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

2020-05-30 00:06汪丽丽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对策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汪丽丽

【摘 要】 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是渗透生本教育理念,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创新之举,非常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其在教学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象,以“运算律”为例,就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应用对策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符合生本理念的学习方式,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彻底消除了以往“师讲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枯燥感、乏味感,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可以将自主学习方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引导小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那么可以突破小学数学学习瓶颈,完善学生自主学习体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思想,教育应用价值巨大。

一、引导学生自提问题,激发学生自学意识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自主学习思维的发展以及自学意识的形成,其中,自学意识的激发一般需要从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入手,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彻底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小学生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给予他们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借助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全体小学生的自学意识。

例如,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该部分“运算律”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导学生大胆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可以以“在某次新学期开学的迎新晚会上,为了给班级中表演节目的7人配备道具服,现在需要进行集中订购。已知一件表演用的短袖价格为45元,一条表演用的长裤价格为60元,一件表演用的外套价格为75元”作为问题背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会提出:“购买7条裤子和7件外套总共需要多少钱?”有的学生会提出:“购买7条裤子和7件短袖总共需要多少钱?”也有的学生会提出“购买7件外套比7件短袖需要多花多少钱?”这些学习问题可以为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针对“购买7件外套比7件短袖需要多花多少钱”这个学生自提问题,可以列出计算式子为:7×75-7×45=210元。此时也有学生会想到先求出一件外套比一件短袖价格高多少,再乘以购买的件数,这样就得到了计算式:7×(75-45)=210。借助这个过程,可以逐步得出:a×c-b×c=(a-b)×c。如此一来,通过学生自主提问和思考,深化了他们对乘法分配律这一计算规律的认识。

二、指导学生自找策略,促进自学思维发展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尤其是想要深入探索那些未知事物,想要发现全新的世界,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学习与思考时间,让他们结合有关问题去自主探索、自主思考以及自主找寻问题的求解策略,借助这种自找策略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在“加法结合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11个男学生在打篮球,13个女学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踢毽子,然后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图片上总共有多少个学生?”学生结合图片信息,会想要用加法求解该道数学题,如有的学生会列出(11+13)+17=41的算式,也有学生会列出11+(13+17)=41这个算式。此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比分析这两个计算公式,可以相应地得出(11+13)+17=11+(13+17),教师继续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这些等式中隐含的数学计算规律。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公式,发现如果可以首先将后两个数相加,那么可以凑成“整十数”,计算起来更加便利,并且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最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字母、图形等数学符号对这一规律进行表示,最终可以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a+b)+c=a+(b+c)”这个规律。

三、组织学生自纠错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犯错是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学生思维遇到瓶颈或存在认知错误所造成的,此时如果可以指导学生自主纠正这些错误,那么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身突破学习的瓶颈,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犯错了,那么不可立刻指出来,而应该给予他们充足的自主思考時间,让他们自主反思与发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加以纠正。

例如,在指导学生利用简便计算方法求解“24×25=?”时,有一部分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下述这种计算方法:24×25=24×5+24×5=120+120=240。此时教师可以不直接为学生点出计算的错误之处,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将这种算法展示出来,引导他们仔细地思考这种计算算法哪里出现了问题,给予他们自主纠错的机会。通过仔细思考,学生会意识到自己没有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错误地将24×(5×5)写成了24×(5+5),并最终得出正确的求解方法。通过这种学生自主纠错方式,可以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能力。为了有效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自提问题、自找策略和自救错误等方面入手,力求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对策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