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2020-05-30 07:43
语文建设·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素养

书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

作者:曹志平

出版单位: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ISBN:9787560751771

定价:44元

开放教育是高校实现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的教育途径,同时也是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构筑混合教育体系的立足点与落脚点。开放教育以“人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教育宗旨,不仅突破了学生层次的限制,更推动了传统教学过程、教育资源及教学观念的开放。从本质层面上来讲,开放教育属于典型的网络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是将高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通过自由学习、参考,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人文素养。

开放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对学生的障碍与限制,进而使“拥有不同学习资历、年龄及职业”的学生,真正获得专业课程的自主权、学科的选择权,使专业教育更加自由、灵活。

开放教育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开辟出全新的发展方向,使汉语言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职业需求,更关注专业建设与学生成长的内在联系。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功能,就必须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构建出符合时代及社会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

曹志平所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立足于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通过阐述并论证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研究的目标及重点,进而通过探究课堂教学与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的思想变化、教学生态及教育动态,明确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改革策略与渠道。作者详细阐释了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并指出现代人才培养的根本是人文素养、文学知识及人文精神的传授与表达。而要想利用信息数字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注重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开放教育拥有特色鲜明的教育特征,语文教师绝不能将理论教育作为远程教育的重点与主体,而应根据课程要求,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思想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第二,注重情感教育,增进师生教学关系。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应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加强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势,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由于开放教育独有的网络特征及特点,教师必须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落实情感教育理念,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支持教师。

第三,注重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呈现出诸多特征,虽然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凸显个性,然而有些网络语言也会对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漢语言专业教师在开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网络语言及新媒体用语的特征,以汉语言文学开放教育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应用习惯,进而将汉语言文学教育从课堂转移到生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邢台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贾澎)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素养
我们需要文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