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舟山保税油加注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20-06-01 13:00吴筱颖舟山引航站
珠江水运 2020年8期
关键词:锚地保税供油

吴筱颖 舟山引航站

自2017年3月,浙江(舟山)自贸试验区批复以来,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对于打造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促进海事要素和海事产业集聚,提升航运和海员服务保障能力,推进舟山群岛新区经济发展和自贸区建设,实施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舟山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其突破口就是大力发展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构建以油品全产业链为核心的舟山海事服务产业体系,从而带动国际航行船舶配套服务、仓储物流服务等海事衍生服务的发展,提升舟山海事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现就如何更好地发挥舟山区位和资源优势,快速做大做强保税油加注业务,推动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1.舟山保税油加注业务发展现状

舟山地处长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扼守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口,是东北亚主要贸易国至澳洲、中东、非洲、欧洲航线的最近途经港,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浙江(舟山)自贸区和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的深化推进,舟山保税燃油加注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2018年,舟山保税油供应量达359万吨,比2017年将近翻了一番,加油量位列全国第一,并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加油港之一;2019年,舟山保税油供应量为410.3万吨,同比增长14.1%,实现了在全球船用保税燃料油市场普遍萎缩下的逆势上扬,并成功超越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港,成为全球第九大加油港。

1.1 舟山港域现有加油锚地业务开展情况

舟山港域有虾峙门锚地、马峙锚地、秀山东锚地和条帚门锚地等4个锚地可供开展保税燃油加注业务。

(1)虾峙门南锚地:为外锚地,因地理位置便利得到国际船东高度认可,是主要供油锚地。但该锚地受风浪影响较大、涌浪较多,2019年可作业天数为273天,全年有1334艘次国际航线船舶在此接受加油,其保税油加注量在4个锚地中占比65.9%。

(2)马峙锚地:为港内重要联检锚地,因其四面环山、受风浪影响较小,成为了弥补大风浪天气下外锚地无法实施加油作业时的补充,也是舟山唯一可实施供油作业的港内锚地。2019年可作业天数为338天,共有550艘次外轮在此接受加油,保税油加注量占比达26.5%。由于该锚地处于港内,船舶如需进入锚地进行加油需申请引航。为降低船东进港加油成本,提升舟山在全球供油市场的竞争力,舟山市政府相继出台国际航线船舶因加油进港引航费减免政策,2019年共减免引航费近1500万元。

(3)秀山东锚地:具有受风浪影响时间晚、消除影响慢等特点,2019年可作业天数为293天,全年共186艘次国际航线船舶在此接受加油,受油船主要为新修造船,多加注轻柴油,其保税油加注量占比为6.3%。

(4)条帚门外锚地:由于该锚地于2019年12月正式开放使用,2019年仅有19艘次国际航线船舶在此接受加油,其保税油加注量占比1.4%。该锚地的开放将扩大受油船的锚位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舟山外锚地供油泊位紧张的局面。

1.2 舟山供油船市场情况

舟山港域现有供油船60艘。其中载重吨1000吨以下28艘,2019年供油作业1140艘次,供油量36.79万吨;载重吨1000-3000吨11艘,2019年供油作业504艘次,供油量28.48万吨;载重吨3000-4000吨10艘,2019年供油作业436艘次,供油量36.67万吨;载重吨4000吨以上11艘,2019年供油作业322艘次,供油量33.88万吨。由此可见,舟山四大锚地保税燃供市场在使用的供油船主要以载重吨3000吨以下船舶为主,大载重吨船舶为辅,表明舟山主要以小供应量单据为主,由此也反映出舟山目前还仅为补油港口,还未真正成为加油港口。

1.3 舟山燃供企业经营状况

随着舟山燃供市场的逐步放开发展和跨关区政策的不断突破,目前已有包括中石化、中船燃、浙石油在内的14家燃供企业进入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市场。其中8家燃供企业在宁波、上海、南京三大关区和台州、温州、深圳三大港区进行保税油跨关区供应。然而,虽然在国内具有经营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资格的全国牌照企业利用舟山地区的油价优势,使跨关区、港区燃供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浙江自贸区新批牌照企业的跨关区范围仅突破宁波关区。

1.4 舟山口岸通关环境情况

舟山口岸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口岸部门三级联动机制作用,持续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构建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引航作业、燃油供应、物料补给等全链条通关无纸化模式,取消纸质单证97种,企业办理各类业务从累计至少跑14次减少到最多跑一次,促进全市保税油通关速度的大幅提升,领先国内其他港口。即便如此,国际航线船舶进出港手续办理仍需花费较长时间,据统计,进港加油的国际航线船舶在马峙锚地平均锚泊时间约为24小时,而其中真正实施加油的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其余的16小时都耗费在等待查验、办理口岸通关手续等方面。

图1 舟山港域北部港区锚地示意图

2.新加坡保税油加注业务发展的经验借鉴

新加坡港2018年保税油供应量为489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2.1 锚地作业能力强

新加坡位于赤道无风带,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受地震、台风等地质或气候性灾害影响,常年风平浪静,可全年作业。其中巴西班让码头已实现全年7×24小时不间断作业,隔海相望的裕廊工业园原油炼化能力达80万桶/天,全港保税燃料油供应能力超4000万吨/年,在油品价格、质量和便利化程度方面都优于国内和亚洲其他港口。

2.2 口岸通关效率高

新加坡口岸查验部门对于进港实施保税燃油加注的船舶无需登轮检查,所有手续全部采用无纸化,同时,海关简化对特定企业报关程序或文件,减少对信任度高的企业通关检查。船舶在新加坡加油,一般在锚地滞留时间不超过8小时。

