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精准脱贫“摘帽”后的思考

2020-05-26 01:50何瑞湘
新丝路(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精准脱贫摘帽乡村振兴

摘 要:阿勒泰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经过5年多来的精准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青河、吉木乃两个贫困县完成脱贫“摘帽”。该文发掘阿勒泰地区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摘帽”后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管理措施,促进精准扶贫巩固提升;阐述通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摘帽”后永不返贫。

关键词:精准脱贫;“摘帽”;巩固提升;乡村振兴

阿勒泰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南麓。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边境线长1197公里,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该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38个民族组成,全地区2018年末总人口65.95万人,下辖6县1市。阿勒泰地区物华天宝,素有“金山银水”的美誉,但作为自治区确定的八个扶贫重点地州之一,有吉木乃、青河两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其他五个县(市)都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5年,阿勒泰地区有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个,贫困村10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达48156人。

一、阿勒泰地区精准扶贫五年成就巨大

五年来,地区印发《阿勒泰地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实施意见》,落实“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等措施,地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之初,选派76名政治过硬、熟悉基层、方法多、思路广的县处级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调配380名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使贫困村脱贫攻坚有了过硬的“堡垒”。

配足配齐扶贫干部的同时,阿勒泰加大扶贫资金的投放力度。仅2018年,就投入援疆资金1.4亿元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和产业扶持等104个项目,投入1.77亿元实施专项扶贫项目205个,切实加大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生产支持。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确保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国家扶贫标准。

截止2019年底,有107个贫困村退出,14899户贫困户的4815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貧,青河、吉木乃两个贫困县依次“摘帽”,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阿勒泰地区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还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城乡水、暖、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备,与旅游大区的目标要求相距较远,乡村振兴战略没有得到全面实施,重点反映在乡村环境整治上欠账太多。

这些客观问题之外,还有一些主观原因:首先,观念仍须改变,脱贫致富意识仍须提升。一些贫困家庭人员的思想观念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缺少内生发展动力,安于现状。特别是长期处于贫困状况的家庭,“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其次,农村缺少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缺少扶贫致富的主力军。农村地区的人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缺乏相应的就业创业技能,大多贫困户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特别是产业扶贫存在问题不少。

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存在“三重三轻”现象。一是重生产、轻市场。大多数扶贫产业注重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在产品市场方面开拓力度不够,导致产品销路不畅。二是重建设、轻经营。新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园区、扶贫车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较大,对其运营重视不够,导致带动性不强。三是重项目、轻效果。新疆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对项目高度重视,但缺乏有效的项目运营和管理机制,导致很多产业扶贫项未能真正达到扶贫效果。

扶贫产业低端化问题突出,市场主体整体发展不足。阿勒泰产业扶贫项目存在规模小、附加值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且大多是为短平快项目,缺少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引领。例如,在特色农业扶贫产业项目上,普遍存在跟风复制、产品单一等现象,致使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剧,导致贫困户极易受损返贫。此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带动人三类市场主体普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足等问题,导致市场主体在产业扶贫中带动群众增收能力弱。

三、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管理,促进精准扶贫巩固提升

今年是精准扶贫巩固提升年,地区对青河和吉木乃2个已摘帽退出的贫困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全地区今年脱贫攻坚的重点是抓好巩固提升、防止返贫致贫,必须全面落实巩固提升各项措施,切实提升脱贫质量,巩固攻坚成果。继续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巩固产业就业扶贫成果,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加强返贫监测预警,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升脱贫质量。

1.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抓好返贫监测预警工作

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今年仍要保持扶贫力量、帮扶关系不变,对已摘帽的贫困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已退出的107个贫困村和已脱贫的14899户贫困户,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要充分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按照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指标进行监测预警,加强走访摸排,分析风险隐患,坚决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

严格落实新疆自治区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办法,通过村级评估、乡镇核査、县级确认、录入系统等方式,对返贫和致贫风险的人口进行监测预警。对阿勒泰地区82户249人脱贫监测户和121户404人边缘户进行动态监测预警,根据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对返贫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提供帮助。并将监测预警和帮扶情况录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全程记录、动态管理。

2.完善扶贫产业链条延伸,持续抓好巩固提升

今年,虽然阿勒泰地区脱贫攻坚已经转入巩固提升阶段,但是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渠道还不牢靠、因残因病返贫风险较大、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贫困群众“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政策”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确保成色质量。

要支持土地流转,探素高附加值作物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加快推进万驼园、万驴园、万牛园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种养殖、旅游服务等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要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各族群众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科学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要加快实施扶贫项目建设,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工。要在提高贫困群众知晓率满意率上下功夫,帮助建档立卡户算政治账、算经济账、算明白账,为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普査打牢基础。

3.根据贫困人口特性,针对性地推进扶贫项目

要把贫困人口就业作为当前最突出的工作来抓,对已就业的贫困户要加强跟踪服务,鼓励他们长期稳定就业;对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的贫困户,充分了解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做好沟通衔接,推动其就近就地就业;要持续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公益性岗位、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岗位,优先保障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一批。切实做好青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开工工作,简化评审等相关手续,加大网上办公力度,确保项目能尽早开工,尽快建成受益。

