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管理史中的重要思潮研究

2020-05-30 06:20张宝中
语文建设·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脉络思潮管理制度

张宝中

教育管理是当代教育考察研究的重点内容。对于历史上教育管理沿革与变迁的研究重在抓线索,不仅要在纵向上理清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脉络,还要在横向上将中国教育管理史和外国教育管理史进行对比。《中外教育管理史》一书正是一本全面展示教育管理历史的专著。它不仅阐述了从先秦的奴隶社会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也呈现了从古希腊时期直至西方近代以来的外国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思想潮流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该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晓畅,简明扼要地展示了中外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之精华。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对于中外教育管理历史上重要思潮的研究和当今教育管理具有启示意义。首先,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注重校风的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确立良好的教育导向;注重教育者、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强调“言传身教”的作用;注重读书与修身的结合,加强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在教育管理中遵循自然发展变化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乎自然地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它在实践上体现为管理过程中的不过多干预,不强作妄为,而是自然而然地促使事物自化的弹性管理方式。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注重营造集体与个人的和谐关系,并且积极吸收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而后结合本国实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不仅旨在平民的某种单一素质的提高,而且包括生计能力、卫生习惯、文化素质、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等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通过自下而上的“人”的现代化来追求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旨在通过国家观念的培养和民族文化的弘扬造就共同理想之国民,虽然有着一定的国家至上的局限性,但其提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借鉴。

此外,西方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所体现出的教育管理思想也为我国当代教育管理制度的革新与完善提供了方向。比如教育“社會化”要求国家、政府转变职能、从对教育的集权管理转变为向学校、社会放权,从主观臆断的行政命令转变为依据社会调整进行宏观控制;教育“终身化”主张学习、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而是终生的、连续的,基础教育只是教育的序曲,终生教育要求教育重新认识“人”,并以个人的连续的、完满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组织原则;教育“民主化”不再止于“教育机会均等”,还体现在教育管理的具体放权和参与者的不断增多上——政府、地区、校长、教师参与、学生参与、家长参与的权利不断下放。

综上可知,《中外教育管理史》一书不仅全面揭示了中外教育管理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各具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并且从宏观的行政管理、微观的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思想三个层面勾勒出了中外教育管理发展的脉络,从而为改革与完善我国当下的教育管理制度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脉络思潮管理制度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知行并进”与“从做中学”理论脉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