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辣椒病虫害防控技术探析

2020-05-26 02:15文红艳
种子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防控技术病虫害

文红艳

摘   要:辣椒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β-胡萝卜素以及镁、钾等微量元素,同时富含的辣椒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少心脏病、部分癌症以及其他随年龄增长的慢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在栽培期间,辣椒通常会患上一些常见疾病,例如胡椒叶枯病、灰霉病、胡椒细胞病等。如何对此类情况进行处理成为各种植户最关心的问题,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对相关从业者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无公害辣椒;病虫害;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8-0060-02       中图分类号: S436.418       文献标志码: B

不论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如何显著,在使用化学农药后其抗药性都会逐渐增加,因此防治时应牢记有限使用的原则,以标准浓度和标准剂量喷洒,不要盲目增加剂量、浓度或水量。一些辣椒种植者通过增加药剂浓度来解决问题,结果使得果实易于中毒、效率低下并且产品不符合无污染标准。

1   无公害辣椒栽培中的常见病虫害

1.1   辣椒免疫类疾病

辣椒免疫类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病害,辣椒叶片腐烂的症状会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发生,并且可能对秧苗造成永久性破坏。此类疾病在幼年期表现为茎的主要部分显示出软腐烂,枝叶浸在水中,植株上部呈深绿色并伴随叶片掉落。成年阶段此病会损害主茎、嫩枝、果实和叶瓣,茎基和枝条会出现大量斑点。这些斑点最初浸泡在水中,逐渐会增多、变大并变成黑褐色,同时很容易从患病区域转移。辣椒的患病果实呈现出不规则的深绿色水浸斑,伴随着轻微腐烂和常见的白色霉菌,待稍风干后,霉菌会逐渐转化为灰白色,最后果实会变成棕色或黑色坚硬的状态。最终辣椒的根部会病变成棕色并腐烂,植株开始枯萎,但血束管未变色。对植株而言,根腐烂、枝条枯萎和果实腐败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特别是在夏季大雨或秋季暴雨之后,该病较容易出现,且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快速传播。

1.2   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通常有4个症状:枯萎、黄化、坏死和畸形。花叶型植物患病后叶脉会变为浅绿色或浓密相间的绿色,患该病的植株无明显变形,植株矮小,无落叶。黄化的病叶在完全变成黄色后会自然脱落,坏死型植株的一些病变组织会变成褐色并坏死,带有条纹、峰黄、斑驳或坏死斑块;畸形的植物在变形后,叶片变成线状,即蕨叶或植物短而分枝,出现丛枝现象,有时在同一棵植物上会出现几种症状,导致落叶和腐坏果实的产生,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1.3   辣椒枯萎病

该病害开始时只有几片叶子或部分枝条显示出枯萎,进而将蔓延到整个植株。最初的叶子是淡绿色的,然后变成褐色并死亡,患病茎的症状不明显,茎的木质部变成灰色,果实腐烂且空心,在对茎进行横截处理后,在截面处有乳白色液体流出,此类现象不同于叶腐烂。该疾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疾病,很容易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表现出来。

1.4   炭疽病

炭疽病会损害辣椒的叶片和果实,即使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果实也会持续受到损害。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真菌,通常会在受损的土壤表面、残留物或种子上越冬,并且在温暖季节或下雨后以及土壤潮湿时传染散播。叶片受损感染后,其病理首先表现为浸水结斑的病灶,然后逐渐扩展为褐色的环状带。辣椒果实感染后是棕色的椭圆形或半圆形小斑块,呈现出凹陷的、同心状轮型花纹,通常带有小黑点。当该疾病感染严重时,植物会大量倒下且果实腐烂。

1.5   辣椒斑白病

辣椒斑白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鞭靼外丝白菌引起的,植株的老叶和幼叶都可能被感染。它主要通过田间气流传播,该病在轻度干燥的条件下更为常见。患病叶片的前部有初级的绿黄色小斑块,后来散布为褪色的斑块且边缘不明显,在患处的背面形成白色粉末,严重时患病斑块致密,导致整片叶子变黄并掉落,形成浅茎,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1.6   辣椒棉蟲

辣椒棉虫主要蚕食辣椒植株的枝叶和果实,同时还影响植株幼嫩的根茎。当嫩芽受损时,叶苞会打开并变成黄绿色,且在1~2 d后脱落,幼果经常被吃空或被其他病菌感染引起腐烂最终脱落。辣椒棉虫不仅会蚕食果实,同时还会在植株根部产生蛀洞,因此虽然在茎上有保护措施,但蛀洞的存在还是会造成雨水和细菌的入侵,减少辣椒产量[1]。

