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想象画教学初探

2020-05-28 02:18周冰湖南省邵阳市美术馆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童话想象力想象

◆周冰(湖南省邵阳市美术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21世纪的今天,推陈出新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创造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传统的“书呆子”式的人才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了。而富有创造性的中小学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想象力丰富。想象力可以使孩子产生无穷的智慧,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就是创新思维活跃的孩子。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充分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学会创造。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也不会创造,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这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想象能力。儿童把他们的心情、想法宣泄于充满了儿童气息的想象画中。孩子们头脑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那些构想纯真烂漫、造型稚拙有趣、配色大胆随意的儿童想象画,就 是孩子生动神秘的童话,它能给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创造条件 均衡发展

绘画是内在的一种儿童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是儿童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在意愿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想象画是指学生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将头脑中的原始材料重新加工、改造、组合,产生新的形象、新的构思和新颖题材的图画?是小学美术课培养学生开始创作认识的课程。新教材的很多绘画内容都是想象画,能否引发学生的想象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想象画的创作积极性,是搞好美术课教学的关键。

1.保持好奇心,培养观察力

想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头脑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比较稳定的表象储存,作为想象活动的加工材料;其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能力。小学生阶段,孩子了解周围事物的欲望特别强烈,孩子们在不断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想象的材料也在逐步增多,这正是想象产生的关键阶段。鼓励儿童观察周围事物,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不能让学生的眼光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而应让学生投身生活,感受自然,关心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并积极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让他们通过直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去摸,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和感受大自然。通过引导学生对神奇自然的观察与理解,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他们学会从自然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并通过对自然事物全方位观察,逐步学会借助自然物象抒情达意,顿悟感性美。

2.多方支持,结构均衡

人人都有想象力,但每个人的想象力发挥的程度可能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想象力的效果也有所不同,这与个人的心态、价值观、生活环境等关系密不可分,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和学校气氛,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比如,有些家长很支持孩子画画,但对孩子的绘画总是难以理解,说什么人不像人、动物不像动物,弄得小孩兴趣全无;有些老师也总是喜欢告诉孩子画这个地方的时候该注意什么,那个上色的时候最好怎么样来上,有的时候甚至直接拿过来帮孩子完成等,对孩子的种种限制,在无形之中用自己的思想去代替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孩子在想象创作中就失去了主体的作用,而变得被动并被改变。 所以,我们应该还孩子一个自由的想象的空间,相信他们,鼓励他们。

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必须注意想象品质结构的均衡发展。就是说想象的现实性、生动性、主动性、独特性都要获得一定的发展水平。比如在教一年级的小朋友画太空里的植物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品质结构的优势,根据现在的科学知识,太空里是没有生物的,包括“外星人”等都是科幻的成人童话,但是地球上的植物是丰富多姿的,孩子可以以地球上的植物为蓝本,进行大胆的加工,然后根据各自的经历和知识储备,把自己所见的植物童话化,让植物具有丰富的人性色彩,通过比如竞赛、合作等手段,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各抒己见,可以谈童话、动画片、纪录片、科幻电影等,也可以细数特征、描述场景、编讲故事等,在相互的描述中,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均衡的发展。

二、全面了解 正确评价

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低年级的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尚显幼稚,往往以个性形象思维来补充观察认识的不足。表现在作品上则带有概括性,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代替视觉的感受。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加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开始注意画面的空间感和物体的结构。但由于他们想得多,往往总是技能跟不上知识,手头跟不上眼睛,经常为创作不出理想的作品而苦恼。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常常拿自己的作业和成年人的作品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他们的表现欲望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学习兴趣也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老师应做好这一阶段学生兴趣的激发。只有充分尊重和了解各个年龄层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2.了解学生美术作品的发展特征

儿童绘画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画的本身,而是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思想和心愿,往往带有强烈的表现性,作品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在欣赏和评价中,要积极听取他们对作品附加的注释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儿童作品,进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儿童的观察、思维、手眼协调等能力均处于稚嫩的阶段,儿童本身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因素和创作个性,促成了儿童的独特"眼光"的形成,由此表现出了稚嫩、夸张、奔放、个性化等独特美感的形成。

