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研究

2020-05-26 02:15李先富
种子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推广农作物

李先富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引入生物技术,不仅加强了对农作物的改造、提高了农作物的生长能力、增强其抗病能力,还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促进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简要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应用和推广策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生物技术;应用;推广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8-0120-01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志码: A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对生物机体进行改造的技术,被称为生物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尤其在农业种植中应用更为普遍,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技术非常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外界干扰的因素较多,操作时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考虑,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但是,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经过不断的科学试验,生物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和产量增长。

1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   提升农产品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如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通过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生物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培育抗逆性较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如嫁接水果、转基因大豆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1.2   增加农产品产量

民以食為天,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耕地面积不会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那么,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如何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正在成为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现代生物技术就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袁隆平教授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灵活地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水稻的改良,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缓解了我国粮食紧张的现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袁隆平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3   提高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严重时还会造成农作物的大量死亡,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起到增强农作物抵御病虫能力的作用,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影响,对保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1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人为干预,进行DNA的复制、剪裁、重组等操作,获得抵御病虫害能力更强、营养更丰富、品种更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此项技术在农业种植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玉米等,都是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成果。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吸取一种农作物的优良基因,并将这一优良基因转移到其他农作物上,使得转基因农作物的基因更加优良,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更强,同时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产品的品质更加优越[2]。

2.2   组织培养技术

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植物的培养,可以在无菌环境下将植物组织培养成整株植物,是一种基于全能性细胞、借助人工诱导来实现组织无菌发育的技术。此项技术可以使植物的繁衍速度得到提升,从而缩短培养时间、提高培养效率。同时,通过组织技术培养的植物,其抗性、抗倒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高[3]。

2.3   生物农药技术

生物农药也是生物技术的应用方式之一,借助生物技术进行农药配制,通过调节生物的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的效果。和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技术没有污染、可降解,且成本相对偏低、无公害、防治效果良好,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保障[4]。

3   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推广的具体措施

生物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对于保护环境、降低土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发挥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应加强对生物技术的科普宣传,扩大技术推广范围,引导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生物技术,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3.1   提高宣传力度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国已经培育出了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甘蔗等一大批作物新品系,如将苏云金杆菌的Bt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棉花培育出的抗虫棉,其对棉铃虫的杀虫率达到了80%以上。因此,应加大对这些生物技术成果的宣传力度,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生物技术,了解使用生物技术的好处,并对生物技术实施方法进行普及,鼓励农民将成熟的生物技术积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3.2   重视技术培训

生物技术相对烦琐、复杂程度较高、受影响因素较多,想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必须要针对生物技术应用开展相关培训。农业生产相关部门要安排技术人员对农民朋友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农民认识生物技术的优越性,了解生物技术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步熟练掌握这一技术,切实发挥生物技术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5]。

总之,生物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提高粮食产量、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培育优良品种等方面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优点。通过合理运用生物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因此,应加大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宣传力度,扩大推广范围,只有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普及生物技术应用,才能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桑彦军.浅析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其作用[J].甘肃农业,2017,69(15):72-74.

[ 2 ] 黄朝桂,王颖,李待幸,等.生物有机肥在有机猕猴桃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农业,2018,63(3):89-90.

[ 3 ] 孟庆伟,肖明涛.生态农业中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推广应用[J].吉林农业,2017(20):3.

[ 4 ] 杨小鹏.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78(22):143.

[ 5 ] 张丽双.浅议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8,69(15):72-74.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推广农作物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趣味象声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