2   无公害辣椒病虫害防控技术

2.1   技术处理

播种后应及时对种植棚覆盖薄膜,以便科学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可以使用长1.3 m、宽3~4 cm的竹板架设拱棚,也可采用钢筋施工。护套膜通常是农用聚氯乙烯膜,厚度为0.2 mm。棚膜的周围应用土块压实,以防止被风吹起。

发芽率超过85%时,则以大约7 450 kg/hm2的量将稀释的肥料水倒入田间;超过80%的幼苗出苗,则应及时去除薄膜并整理,以备不时之需。如天气炎热需对幼苗进行通风和降温处理;天气寒冷必须及时隔离保护膜。

当幼苗的高度达到35~45 cm并出现6~8片真叶时,可以将其移出温棚。定植通常在每年的6月初或中旬进行。

栽种时应在雨天后有阳光的下午进行,以防止由于土壤水分过多而引起病虫害的发生。移栽完成后,将肥料与水以1∶45的比例混合,或将尿素和复合肥料、水以1∶3∶100的比例混合,然后利用灌溉系统滴下,这种肥料对于促进绿化和实现高产有显著作用。在滴施肥料水时应注意,仅将其施于根部,而不要将肥料粘在顶部的叶子和叶苞表面,以防止幼苗出现烧苗现象。6~9 d后,一次性施用25 kg/hm2的复合肥料。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要在植物根茎上直接添加肥料,否则辣椒将很难变绿。

在种植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种植条件来确定种植密度。在肥沃的地区应注意种植稀疏度,合理运用宽窄行间作种植。宽行和窄行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5~50 cm和20~30 cm,植物的株距应控制在10~20 cm,通常进行单行种植。

当辣椒开始发芽时,整个植物便进入生长季节。在这段时间内,必须进行1次施肥,以满足整个生长季节辣椒的营养需求。通常,结合实际的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情况,可施用的肥料包括1 400 kg/hm2降解人畜粪便、10 kg/hm2复合肥料、5 kg/hm2钾肥以及3~5 kg/hm2尿素。

辣椒成熟期过后,每次采摘一批辣椒后,必须再施1次花果料,以有效地促进下一批果实成熟。在正常条件下,可以在田间施用复合肥料13~16 kg/hm2,例如施可丰等。

2.2   对辣椒秧苗进行病虫害治理

辣椒免疫类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①进行水旱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茄科和葫芦科作物。②将种子置于1 100倍的21%甲霜灵溶液中浸泡1.5 h后,用无病的新土壤培育幼苗,以防止种子发芽。③为避免积水,应采用人工栽植,并注意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④栽植后,用氯氧化铜对植物根部喷雾并整形。⑤在喷洒甲霜灵时应配合扑菌特、露克星、可得杀、瑞覆霉等,防治效果会更好[2]。

2.3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处理要点

2.3.1   抗病品种的选择

一般而言,辣椒比甜椒更具抗病性,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更抗病,选择高产和优质品种时也应结合当地生产情况。

2.3.2   按时培育并尽快定植

按时播种,种植短尺寸的幼苗,或使用保护设施进行早播和早施肥。当病毒性疾病盛开时,辣椒就会开花并结果,此时根系发达、植株强壮,会产生抗病力。

2.3.3   浸種和发芽

在播种和开花前,将幼苗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15~20 min,然后洗涤并喷洒0.15%~0.25%的硫酸锌液。

2.3.4   加强作物管理

轮作种植,定期涂抹足够的防虫药,收获的同时要注意保水保肥。

2.3.5   药物的防治

感染后可使用400%保湿粉剂喷洒病毒感染部位,利用1.6%植物检疫乳油或NS-83抗真菌剂和0.3%的硫酸锌混合后喷洒,每7~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4~5次。

2.4   蚜虫的预防和控制

选择在播种区域周围种植高茎植物,以防止蚜虫飞扬并隔离有传播疾病的地块。同时,使用银灰色箔纸或丝网来隔离植株,或使用常规农膜将板材粘在植株周围来规避蚜虫,其控制效果可达到75%以上。利用蚜虫对强黄色热源喜爱的天性,将4~7片黄色诱剂放入诱捕器中,该诱导剂可用4 000倍22%辛基氯乳油浓缩液、3 000倍50%蚜虫湿粉溶液、1 100~1 300倍乐果乳油溶液、4 000倍2.5%二氯乳油溶液、50倍敌畏杀以及马拉硫磷1 100~2 000倍液来制作喷雾,喷洒治疗蚜虫。

3   总结

施用农药后,用肥皂或碱液清洗施药人员裸露的身体部位,同时避免直接或长期接触农药。简而言之,防治辣椒病虫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尽可能使用有机控制策略,在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辣椒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 1 ] 涂鸣丽.无公害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1(3):69,71.

[ 2 ] 韩雪.论大小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8):99.

猜你喜欢
防控技术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