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国外经营主要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2020-05-28 10:59徐明辉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法律风险

徐明辉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放缓,国内石化设施日趋饱和,石化行业将受到强大冲击,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必须“走出去”,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释放企业本身的内在需求。在面对欧美等老牌西方企业,及日韩等成熟的海外管理体制,石油工程建设企业“走出去”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诸多的法律风险。

关键词: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国外经营;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石化企业市场饱和,我国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加快了开拓国际市场步伐,实施“走出去”战略,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大方向指导下,经营规模迅速扩大,既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还提升了石油工程建设企业的国际信誉及品牌。但是国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干扰作用下,使得海外石油工程项目存在诸多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势必会对石油工程建设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1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必然走向全球化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中国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不但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丰富的建设施工经验,明显提升了项目管理能力,为我国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了硬件的支持。但随着国内经济放缓,石化业市场日趋饱和萎缩,产能过剩情况非常突出,且石油建设企业存在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全球化势在必行。

2 石油工程建设企业面临的海外法律风险

企业不怕风险,就怕未知的风险,对于企业本身而言,无法识别和预防风险就是最大的危害。现阶段中国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到国外承揽工程,面临很多方面的风险,不仅要管控以前在国内所面临的自然灾害、技术以及市场等风险,还需要面临政治风险、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等诸多法律风险。从石油工程建设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分析,法律风险的发生频率在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中最高,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应全面管控法律风险,这不仅是企业“走出去”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企业首当其冲的风险。只有了解了当地国家的政治法律情况,才能够使项目执行顺利。广义的法律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和狭义的法律风险,政治風险包括体制外部风险与体制内部风险,前者包括社会治安差、恐怖主义威胁、战争等风险;后者包括政府不讲信用、政府办事效率、政治环境以及当地国家的政治体制等风险。总之政治风险就是承包商需要面对当地政局不稳、政党争斗或换届影响以及对当地政治制度不熟悉等风险。狭义的法律风险即包括纠纷解决方式风险、司法风险以及法律规定的风险等,还包括不公正的风险、法治不透明或不熟悉法律环境、法律体制等。

3 海外发展中石油工程建设企业的风险管控

风险在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国外经营中是随时随地存在的。但是对企业危害最大的不是风险,而是没有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因此,在风险管控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3.1 全面调查海外新市场的相关法律

近一些年来,在承接海外项目过程中,石油工程建设企业会面临诸多法律风险,当前在风险管控方面,我国多数石油工程建设企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企业通常都是先接项目再决定进入海外市场,而不是先了解市场再接项目。以市场为导向在石油工程建设企业中本来就无可厚非,但若是项目议标与投标时间不充足,那么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就难以详细的调查该市场,不仅会影响企业的长期战略,还会提高企业选择海外市场的盲目性、临时性以及仓促性。因此,在进入一个新海外市场前,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应详细的调查该市场情况,这样才能保障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

3.2 签约前石油工程项目的合同风险评审

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后,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应全面了解和调查当地的市场、政策法律、政治经济环境等相关状况,为承接项目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当企业确定具体目标后,就应逐步开展项目的跟踪、投标、议标工作。在正式投标和签约项目前,认真评审合同文件、投标文件、招标文件以及和业主签署的项目相关文件,并根据石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评审项目组价、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技术方案,对项目文件与合同中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与识别,从而决定以什么条件和价格投标,是否投标,如何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等。另外,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如果石油工程建设企业需要相关的社会资源协助,都应当整合相应的资源满足企业的建设需求,不能为石油工程项目留下隐患,导致石油工程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项目的目标无法实现或是重大亏损。

3.3 履行过程中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

在中标人收到招标人送达的招标项目中标通知后,一旦签署合同立刻生效,具有法律效应,对合同中的当事人有一定的约束力。业主的主要义务在国际石油工程合同中就是遵循合同要求支付工程款,接收合格后的工程,参与项目的竣工验收;而承包商则是完成项目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阶段,按照合同要求承担工程保修及修复缺陷的责任。当前有几种风险在合同实施中最易发生,包括工程索赔与业主反索赔、工程变更、业主延误工程款支付、工期进度、调价、环保、项目质量、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不明确、业主与承包商诚信履约、合同交底等风险。

3.4 竣工接收后海外石油项目的风险管控

承包商在业主验收并接收合格的海外石油工程项目后,已经履行完成大半部分石油工程实体的建设义务,但仍有石油工程保修义务、保密义务等需要在后期继续履行。而承包商在此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就是石油工程质量、保修以及缺陷责任修复等风险。

3.5 纠纷发生后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化解

在承接海外石油工程项目时,因为我国一些石油建设企业还不是很熟悉国际惯例、当地情况以及国际市场,“走出去”的时间较短,所以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商务与合同管理中,极易发生纠纷情况。另外,即使没有发生这方面的问题,也会发生业主不愿承担风险或违约的现象,因此,作为承包商,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处理项目中出现的合同纠纷。

4 對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承包海外石油工程法律风险管控建议

①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文化风俗习惯、法律和宗教信仰;熟悉与石油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当地政治法律制度,做到依法依规经营;处理好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承担企业在当地的社会责任,结合情况逐步实行属地化经营;

②企业应树立契约意识,加强海外经营法律风险的管控工作,以此来提升企业管控法律风险的水平;

③掌握与海外石油工程相关的合同条件、招标文件以及国际条约,培养国际视野,熟悉国际石油工程的建设程序,具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促进项目管理水平更加规范化与国际化;

④“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应坚持“全程管控风险,预防控制为主,补救为辅”的原则,全程控制海外石油项目的风险,建立全过程合同风险管控机制,尤其是要尽职调查新海外市场和新承包模式石油项目的相关法律;做好风险管控方案制定环节、风险分析以及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完善风险预防措施;加强对合同文件的管理,严格履行合同规定,并积极利用合同规定在业主违约时维护自己的权利;

⑤整合国际资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服务,包括整合使用全球国际工程人才、专业国际工程律师、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等资源为自己服务;

⑥熟练掌握工程师裁决、专家裁决、友好解决与国际仲裁等国际工程纠纷解决方式,发生纠纷时,能够熟练运用纠纷解决方式,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在海外经营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如若不能采取有效的经营风险管控措施,必然会影响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应采取法律的武器,了解所在国家的政策法律,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消除跨文化管理的影响,在企业内部打造多元、和谐的氛围,从而为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在海外经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南申,张苏锋.海外投资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的法律思考[J].时代法学.2012(8).

[2]王娜.防范和控制国有石油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法律风险[J].国际石油经济.2011(4).

[3]梅新育.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发展的趋势[J].国际贸易,2004(10):12.

[4]李寿双,周双庆.国际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应对[J].学术论坛,2003(5):49-50.

猜你喜欢
法律风险
互联网众筹融资模式的法律风险及规制路径初探
迈过海外风险
采用BT投融资模式建设的法律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浅议
IPO实行注册制的法律风险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