2.3 市场高度开放

新加坡内外企业注册自由,没有门槛限制,支持企业独立、自由运作,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油品储运、加工、贸易企业都在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同时,政策简单优惠,全球超过90%的货物可以自由进出新加坡而不需要缴纳关税,支持货物自由流动,并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目前,新加坡一般企业所得税为17%,没有额外征收的营业税、增值税等。

3.舟山加快保税油加注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锚地、航道规划建设,提升锚地加油服务能力

鉴于舟山港域受季风影响,全年约有90天外锚地因大风浪天气无法进行保税油加注作业。建议按照舟山港域港区分布及服务功能的不同,分别加强规划建设内、外锚地及油品储运中转基地,形成以外锚地加油为主,内锚地强力支撑的格局,增加舟山保税油加注可作业天数。

(1)规划建设舟山北部港区花鸟岛及绿华山等锚地锚位,如图1所示。舟山北部港区主要对接进出上海港及长江黄金水道的船舶,每年进出长江的国际航线船舶达8万艘次。鉴于长江沿线港口加油业务基本集中在码头供油,存在因码头装卸作业性质、风险、停泊时间等因素无法及时完成加油的问题,舟山锚地加油的优势更加凸显。考虑绿华山水域距长江口入口处仅10海里左右,可规划建设花鸟岛及绿华山等锚地锚位,形成以花鸟岛(或者绿华山)为中转基地,花鸟岛东建设加油外锚地,绿华山南北为配套内锚地。

(2)规划建设舟山中部港区衢山东外锚地及配套内锚地。舟山中部港区主要对接进出洋山港的船舶,2019年全年进洋山深水港船舶约4500艘次,且都是高耗油的集装箱船,每次加油量在千吨级以上,保税燃油加注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可加快建设衢山东外锚地为外锚地,小衢山西北、川山东南锚位及衢山南锚地为配套内锚地,小衢山锚地在东南波浪较大时备用,衢山南锚地及川山东南锚位在北风及北向波浪较大时备用,如图2所示。

图2 舟山港域中部港区锚地锚位图

图3 舟山港域核心港区拟建锚地示意图

(3)在舟山南部港区扩容马峙锚地、规划建设鲁家峙和朱家尖等锚地。舟山南部港区为核心港区,主要对接中国沿海及进出宁波舟山港的国际航行船舶,是舟山发展国际海事服务的主战场。优化南部港区锚地、航道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对于舟山保税油加注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建议以小干岛为基地,对马峙锚地进行大幅扩容,将海事服务专用锚位增加至20个以上,尤其要加快建设鲁家峙南侧水域锚位,如图3所示。

同时,鉴于虾峙门航道存在通航密度高且受大雾、大风、渔船碍航影响严重等不利因素,给受油船舶进出马峙锚地带来极大影响,建议开辟福利门航道作为接受海事服务船舶进出马峙锚地的绿色专用航道,并在福利门航道的入口处两侧(朱家尖东南水域)建设接受海事服务船舶专用外锚地,如图3所示。

3.2 设立锚地统一管理机构

针对目前海事、港航管理部门在舟山港域的锚地管理方面存在职责划分不清晰、监管力度不到位、锚地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议由海事、港航等有关部门联合成立锚地管理机构,制定出台详细的锚地使用管理办法,紧密结合港口生产情况,同时根据各港区水文气象条件对供油锚位实施统一、合理、有效的科学管理和使用。

3.3 努力争取国家政策的倾斜

从舟山目前保税燃油加注业务发展形势来看,主要需向国家争取以下相关优惠政策:(1)落实船舶内锚地加油免收吨税政策;(2)落实跨区域加注政策,建立以舟山为中心,覆盖上海、浙江、江苏保税船用燃料油市场的长三角保税船用燃料油生态圈,推动浙江自贸区新批牌照燃供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实质性开展跨港区关区供油业务,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供油市场;(3)在不同税号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政策中增加可使用国内调和原料品种,解决因限定可使用国内调和原料种类少而导致的采购渠道偏窄、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4)将适当出口退税配额下放给浙江自贸区,并合理分配到自贸区新批牌照的燃供企业,破除“三桶油”和中化在国内燃料油供应端形成垄断的局面。

3.4 抓紧出台《保税燃油加注舟山作业标准》

《保税燃油加注舟山作业标准》是燃油加注规范性、约束性的行业标准,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尽早出台《标准》,内容主要包括:(1)规范口岸管理对接受海事服务船舶查验标准,缩短查验时间;(2)规范锚地加注油作业标准,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锚地作业风力、浪级等气象作业条件实际可操作性较差、夜间作业标准不统一、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实际问题;(3)规范保税燃料油供油企业管理,明确舟山供油船舶标准船型,对标准船型的作业标准适当倾斜,鼓励企业打造高性能供油船舶,从更高层次来保障作业效率和安全。

3.5 优化口岸供油通关环境

逐步建立舟山口岸诚信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保税油加注监管流程,进一步简化船舶进出港手续,逐步取消登轮检查,缩短滞港时间,提升保税油加注效率。以油品全产业链为主,进一步升级口岸申报功能体系,实现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贸区特色版块功能。加快建设以保税油为核心、集其他海事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港口综合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燃供企业及代理企业开展24小时无缝服务。

4.结语

舟山船用保税燃油供应市场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依托其特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通过加快锚地航道建设、规范政府监管、争取国家优惠政策以及优化口岸通关环境等一系列举措的推进,将促进舟山保税燃油加注业务的又快又好发展,从而为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提供核心支撑。

猜你喜欢
锚地保税供油
长江江苏段港口锚地现状及发展建议
天津港船舶定线制与优化锚地规划的思考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六、七、八号锚地启用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六、七、八号锚地启用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亚洲船供油市场
中国船供油市场
去年保税港区进出口204.6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