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0-05-26 02:15秦水花
种子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林业栽培技术

秦水花

摘   要:林业建设作为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正面临着众多挑战,如森林覆盖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等,其中病虫害防治是林业发展中最严峻的问题。当前,我国林业发展中的病虫为害极为严重,每年因病虫害导致大量的森林资源死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林业栽培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8-0063-01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志码: A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有效提高苗木生产质量,必须从改善林业管理模式出发,通过推广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扩大森林监测区域,在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林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1   加强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病虫害是病害和虫害的统称,对农业、畜牧业、林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病害是指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受到真菌、细菌、带毒的昆虫感染等,以及在潮湿、干旱、严寒等气候条件的互相作用下,影响植物在正常发育过程中的新陈代谢;虫害是指因有害昆虫,以及螨虫、蜗牛、鼠类等动物取食植物中的养料,导致植物出现萎缩、枯黄、折断等情况,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根据农业农村部专家检测研究,2019年我国的农作物病虫灾害偏重,较上一年度有所加强[1]。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病虫害的森林面积高达66.7 hm2,损失林木达2 000多万m3,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不可估计,其中,虫害的危害性极大,能使整个森林在不经意间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2]。另外,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病虫害导致粮食减产、经济损失较大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林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2   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现状

我国的林木栽培大多采用机械化的作业方式,虽然栽种面积较大,但成活率并不是很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林业技术栽培技术也得到日益完善,林业栽培专业人员越来越多,苗木栽培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的林业发病概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还处于整体偏高的态势,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上升。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本土病虫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随着苗木的引进与输出,外来病虫也在不断增加,造成病虫种类和总量剧增[3]。由于病虫在温度适宜且潮湿的环境下繁殖能力极强、传染能力加快,易造成大面积发生,因而影响了我国林业资源的整体发展。

3   林业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3.1   觀察地理环境

大多数植物都需要在适合的环境下才能健康生长。因此,在种植前要充分观察栽培环境,了解不同林木对于生存环境的需求,做好准备工作。在充分了解栽植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情况、水源条件后,选择合适的植被进行栽植。同时还要了解不同植物对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需求,如哪些植被需要阳光较多,哪些植被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要做到心中有数,依据植物的生长规律确定其具体栽培位置。另外,在栽植前还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考察土壤中的酸碱度和微量元素是否适合准备栽植的植被生存,同时还要考虑土壤条件、土壤的松弛度等,以促进植被的健康生长。

3.2   除草管理

杂草会吸收林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料,同时还会减少树苗与阳光和空气的接触率,导致树木吸收阳光不足,因此,为防止光照不足以及杂草吸收林木养料的问题,应及时清除杂草。清除杂草也是林业养护的重点工作之一。可以选择机械除草的方式,在除草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林木幼苗,同时防止因除草而造成的土质疏松等问题。林业工作者还应设计合理的除草计划,做到定期除草。

3.3   合理施肥灌溉

水分直接影响着树木的生长质量,不同的树木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大部分树木在幼苗期的水分需求量较大,因此,在林木幼苗期要注意适当浇水。另外,施肥、除草工作后都应及时浇水、增加湿度,以提高树木成活率。但要注意不要因浇水过量导致林木根部腐烂。树木的生长还需要充足的养分,因此也要做好定期施肥工作,施肥后及时浇水,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

4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4.1   加大林业保护力度

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确立“以防为主”的思想,把发生病虫害后的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防疫。这就要求在林业生产中首先堵住源头,防止病虫害种类的持续增长,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加强树种检疫工作,结合病虫害发作的时间、地点、气候及病虫害生长特征,做到提前预防,把病虫害控制在萌芽状态。其次,可以采用物理防护,如利用温度、激光及红外线等实现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利用生物链、真菌、细菌等方式防治病虫害。最后,还要强调病虫害对林业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制定应急预案。通过定期发布病虫害防治报告,加强技术管控,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林业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水平。

4.2   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意识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关系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只有意识到预防林业病虫害的意义,才能增强人们的责任心和紧迫感,通过加强领导,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由各级政府、高校、地方干部牵头,做好林业发展规划,并制定减灾计划、扩大资金投入,在实际工作中扎实推进林业资源建设。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对林业病虫害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制作宣传标语,面向群众定期组织病虫害科普知识宣传,普及防控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林业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结合现代林业栽培技术,扩大林区监测范围。此外,还要注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起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

4.3   应用现代技术科学防治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林业生产能力,如应用物理因子和机械噪声干扰病虫害的繁殖和发育,应用放射能和电离辐射等诱捕病虫害。另外,还要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条理性,制定详细的监测时间、监测内容和监测区域,定期做好监测记录,建立病虫害信息档案并形成及时快速的反馈。通过疫情报告,在发现病虫害的早期就能及时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实现“有害必知、有疫必除”。

综上所述,林业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是我国森林保护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林业部门要加强林业建设生产,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好准备工作,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通过加强林木养护,加大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林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 1 ] 陈新华.探讨林业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对策[J].现代园艺,2018(2):52.

[ 2 ] 赵红花.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24):211.

[ 3 ] 田静,张生,高鹏,等.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18(11):57-58.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林业栽培技术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