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心理相适应的新途径

2020-05-30 00:06袁丹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习心理创新发展

袁丹

【摘 要】 学生的潜在能力作为教学潜力的一个重要侧面,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创新教育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参考。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以学生的学习心理去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更加完美适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对于教学的排斥和厌烦。新时代的教育要成为学生的教育,更要成为时代的教育,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创新发展,这样才能让教育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育;学习心理;创新发展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以实践参与为基础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加依靠学生的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数学学科的有效开展不仅仅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有着极大的助益,还有助于学生树立钻研、思考的价值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初中数学教育中,不少学生对于数学课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厌倦和排斥,这对于初中数学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是一个挑战。由此,在新时代下思考初中数学教育如何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是响应了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现实需要。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让初中数学教育靠近学生生活

初中数学学科是一门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的理性学科,在教学活动的日常开展中需要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深入研究。既然需要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深入研究,就需要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素材,以此为出发点设计趣味教学实践活动,是引导初中数学教育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初中数学教育靠近学生生活,不仅能减少学生与数学课堂的距离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感。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日常开展中,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学生的爱好和学生之间常谈论的话题,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初中数学教师通过以上这些前期准备,总结意见,然后将其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中。例如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练习训练中设置互动环节,比如小组比赛、小组讨论等。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互动中、生活中学习数学。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傳统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因为数学学科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会让不少学生产生厌倦和怠惰心理,因此,传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初中数学教育如何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就要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想法作为教学参考方向之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打造创新数学课堂,提高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日常开展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初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解答数学题的教学,还是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培养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不仅仅局限在数学题目和数学理论知识中,更有高深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在数学理论的了解学习中,学生能更好地认识数学知识对成长的益处,引导学生找准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多媒体工具,多角度利用其打造数字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教学参与度。

三、开展鼓励教学方式,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鼓励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除此之外,在开展鼓励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深度了解,使教学模式多元化,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收到不同的教学助益。由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对鼓励教学方式进行多方位研究,力求鼓励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适应这一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育的日常开展中,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考试过后,可以和考得不理想的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对数学学习的想法,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次的数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鼓励考得不理想的学生不要灰心,并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学生的学习压力,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学习信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新方向。

在时代愈加强调“教育为本”的今天,思考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更是响应新课改的现实需要。教育是学生的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习不仅仅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学习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心理适应能力。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知识输出的效率,更是知识输出的方式以及速度等与学生的心理状况的适应性。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影响因素,还是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徐乾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8).

猜你喜欢
学习心理创新发展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关于职业院校技师层次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钢琴技能学习心理的探索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