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2020-05-30 11:39王志湛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先生制应用价值小学数学

王志湛

【摘 要】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科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理科科目的重要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对小学数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数学教师也面临更加严峻的任务。新课程倡导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层次的需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小先生制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着重分析了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先生制;小学数学;应用价值

数学是小学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平台。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受制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喧宾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配角,学生只能在课堂当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先生制是我国民国时期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当时陶行知先生提出这一理念是针对我国文盲人数众多、教师资源短缺的状况,但是这一理念对当今的教育仍有深刻的启示,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有力的提升。

一、“小先生制”的内涵及特点

1.“小先生制”的内涵

(1)我国“小先生制”内涵的演变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路上有几个人走在一起,有一个人肯定能成为自己的老师,教会自己所不会的东西。在百家争鸣时期,社会比较宽松,文化比较繁荣,任何人都可以向别人传授知识,这可以看作是“小先生制”思想的起源。而后来的“教学相长”以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都可以看作是这一思想的诠释。在汉朝,董仲舒也提出“久次相授”,这是我国班级式教学的起源,成為我国几千年教育的典范。

说起现代“小先生制”,我们不得不提陶行知先生。在民国时期,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内忧外患,承受着巨大的灾难,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的落后。那么,如何改变教育落后的现状呢?陶行知先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但是师资不足、文盲人数众多又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了提高文化的普及率,让更多的人掌握知识,陶行知提出了“小先生制”,指出人人可以当老师,他们可以成为同学的老师,也可以成为教师的老师。这一模式对我国国民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主张的“小先生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但是继承了其核心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优秀的学生可以教其他学困生,让学生实现教学相长,也可以帮助教师节省精力,提高教学效率,并且学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了解,学习效果更好。

(2)西方“导生制”的发展

西方的“导生制”是由贝尔·兰卡斯提出的,并且由他的名字命名,他的这一理念也被称作互教制度。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受到了冲击,亟需对教育进行改革和研究,也缺乏师资力量,“导生制”的模式就诞生了,核心理念也是学生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减少了师资力量,也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成为可能,减少了教育经费,为欧洲教育事业的兴盛和文化的普及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

2.“小先生制”的特点

小先生制的特点十分鲜明,首先,全员参与,在过去“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仅仅是学会了知识,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学,思维也比较僵化,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生搬硬套,虽然在考试当中获得了高分,但是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小先生制让学生自己成为老师,理清思路,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之间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次,独立性。小先生制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学生可以自由组织团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主讨论问题,自主组织活动,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连续性。小先生制把每一堂课交给学生,让学生挖掘问题,由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符合课改的理念和要求

新课改一直倡导独立、自主的教学模式,提倡探究,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的提升,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也强调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进行合作,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小先生制就是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自主体验备课的过程,就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学生需要自主查阅资料、整理数学例题,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讲解数学新知识。小先生制还在实践层面丰富了新课改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以灌输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小先生制”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学生之间相互都可以称作小先生。

2.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主要科目,也是令师生都感到头疼的科目,教师不知道如何教,学生不知道如何学。据相关调查表明,数学是小学生最不受欢迎的学科,这主要是因为数学逻辑性强和抽象性强,对一些吸收和接收能力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听不懂老师所讲的知识,也没有勇气问老师,导致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但是“小先生制”让学生之间相互帮扶,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学习行为习惯好的学生监督不好的学生,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很小,学生更加乐于跟着小先生学习新知识,而小先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3.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过去的教育模式培养出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学生的成绩虽然好,但是不知道知识是如何建构和生成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也比较差,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更是无从发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施行“小先生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人格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学生变得更加外向,生活能力、发现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先生制”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法宝。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探索和钻研,让“小先生制”的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应用价值小学数学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建构校园自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