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横格式分样器分取玉米种子样品的改进研究

2020-05-26 02:15孔德巍于铁孙忠耀吕威高峰矫健东杨玉民张希颜李明
种子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改进样品

孔德巍 于铁 孙忠耀 吕威 高峰 矫健东 杨玉民 张希颜 李明

摘   要:种子质量检验数据的可靠性来源于供检样品,如何借助检验仪器分取到有价值的样品很重要。根据横格式分样器的构造,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分取样品的要求,不改变现有分样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增加分样器和漏斗个数重新组合成一体混、分装置,使整个分取加快速度,优化了分取检测项目试验样品的流程,使原始样品的混合、试验样品分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结果表明,此设备可将样品在分取环节的误差减小到合理范围内,为整个室内检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關键词:横格式分样器;分取;玉米种子;样品;改进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8-0123-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要求质量标准越来越高,从而要求提高检验数据的精准性和及时性。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排除试验方法的正确、仪器的误差、操作失误等方面的因素外,种子批扦到样品是否有充分的代表性成为最基础、重要的因素。样品的代表性取决于样品重量大小、与种子批有相同的成分及比例。但只有在种子批中的种子质量足够均匀、一致时,才能得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如果有异质性,就不可能扦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在种子企业实际工作中大批从制种基地发回的种子批,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甚至直接脱粒装袋运回来的,不同的地块不同的管理水平使种子批本身就有差异,但企业要求入库的同时也要掌握种子批的质量。以一车30 t玉米种子为例,每袋50.0 kg计,有600个袋子(容器),按照GB/T 3543.2—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要求,至少有30个点次的初次样品,但是这样不能保证样品和种子批所有袋子的成分和比例相同。为减少误差,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种子企业扦样员一般都是扦取90%以上的袋子。从一个袋子中扦样器能扦取到不少于20.0 g初次小样品,一车要取不少于10.0 kg原始样品。怎么样才能分取到合理的试验样品呢?分样器对种子检验过程分取标准的试验样品极其重要,目前为止应用的分样器有钟鼎式和横格式等。

1   钟鼎式分样器的局限性

钟鼎式分样器一次最多能分取3.0 kg样品,一个10.0 kg原始样品至少先按照4个样品划分,按照检验规程流程各均匀取其一部分后再合成第5个样品后分取试验样品,也就是说按检验规程最大检验单位(40 000.0 kg)的种子批扦取90%容器(袋子)或者扦取全样等于平时分取5个样品的流程,大大增加了检验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影响了工作进度,在反复工作流程中也容易出现差错。

2   改进的设计方案

2.1   横格式分样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横格式分样器凹槽排列成一直行,一般12~16个,其中一半格子和凹槽相间地通过一个方向,另一半格子和凹槽通向相反的方向,漏斗下面有个支架,每组凹槽下面各有承接盘,当把种子从上面倒入分样仪器时,通过一系列交叉的相反方向的滑道把样品分成相等的两份。

使用方法是:将两只承接盘分别置于两个出料口位置,用第三只承接盘装待分样品,该承接盘里的样品必须刮平,保持水平、均匀地从进料口倒入分样器,否则将造成分样误差。

2.2   钟鼎式分样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及缺点

钟鼎式分样器也叫圆锥形分样器,是由铜皮或铁皮制成的。顶部为漏斗,下面为活门,其下为一圆锥体,圆锥体顶尖正对活门的中心,圆锥体底部四周均匀地分为若干个等格,其中相间的一半格子下面各设有小槽,所分样品经小槽流入内层,经小口流入承接器,另外相间一半格子也各有槽,样品经小槽流入外层,进入大口到另一承接器[2]。

钟鼎式分样器的一个高度是76.0 cm,4个分样器串联一块高度达304.0 cm,超过工作人员的身高,不利操作,而横格式分样器高度为22.0 cm,4个的高度为88.0 cm。4个上方下圆的锥体形状漏斗60.0 cm,大盛料桶(承接器)30.0 cm,总计高度不超过178.0 cm。钟鼎式分样器的内置横格是“楔”形,一边大一边小,在混分样品时小边容易使种子粒堵塞,影响分取效果,还可能在分取另外一个样品时造成混样,使样品报废,尤其在分取包衣种子时流动性差,更容易形成堵塞混样。而横格式分样器内置格是长方格,其对边相等不易堵塞。

3   重新加装分样器

3.1   材料

角钢2.5 cm×2.5 cm规格若干,直径2.3 cm钢管长200.0 cm、宽5.0 cm“带”型钢若干[3],大头直径35.0 cm、小头直径8.0 cm,圆锥型铁皮漏斗(A1),上方(27.5 cm×22.9 cm)下圆锥型状出口直径分别为5.0 cm、4.0 cm、3.0 cm铁皮漏斗(A2、A3、A4);容积10.0 kg高度不超过30.0 cm,塑料桶3个(C1、C2、C3);标准横格式分样器4个,分别为B1、B2、B3、B4;“带”型钢焊制直径26.0 cm圆,一个用于放置A1;直径20.0 cm 3个圆,焊接A2~A4;规格20.0 cm×14.0 cm长方形4个,分别焊接B1~B4。

3.2   制作

用角钢焊制40.0 cm×40.031 cm 铁架一个,将200.0 cm铁管焊在其右上角,分别用“带”型钢将直径2.8 cm长、10.0 cm铁管与带钢圆呈45°焊好后套在支架铁管约178 cm处,将A1放入其中,依次用“带”钢将B1、A2、B2、A3、B3、A4、B4固定好,并使其水平垂直,不可左右移动。每个漏斗中心必须垂直对应横格式分样器正中、左右滑道分界线中间。