三、充分理解 积极引导

1.重视梦境与臆像

在学习中,跟孩子一起讨论梦,不但有趣,而且还能促进想象力,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教师、家长在空闲时,倾听孩子述说自己的梦境,或引导他们描画出梦境,然后由孩子自己去解答梦里头的许多有趣的问题,既能增进孩子自我了解,由自觉中发现自己,激发创造力,同时还可以把受压抑的情绪舒解出来,有助于心智的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从脑际、视野、听觉或运动感觉中闪现出一丝臆像,这种自动而短暂的直觉闪现,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它可以给儿童想象材料提供意外的补充和援助,它可以使儿童头脑中那些隐藏和沉睡的潜意识中的信息和印象重新唤醒,呈现到显意识层面,意外的丰富充实创作的材料;这种短暂的臆像与儿童想象的艺术形象结合,还能影响到作品的风格情调,比如梵高少年时代的际遇,常常作为一种深层的心理模式灌注和缠绕在他的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这种瞬间臆像往往是儿童的思想突然崛起,涌现与意识之中,这便产生了创作的灵感。所以,教师有必要重视这种直觉臆像,在儿童想象画的过程中卓有价值。

2.倾听奇想与怪问

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都会对未知领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往往善问、敢问,很多问题在成人看来,都是“稀奇古怪”,作为老师,一定要不失时机地肯定并加以引导,因为这是孩子想象力最初的表露,老师正确的引导,可以大大增加孩子想象的信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保护孩子的奇思怪想是分不开的,奇思怪想是人类心灵深处所发出的重要而微弱的讯息,它稍纵即逝,奇想和想象是一种直觉经验,如果我们能保持心灵的清净,不受焦虑、恐惧、不安的干扰,它就会源源不绝地提供生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教师对孩子的各种奇想不应遏阻,而应适当启发。比如,《听听画画》(二年级上册)、《飞天畅想》(五年级下册)等,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像,或者使用神往的方式,让孩子想象某个对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师生共同欣赏想象,分享孩子的奇想,就能使孩子的想象得到良好的发展。

3.关注童话与动画

童真,是一种最自然的天性,是毫不掩饰、毫不做作的美丽,人们在被流芳百世的童话故事和美轮美奂的动画所吸引的同时,更难忘故事曾给自己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力。在小孩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充满幻想和天真。童话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符合生活逻辑的想象来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童话可以使小朋友展开无穷无尽的想象,孩子们可以沉浸其中,又能神往其中,既丰富了他们的情感,有增加孩子们创作的材料。同样,动画片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对儿童的人际交往、印象形成、言语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共同感兴趣的动画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了共同爱好和话题,增加了他们之间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动画片还能在孩子的意识中增加无穷的印象,大大丰富他们想象的素材;我们知道,人的语言获得就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说话来获得自己的语言,而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言语习惯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动画片可以让孩子对一些动画人物言语的观察模仿,对大家共同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的言语特点会在同辈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同和流传,比如曾在孩子们当中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不仅是孩子们视觉上的盛宴,从某种意义上看,已成为他们交流的名片、行为的时尚,孩子们说的、穿的、想的,大多与此有关,课堂中若提到类似的情景,他们会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创作欲望也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4.利用自然与网络

对于孩子来说,感性认识要比理性认识更能激起他们想象的欲望。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众多的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举不胜举,可以说,一处景点一处故事,一首诗歌一个传说,优秀的文化遗产无遗给孩子想象提供大量的素材,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多带领孩子观赏一些名胜古迹,多培养孩子对历史和大自然的感情,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互联网为孩子建立了环球交流网,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孩子的想象带来了全新的空间,而且也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变化多端的交流功能。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孩子们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参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见解,了解、判断自己的正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欲望。

当然,在儿童想象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孩子们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想象正确的引导到开发创新思维的轨道上,是小学美术教师将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想象画非常好教,只要让孩子们随意画就行了,这样不加引导、开发的教学,是不应该的。还有,如何真正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但又非常艰难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教学的问题,它需要教师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只有真正爱上教育,爱上学生,才能正真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孩子想象的空间有多大,创新能力就有多大。想象力可以产生无穷的智慧,儿童在想象画的创作中,给自己的生活营造出了五彩斑斓的童话,在童话的世界里天马行空,呼风唤雨,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猜你喜欢
童话想象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