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0-05-26 02:15李春艳
种子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防治措施小麦

李春艳

摘   要:小麦是我国的主粮之一,小麦的丰产与否关系到种植区域农户的切身利益, 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积极研究小麦种植技术对促进小麦种植高产、丰产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并提出种植过程中的几点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8-0080-01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志码: B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多数北方人的主粮。因此小麦种植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事项。提高小麦种植技术,探究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作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特定的气候、土壤、水分等各项条件,同时避免相关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小麦种植若要提高产量,就要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各项条件,并积极进行病虫害防治。本文将详细分析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1   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任何农作物的种植都有其特定的生长条件及种植技术,要满足小麦的各项生长条件,就要积极探索并提高小麦种植技术。

1.1   科学种植,从选种、播种开始

小麦品种有很多,种植户选择小麦品种时要考虑种植区域内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选择小麦品种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区域内降水、种植环境、小麦种植时间等,必须严格筛选,尽可能选择有较高饱满度同时颗粒残缺少的优良品种。同时,在种植小麦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深松,采取耙耢镇压的方式整地,以确保土壤具备松、细等条件,并具有一定的湿度,为小麦的发芽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小麦的播种时间也要控制好。选对播种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大量实践经验证明,过早或过完晚播种小麦都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一定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各不相同,导致小麦的播种时间也不一致。有些种植区域的小麦播种时间宜选在10月中上旬,有的则宜选在更早或更晚的时间播种,因此,小麦种植户在进行种植时要考虑当地的土壤特点、气候条件以及短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合理控制播种时间。

此外,播种时要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分蘖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种,一般要把基本苗种植密度控制在15万~18万株/667 m2,而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种,则宜将基本苗的密度控制在12万~16万株/667 m2。如果播种时间不在适播期内,最好适当增加播种量[1]。

1.2   确保水分和光照充足

种植专家指出,一般小麦对水分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保障及时灌溉也是小麦生长中的有利条件,对提高产量有利[2]。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尤其是在出芽期,如果土壤中的水分不足则易出现干苗现象。同时,良好的光照也是保障小麦生长的必要条件,我国北方自然环境下的光照条件基本可滿足小麦的生长要求。同时,自然环境中较大的昼夜温差对促进小麦生长、有效提高麦穗生长饱满度有益。现如今,小麦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很多耐寒、高产的优良品种不断出现,种植户应积极利用先进种植技术成果,提高小麦种植质量及产量。

1.3   科学田间管理

小麦的生长期比较长,因此科学进行小麦田间管理是达到高产、增产目标的重要措施。首先,在出苗和分蘖期间,叶片生长非常迅速,其根系也正在分蘖,因此该期间要实施间苗措施,让麦苗有一个良好均匀度,从而为其生长和发育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如果该阶段天气干燥,则应及时浇灌,以促进小麦的生长能够稳步扎根、充分分蘖,提高小麦的生长能力。其次,在小麦拔节阶段,科学进行肥力控制非常关键,要根据小麦的生长条件合理施用氮肥。施肥与灌溉可同步进行,有助于提高肥料的有效吸收率。同时要选择不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除草剂,减少田间杂草。再次,当小麦进入生长灌浆阶段时,适时适量喷撒施肥非常关键,要根据小麦种植密度控制喷洒尿素溶液的浓度,通常在1%~2%,同时可根据土壤条件喷洒一定的磷酸二氢钾。此外,小麦成熟期非常快,种植户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为收割做准备。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要科学防治小麦病虫害,在不同生长期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2.1   播种期防治

目前,药剂拌种预防小麦病虫害已得到广泛应用,即在播种前先将杀虫剂与种子进行合理搅拌,这样做可以在不伤害小麦种子的前提下有效预防病虫害。

对于种植户来说,药剂拌种的成本很低,且预防病虫的效果非常好。因此这项预防措施具有很好的普及价值。

2.2   返青期防治

小麦返青期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问题,如纹枯病、吸浆虫等,而一旦发生病虫害,势必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应在小麦返青期采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如甲基异柳磷乳油等,使药物与土壤进行结合,有较好地抵御小麦病虫害的效果。

2.3   抽穗期防治

小麦抽穗期也是极易出现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如麦蜘蛛病,此时要密切观察病虫害的发展情况,及时采用相关药剂进行有效防治,如三唑酮乳油等。

2.4   灌浆期防治

小麦生长到灌浆期时,往往易发生白粉病及防锈病等病虫害,此时应选择快杀灵乳油等进行病虫害防治。需要注意的是,灌浆期是直接关系到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因此种植户需要格外关注此时期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5   其他防治措施

小麦生长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蚜虫,种植户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应用啶虫脒等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在进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中,良好的田间管理是重要的农业技术防治措施,同时种植户要积极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化学措施[3],并结合种植区域的土壤情况、气候特征,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及药剂。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小麦生长具有自身规律和特定生长环境的要求,种植户要积极利用农业技术成果,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应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同时要积极利用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预防病虫害,确保小麦高产、丰产。

参考文献:

[ 1 ] 杨效奎.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18.

[ 2 ] 李福尧.分析小麦病虫害原因及整治措施[J].居业,2019(3):128,130.

[ 3 ] 阮景国,黄世元.论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19(10):48,52.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防治措施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