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地区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

2020-05-26 02:15德庆卓玛
种子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种植农作物改进措施

德庆卓玛

摘   要:西藏地区的水文环境仅适合一部分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受人文环境的影响,西藏地区部分农作物非常受市场欢迎。西藏地区作物种植要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为目标,所以改进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尤为重要。

关键词:西藏;农作物;种植;改进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8-0116-01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当前西藏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地区总结了一些农作物种植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改进农作物种植方式的理论依据。西藏地区要针对自己的水文环境和农业发展特点来优化农作物种植的方式,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目标开展农作物生产,从而提高农产品种植的收益。

1   西藏地区农业现状概述

西藏地区土地辽阔、地势高、人口密度小,这片地区从南向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地区。从总体来说,西藏的水文环境具有以下特点:①海拔高、温度低,这意味着只有耐寒的植物才易在西藏种植。②光照强度高、时间久、辐射强,这意味着喜光照的植物易在西藏存活。③气候干燥,自然灾害多,西藏易出现冰雹、霜冻等极值的现象,为此,西藏容易生产自然生存能力强的植物[1]。

结合西藏地区的水文环境,种植了一批适合在西藏生产的农作物。当前西藏主要种植作物有以下几种:粮食作物,包含青稞、小麦、碗豆、马铃薯;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油菜;蔬菜瓜果类,包含萝卜、甘蓝、大白菜等,这类作物种类较多,种植面积不大。

2   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

2.1   建立供给侧的农作物种植的思路

西藏地区的农作物有自身的优势,总体来说,西藏地区的环境污染较少,甚至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于是人们较喜欢西藏地区生产一些农作物。比如在西藏地区,有的萝卜重10 kg,甘蓝最大直径50 cm、重10~15 kg,这都是因为西藏地区独有的环境,造成农作物品质好的缘故。当前在市场上,人们较喜欢西藏的青稞,虽然青稞并非只有西藏种植,然而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较喜欢西藏地区的青稞。并且随着养生理念的普及,人们希望应用青稞粉来替代面粉,并用青稞这样的杂粮来替代大米,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公众普遍认为,西藏地区污染少,生产的青稞更加具有绿色环保的效应。于是西藏地区要结合人们的需求开展农业种植活动。以青稞种植为例,当前我国要以研究品种标准入手,以产量扩张为主,转化为提高内在品质为主的种植思路。然后建立品种标准、技术规程、环境标准,让西藏当地的农户依照标准开展种植活动,以便让西藏农产品的种植能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使青稞的产量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让公众感受到西藏青稞的品质能够“名实相符”[2]。

2.2   应用混合种植,有效利用土地肥力

西藏地区的肥力差异较大,有些地区虽然能够种植农作物,但是土层却较薄,且土壤中砂石较多,保水功能不足。如果不能提高土壤的肥力,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将会不足,农作物的品质也较差。为此,在开展农作物种植以前,需要改善一些地区土壤的肥力。为了便于日后开展环保的方法进行种植,西藏要应用人畜粪便的方法,使用有机肥来加强土壤的肥力。在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区,还可以种植豆科绿肥及牧草的方法,强化土壤的肥力。

2.3   应用生态混种的方法种植农作物

在西藏地区应用生态混种的方法,可以让植物与植物之间形成生态的互动,能有效利用土壤的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比如将青稞与油菜种植在一起,青稞能起到化感作用,抑制不利于油菜生长的杂草,令油菜长势良好;将碗豆与春小麦混種,碗豆中含有的根瘤菌具有固氮的作用,其提供的氮肥能够帮助春小麦生长。

2.4   兴修水利,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环境

西藏地区降水量少、雨季短、旱季长,这种特点影响了一部分农作物生产时的产量和质量。比如青稞孕穗后期需要较多水分,然而西藏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导致青稞颗粒重量不足,从而产量不高、质量较差。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西藏地区必须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3   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前景

西藏地区改进了种植方法以后,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有极大改进。比如当前西藏部分地区有了大规模的连片青稞示范田,以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式种植青稞,其质量获得了认可。西藏地区还应用川藏联动推动西藏苹果标准化种植的方法,提高了苹果的质量。西藏地区的混种方式已经初现成效,农业种植结构已经成型。通过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兴修水利,西藏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有极大提升,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润。

自2016年开始,西藏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100万t以上,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这套农作物种植改进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应当在西藏地区广泛推广。

西藏地区在开展农业生产时,要发挥自己的特点来开展农业生产,种植适合西藏地区生产、能满足人们需求、可以优产高产的农作物。只有种植这样的农作物,才不会陷入到同质化竞争中,在开展农业生产时浪费大量的生产成本,造成低效化的管理,并且不能通过种植农作物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西藏地区如果希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使农作物能够获得国内外公众的广泛认可,就必须优化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使西藏地区的农作物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普琼.西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现状与思考[J].西藏农业科技,2019(2):46-49.

[ 2 ] 普布扎西(摄).川藏联手推动西藏苹果标准化种植[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9(20):7.

猜你喜欢
种植农作物改进措施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趣味象声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