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苏轼词的创作特色

2020-05-26 01:54韩冰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苏轼

韩冰

摘要:苏轼是以多面手的姿态出现于北宋文坛,散文、诗、词、书法乃至绘画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苏轼词的特点,一是以诗为词;二是繁荣了词的风格,特别是以他的“豪放”词作,打破了过去人们对于词的“低吟浅唱”的固定观念。三是隐含有一种宏观的视角,在关照人生的悲哀不幸时加以超越,从而不同于晚唐五代词的一味沉湎于感伤。

关键词:苏轼;以诗为词;宏观视角

作为一个新流派的创始者,苏轼是以多面手的姿态出现于北宋文坛,散文、诗、词、书法乃至绘画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单在词这一方面,《东坡乐府》一向被公认为是词坛上的一座高峰。无论是悼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痛,还是他的出城打猎时“左牵黄,右擎苍”的气势,或是路途中遇雨感叹“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通透,还是“人生几度秋凉”的伤感,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面目。对于苏轼的词,历来历史上的意见都不统一,这是因为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风格以情切婉丽为宗,其内容又以儿女情长为主,而在音乐方面则强调要能吟唱,而到了苏轼,却开了词中的豪放一派,与此前的传统不同,对此,后人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苏轼词的特点,可以说是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将原来仅限于儿女情长的抒情,扩展到人生的众多方面,将历来不认为是词的题材的内容,广泛的引用到词中来,二是繁荣了词的风格,特别是以他的“豪放”词作,打破了过去人们对于词的“低吟浅唱”的固定观念。第三,跟其散文和诗一样,苏轼词背后隐含有一种宏观的视角,在关照人生的悲哀不幸时加以超越,从而不同于晚唐五代词的一味沉湎于感伤。

北宋词坛短暂的断层,直到神宗时期以填词为业的晏几道的出现,才改变这一萧条景象,与此同时,与晏几道同时代的苏轼也开始了在词的创作上的探索和尝试。历来的作家和评论家对苏轼的评价都是“以诗为词”,现在我们就来结合作品来讲一讲以诗为词的具体涵义。

这里我们就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为例讲所谓以诗为词,包含了哪些具体的涵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以诗为词,首先就是指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也就是指词的题材的扩大。在早起创作中仍然局限在表达闺阁心曲,别恨离愁的范围内,从温庭筠的《望江楼》(“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到柳永的《雨霖铃》都是如此。当然,中间也有范仲淹写过边塞风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柳永写都市繁华(《望海潮》),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但是都没有改变它总的倾向,直到苏轼的出现,才比较彻底的打破了这个相当悠久的传统,使读者、歌者和其他作者耳目一新。)

苏轼的词中,更多是毫无顾忌的描了許多被别人认为不适宜用词来描写的事情,比如我们这首《念奴娇》,苏轼笔下的江水,则裹挟着豪情万丈的英雄情怀。甚至是李白笔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这样壮阔的内容,都是从温庭筠以来的词人的作品中完全没有涉及的。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以诗为词的具体涵义里,不仅仅是指表现的内容,更是指以诗的语言来写词,用作诗的方法来作词,从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但是,如果我们更深一层来探讨,就会发现,本来应该用诗歌来表现的情感,转而用词来加以表现,从而在其诗歌减弱了感情强度的同时,其词还保存着强烈的情感强度。宋诗常被后人诟病的一点是“重道抑情”,在诗文里融入太多理性思考,削弱了诗的感情色彩。而苏轼在词里很好的中和了情感抒发和超越反思这两种情绪。《念奴娇》被誉为“千古绝唱”,也是最能代表苏轼豪放风格的,如果对比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可以看出,这首词的力度更强,气势更壮大。在《念奴娇》的上阙,一开篇,就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壮气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一切都是壮大的,汹涌澎湃的江水,叱咤风云的英雄,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一浮现在读者眼前,李煜笔下的江水只有哀愁,忧伤,而苏轼笔下的江水,则裹挟着豪情万丈的英雄情怀。然而就在这样高亢的情绪里,词人在结尾时突然笔锋一转,有了“人间如梦”的虚无感。苏轼在另一首《西江月》里,其实也有过类似的感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然而就在这样高亢的情绪里,词人在结尾时突然笔锋一转,有了“人间如梦”物是人非的消沉和虚无。苏轼最好的词都写在密州、徐州和黄州。《念奴娇》做于苏轼在黄州期间,和前后《赤壁赋》一样,都是游“赤壁”的产物。彼时他正处于政治的低迷时期,站在赤壁古战场前回忆当年英雄豪杰,尽管真正的“赤壁之战”古战场并不在此,但这并不妨碍词人激发起自己的豪情万丈的英雄情绪,然而再想到自己当下的处境:“早生华发”又深陷逆境,物是人非的感伤,加上壮志难酬的愤懑,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在词人心中碰撞。就像在《前赤壁赋》里写的那样,他不愿意一味的沉湎于感伤和郁愤,宁愿把这一切情感都付诸于无可奈何,宁愿让所有的感慨都随风而逝,“于是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以诗为词,本应该用诗歌来表达的情感,用词来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词的情感浓度,但这词依然动人。至于这样写词的该褒该贬,就留给后人评说了。

总的来讲,苏轼作为词史上一个流派的开拓者,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他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可以说,正是有了苏轼作为创新的先驱,辛弃疾和其他辛派词人才能取得更加光辉的成就。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题西林壁
苏轼错改菊花诗
但愿人长久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愚钝读书法
苏轼愚钝读书法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