4.根据易于返贫人员特点,扎实推进兜底保障

对于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易于返贫人员,要通过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兜底。落实落细农业户籍低保、医疗、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支出性贫困家庭、残疾人补贴等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对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特殊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应保尽保,保障基本生活。

同时,要高度关注鳏寡孤独等困难群体,加快推进幸福大院、幸福小院建设,完善淋浴、就餐、如厕、体检等服务功能,做好日间照料,切实解决因难群体无人照料、难以自理等问题。

扶贫工作人员在明确自身的责任的情况下,要认真尽职地完成单位上派遣下来的任务,要及时地掌握所帮扶对象的动态,在帮扶期间根据其需要做出相应的帮扶措施。像驻村的第一书记等扶贫岗位,要求其不仅要掌握当地的扶贫方向与扶贫措施的落实,还应该走进各村落,走近各户人家,明确贫困人口的实际数量,了解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为相关的人员进行答疑解惑的工作职责,制定脱贫指导方案,最终完成帮助相关的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等。

四、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摘帽”后群众永不返贫

今年,全国脱贫攻坚已经转入巩固提升阶段,如何确保这一轮精准扶贫成效长久持续?如何确保“摘帽”后永不返贫呢?笔者认为,要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扶贫产业与乡村振兴产业密切地衔接起来,把贫困人口始终镶嵌在产业链条上,才能确保“摘帽”后永不返贫。

1.调整农牧产业结构,要使“绿水青山”变成贫困户的“金山银山”

新疆自治区加快实施粮棉高产稳产田建设带动工程,加快推动林果业改造步伐,推进农牧产业结构性调整助力精准脱贫,这给阿勒泰地区实施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

阿勒泰落实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推进草原禁牧与草畜平衡,出台《阿勒泰地区草原禁牧与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办法》,在2018年落实草原禁牧2025万亩,草畜平衡8580万亩的基础上,严格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特别是加快推进卡山保护区禁牧工作,按照先核心区、后缓冲区和试验区的要求,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区禁牧工作,力争到2022年3月底前实现全面禁牧。

同时,要加快以贫困县市为重点的庭院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庭院经济。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建成若干庭院经济示范乡、若干庭院经济示范村、更多的庭院经济示范户。

2.穩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通过产业振兴确保不返贫

一是加快发展新疆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带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具体来说,就是大力发展优质牛羊肉等特种畜禽养殖,创新养殖业发展新模式带动精准脱贫。阿勒泰结合当地传统产业资源,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积极开展“三苗一窖一棚圈、户户都种饲草料”工作,引导发展农区舍饲。在2019年推进“十百千万”良种牛养殖工程,打造十头良种牛养殖户3325户,百头养殖大户、合作社30家,千头牛合作社7家,养殖示范乡5个、养殖示范村20个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马产业,研究编制地区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加快发展民族特色手工业扶贫。重点发展手工地毯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加工业,使民族特色手工业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以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阿勒泰礼物”产销一体化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水平,辐射带动“阿尔泰游纪”系列文创产品和“阿尔泰转场”系列农副产品两大体系,走出阿勒泰、走向全国。

三是阿勒泰地区要加快特色产业培育。以小浆果、大尾羊、冷水鱼、驼奶、戈宝红麻等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持续推进。

3.大力发展旅游业,把贫困户嵌入全域旅游产业链条中

阿勒泰地区按照陈全国书记“搞好规划、打造线路、打造品牌、搞好宣传推介、带动产业”的指示要求,加快构建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成立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旅游产业发展政府常务负责制,定期开展旅游“七字专班”调度,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阿勒泰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把贫困户嵌入全域旅游产业链条中,使农牧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得到长久红利。坚持以喀纳斯为龙头,推出以富蕴、阿勒泰市、禾木三大雪场和阿尔泰山千里画廊为支撑的“四区一带”冬季旅游精品线路和“三轴N环”夏季旅游精品线路,成功打造了“净土喀纳斯 雪都阿勒泰”概念品牌和“中国雪都”的地域品牌。

阿勒泰精心编制乡村旅游、自驾游营地等专项规划,形成系统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在冬季“四区一带”、夏季“三轴N环”旅游线路的基础上,加快自驾游、徒步游、低空游、冰雪游、民俗游等旅游产品开发。围绕红色游、绿色游、银色游、金色游、文化游,集中力量打造“净土喀纳斯·雪都阿勒泰”品牌。下大力气补齐水、电、通讯、加油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短板,提升四季保障能力。强化品牌宣传,冬季办好“冰雪风情节”,夏季办好“黄金宝玉节”,主动前往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把“人类滑雪起源地”的宣传牌立起来,“借梯登高”打响品牌。充分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加强与主客源地旅行社合作,有效提高关注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阿勒泰地区统计年鉴[G].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公琪琪、潘志刚.新疆产业扶贫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今日财富,2019(28)

[3]中共阿勒泰地委扩大会议[C].2019

[4]2019阿勒泰行署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简介:

何瑞湘,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阿勒泰地委党校科研科教师,主要从事党建,文化,社会学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摘帽乡村振兴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贫困县摘帽后不得搞庆祝活动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2017年,约10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精准脱贫”要注重“三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