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2020-05-30 00:06史金凤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口算计算教学数学

史金凤

【摘 要】 在日常生活中,计算随处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更是贯穿始终,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可见,计算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学生的计算能力受计算兴趣、态度、意志和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本文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抛砖引玉。

【关键词】 数学;小学计算;计算教学;口算

计算在数学学习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育,但是却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计算教学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形成计算能力。

一、计算在小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在小学学习阶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学习中很多环节离不开计算。数学计算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嚴格细致的学习态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和谨慎计算、自我检查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始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的态度对计算的影响

1.数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枯燥,计算又是最枯燥无味的,学生做几题就厌烦了,而老师对于计算不知道要讲什么、怎么讲,没有合理灵活生动的理论方法指导。

2.学生计算能力参差不齐,没有好的技巧方法,正确率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例如同样一个班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20道计算题,有的学生提前做完,正确率有90%以上,有的学生做不完还错得多,这样下去,几次做得不好的就不愿意做了。

3.学生主观上不重视,部分学生不重视计算,甚至是轻视,觉得计算没有什么大不了,又不用动脑子,就是掰掰手指头用用口诀,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计算时粗心大意,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就更容易出错。如在上次测验时,题目189+126,有的同学把题目抄成189+162,有的把加法写成减法,进位忘加的、退位忘减的错误各式各样。

4.老师忽视了口算的训练,有的二年级同学二十内的加减法口算算不出来,所以在计算多位数加减时容易出错,尤其是借位减法更容易出错。例如800-159,有的同学0减9减不掉,他就用9减0,5减0,这样结果就算出来是759。有的学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但20以内减法不熟练,做计算又太烦琐,只能像上面那样做。因此,口算能力太弱在计算时容易出错,尤其在连续借位减法时就会体现出来。

5.小学生短时记忆力差,一般来说,短时记忆力大概是一分钟左右,但小学生记忆力时间更短,例如在做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前进一了,可加到十位却忘了把进位加上,还有的由于连续进位,学生信息提取混乱,会忘记到底是进几,结果算错了。

6.概念模糊,算理不清,学生没有理解计算的道理,根本没明白其中道理,这主要体现在简便算法方面,这些题型学生没有理解清楚算理。

三、改善学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觉得在学习时应该把计算放在重点,先从口算着手,加强课内外计算教学,寻找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形成有效的计算教学模式。

1.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

教学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情景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在学习完四则运算后,可以教给学生四则运算儿歌,通俗易懂,学生容易记忆。“从左到右脱式算,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竖式计算要检验,一步一查是关键。”学生很容易记住儿歌内容,比做几十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还有用。

2.增强小学生计算基本能力

口算、笔算是小学生计算基本功训练方法,通过加强口算笔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让计算变成习惯、变成爱好。

(1)学生每天要抽出几分钟时间进行口算练习,每天上课前提前出题,让学生练一练。

(2)平时同学之间可以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可以自己出题,同桌互相考对方,也可以几个同学玩计算接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己有兴趣学,比老师每天说要有用的多。

(3)在做竖式计算时,要求学生格式一定要规范,弄清楚算理,同时可以教学生一些简便运算的解题技巧。

计算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每天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进行训练,让每天的口算心算训练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只有坚持不懈,才会使学生的训练达到理想的结果。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求学生做到计算零失误,在每次计算中都要保持高度认真的态度,同时做到:(1)仔细读题;(2)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加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每次做计算题时书写要规范,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做题目;(3)要有验算的习惯;(4)要有典型错题纠错本,定期查看自己的错误,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主要的典型“病例”有:

①粗心大意犯错。如:3.8×2=76;

②运算顺序错误。如:125-50÷5=75÷5=15;

③运算性质错误。如:4×(25+3)=4×25+3=103。

总之,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能力形成、提高与发展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一线教师要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在平时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愿意计算,最重要的是使全体学生感到数学计算有趣,学起来轻松,从而爱上计算。

【参考文献】

[1]王广宇.分类讨论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97.

[2]钟娜.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实践教学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1):193.

[3]周淑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口算计算教学数学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