分等级,更加方便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尤其是针对珍贵文物,更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存储环境。多数博物馆的库房位置在地下,地下环境较为潮湿,为了降低环境对文物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建立專门的库房管理小组,对地下库房环境展开实时监控,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提高博物馆馆藏文物库房管理水平[2]。

3.3 完善管理制度

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制度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开展依据,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制度建设,将其规范作用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根据实际需求优化传统管理制度,第一,拓展管理制度内容,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涵盖的范围较广,因此制度建设中也需要包含相应的内容,真正做到全面管理。例如,在建立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管理制度时,需要实时监测博物馆中的监控设备、灭火器以及安全防护设备状态,同时在博物馆出入口中设置出入管理,尤其是文物存放库房,可以采用指纹识别技术或者人脸识别技术,只有将信息录入到系统中,才能获得出入文物保管库房的权限。在此基础上,库房管理人员需要记录下每天出入库房人员信息,一旦出现问题,根据监控以及登记信息,能够短时间内缩小嫌疑范围。第二,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仅仅建立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制度,但是不去执行落实,则整个管理制度只是个空架子,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建立奖惩机制,针对违反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条例的人员给予惩罚,在文物管理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给予奖励,通过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使工作人员在心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保证制度落实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3.4 藏品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3.4.1 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博物馆保管的藏品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形态大小不一。每一件器物入库后,依据性质不同,保存在不同的条件下,要经常观察保存状况、观察保存环境对器物的影响。举办展览时,要办理提借、归还等手续,还要进行分类、统计等工作,这一系列工作平凡而责任重大,都需要藏品保管工作人员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耐心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而且藏品管理工作者要具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吃苦精神、踏实工作,才能够把藏品保管工作做好。

3.4.2 扎实的专业知识

博物馆保管的藏品包罗万象。藏品研究涉及很多学科,这就要求从事藏品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综合研究能力。此外,还应该掌握博物馆学、藏品管理学以及相关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努力钻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做好藏品保管工作。

3.4.3 综合研究能力

藏品管理工作者,对藏品进行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面对着成千上万的藏品,只有对每一件藏品进行全面地、细致的综合研究,才能揭示藏品所具有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才能充分利用藏品。从事藏品管理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应有综合研究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藏品管理工作者应具有的业务素质,是做好藏品保管工作的基础。

3.5 充分利用资产管理系统

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中包含了大量数据,数据中仍然存在价值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在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管理中,统一处理业务流程,尤其是文物基础信息的采集,各项流程必须根据标准进行。例如,针对原始票据以及文物入库单,需要全面细致的审核,保证文物信息填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原始数据整理完毕之后,将文物数据信息录入到国有资产信息库中,每个文物对应一个编号,为今后文物资料查询提供条件。另外,保证博物馆中各个部门的文物管理系统网络相互连接,各个系统之间能够实时分享动态数据,第一时间更新文物数据信息,避免出现文物数据重复录入的情况。管理人员在查询文物信息时,只需要在系统中输入文物编码,就能够获取相关资料,实现高效的文物数据信息管理。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完善我国的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工作,同时提升文物管理效率,将文物信息资产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目前人们对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该种环境下逐渐优化完善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工作,是促进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行业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4]。

4 结束语

博物馆馆藏文物属于我国国有资产,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传播中华民族优良精神的责任。本文从管理制度、文物存储环境、文物安全以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升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的综合水平。将博物馆馆藏文物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同时,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寇魏.关于安徽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认知与思考——以蚌埠市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104-106.

[2]周翠微,李敏.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现状及实践探讨——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5):110-115.

[3]杨芸.浅谈原创展览与文物资源的互动——以国师纪念馆《育才学府革命摇篮》展陈为例[J].文物世界,2018(04):58-60.

[4]李丽娅.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萌”化解读及创新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管理措施博物馆
博物馆
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
物中观史: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与三国文化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