3.3   对承接器的改制

将4个B1~B4横格式分样器原来的8个承接盘中的4个,底部各裁去1/2,并一边对折(9.0 cm×4.0 cm),使之底部是原来面积的1/2,也就是承接1/2的样品(D2、D4、D6、D8)。原来的承接盘为D1、D3、D5、D7。同时将B1~B3横格分样器放置承接盘底部铁片换成网格筛状,每个小网格为5.0 cm×5.0 cm方形,使混分原始样品能迅速通过B1~B4,这样在分取检验项目试验样品时承接盘还能放在原来的位置恢复原有功能。

4   改进后的分样流程

4.1   调整分样器装制

检查各漏斗A1、A2、A3、A4和各横格式分样器B1、B2、B3、B4固定后是否水平并垂直,只有这样才能使样品在分样器两侧流淌平均[4]。承接桶C1放入B4正下方,将B1~B4所有承接盘从横格式分样器拿下。

4.2   原始样品的混合流程

将样品倒入A1漏斗,由于重力作用,样品通过第一个漏斗后进入B1第一个横格式分样器进行第一次分样,由于第二个漏斗A2出口直径小于A1漏斗,所以A2漏斗存有样品,也就是样品在第二个漏斗A2内进行混合,依次类推。样品在流经第4分样器B4后从左、右出口直接流入事先准备好的盛样桶C1内,完成一次倒入样品,分4次,混合5次,并达到检验规程要求。

4.3   试验样品的分取

将盛样桶C2和C3放在分样器B4左右出口两侧;将充分混合好的C1盛样桶样品倒入A1漏斗,按1程序,使样品分别流入C2和C3盛样桶内,平均分成两份;将C2桶移开,放入空桶C1,并把C2倒入A1,重复1程序又减少一半样品重量,依次类推,重复递减样品重量,最后达到检验作业要求的保留保存样品一份、试验样品和复查各一份。以10.0 kg样品为例,第二次分取时就是5.0 kg,第三次是2.5 kg,第四次是1.25 kg,第五次是625.0 g,第六次就是312.5 g。以玉米种子百粒重为33.0 g为例,如发芽试验最多要求4次重复,每次重复200粒,计800粒种子就是264.0 g左右,就接近发芽试验样品分取的要求重量了。但一般分取不少于1.0 kg时,就要保留试验样品备份和试验样品了。

4.4   各检测项目样品的分取(如水分、芽率和纯度)

将承接器C1、C3放在B4两侧,将2程序分取的最后试验样品倒入A1,可以分到两份平均独立样品;将承接盘D2、D4放入B3横格式分样器两边,D1、D3放在B4左右两边,将试验样品倒入漏斗内,此时B3分样器左右两侧盛料盘D2、D4内各留下一份约1/4相同样品。由于B3分样器的盛料口D2、D4有一半没有底部,所以此时另一半样品直接穿过B3分样器和C4锥漏斗进入B4分样器两侧盛料盘D1、D3,B4的承接器也是总试验样品的各1/4,也就是一次分取4个重量相同的独立样品达到GB/T 3543.2—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也可将完整的承接盘放入B1、B2、B3、B4分样器左侧,右侧则不放入盛料盘(底部网格),不影响样品直接流下,此时分取样品的重量第一级承接盘内D1是1/2样品,第二级左侧是上级1/4,第三级是上级1/8,第四级是1/16;也可将完整承接盘放在B1、B2、B3分样器左侧,右侧放入改进的承接盘D2、D4、D6、D8,当试验样品倒入后第一级左承接盘是总样品重量的1/2、右侧是1/4,第二级左侧是1/8、右侧是1/16,第三级左侧盛接盘是1/32、右侧是1/64。整个流程也是一次性完成分取,而钟鼎式分样器需要反复多次操作才能达到分取独立样品的目的。各试验样品重量要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来择取样量,测量水分需要磨碎要100.0 g、净度需要900.0 g、纯度一个重复要40.0 g等。也可以在独立的样品量不足以完成试验时,而应用以上分取方法的样品弥补,从而完成试验。在不能准确掌握分取试验样品重量时,宁可少分而后补充,也不能做完试验后剩余大量样品,这样就会大大增加误差的概率。以上分取试验样品的方法可以交替、混合使用。

5   讨论

全部原始樣品(塑料桶最大重量可根据本企业日常扦取的量决定)一次混分,可减少工作时间、误差,且符合农作物检验考核大纲中混分原始样品的要达到数次要求的效果。应用本方法混、分数次(4个漏斗、分样器),每次递减分取试验样品时(程序2),又是重复程序1的流程,这样效果远远大于钟鼎式分样器分取试验样品流程(钟鼎式分样器在此环节是一次混分,如果原始样品递减4次,才能达到试验样品重量。应用此方法是混分16次,此时样品成分相当均匀)。不同分取项目试验样品的方法,弥补了钟鼎式分样器由于目测判断不足又要重新分取浪费时间的问题,将试验误差控制在各独立样品之间的差距,减少因为样品的差距影响检验员对各重复间数据的判定。一名扦样人员一个工作日可以分取20个10.0 kg的原始大样,同时可以完成样品登记、测水、发芽等辅助准备工作,尤其对加工线上种子批扦取流动取样品量增大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 1 ] 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3543.2—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 2 ] 颜启传.种子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 3 ] 李颖,张佳宏,李东,等. 钟鼎式分样器分取玉米种子方法的改进[J].中国种业,2009(1):36-37.

[ 4 ] 李明,刘宏伟,刘晶秋,等.钟鼎式种子分取试验样品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J].种子科技, 2009(5):27-29.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改进样品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贮藏中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问题
地质测试实验室样品管理方案研究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