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的“隐含作者”显现

2020-06-01 18:44李梦雨王成军
戏剧之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布斯

李梦雨 王成军

【摘 要】《小偷家族》的导演是枝裕和,以别具一格的平静舒缓的纪录片式的创作风格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在作品中极力隐去作者的身份和声音,准确地呈现出人生和世界的复杂性。但由于“隐含作者”的存在,他的作品虽情感克制,但并不是纯粹中立与客观的。本文运用美国学者布斯的“隐含作者”理论,使《小偷家族》中与持中立态度的现实作者相对的、具有情感倾向性的“隐含作者”显现,以此来解读这部作品独具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小偷家族》;“隐含作者”;布斯;是枝裕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080-02

是枝裕和是新现实主义作者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他执导的作品《小偷家族》荣获201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他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问题,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裂隙。他以纪录片式的讲述方式而闻名,将生活的完整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因而,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客观化的假象。但是,根据布斯的观点,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这种“中立”是不可能的,“同时,中立还可能有导致降低作家个性和作品风格的危险。”①这是因为“摄像机镜头本身即是一个选择器”②,拍摄谁,记录谁的声音,都蕴含着创作者个人化的情感,客觀化只是一个谎言。美国学者布斯于1961年在《小说修辞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隐含作者”理论作为叙事学中的一种文本解读方法,被经常运用到对电影的解读中。通过“隐含作者”理论的运用,我们能够分别从作者编码与读者解码两个角度使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中的“隐含作者”显现,进而领悟到蕴藏在这部作品中的价值倾向与“隐含作者”所思考的问题。

一、“隐含作者”理论阐释与是枝裕和的创作理念

布斯认为“隐含作者”是作者的“第二自我”,是作者在作品中的“替身”,“隐含作者”选择了我们阅读的东西;我们把它看作真人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替身,他是他自己选择的东西的总和。③由他所提出的这样一个“隐含作者”的概念,将真实作者的价值观与“隐含作者”所体现的价值观区别开来。罗吉·福勒从“伪作者”的角度解释了“隐含作者”。在他看来,“伪作者”是演员戴的面具,即“当作者写作时,他戴上了一副假面具并用伪装的语调讲话。”④然而,这副表演者的面具并不是一种没有情感的工具,而“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生命”。⑤

提及是枝裕和,我们总会被他的双重身份吸引,他既是电影导演,也是纪录片导演。他曾受过大岛渚导演对于记录电影观点的影响。“他在电影画面分割、光影声学的构思上,也受到小津安二郎导演以及成濑巳喜男导演的影响,因此,他在叙述人物的时候总会透露出一种冷静和客观。”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情绪的隐忍与有意识的“退隐”。“在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语言里,观众很少能感觉到极端的愤怒、宣泄、嘶吼,他总是在平静地述说着一个人所背负的命运。”⑦他使用这种方法是为了呈现出一个更加客观的故事(世界)。但是根据布斯的“隐含作者”理论,在作品中往往还存在着一位“隐含作者”,他与真实的作者既有区别又产生联系,有时超越甚至主宰现实作家。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同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电影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位“隐含作者”。他是创作者的客观性的反叛,在审视现实中表达深深的忧虑与批判。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实际上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⑧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论及“隐含作者”时说:“对有的小说家来说,他们写作时似乎在发现或创造他们自己。”⑨“发现或创造他们自己,则可指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处于某种状态或写作过程使自己进入了某种状态。”⑩这个过程指涉作者的编码。“无论我们是将这位隐含作者称为‘正式作者还是采用凯瑟琳·蒂洛森新近复活的术语,即作者的第二自我……无论他如何努力做到非个性化,读者都会建构出一个这样写作的正式作者的形象。”?这个过程指涉读者的解码。

导演是枝裕和的创作理念似乎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他也认为“拍摄本身即是发现”。?他所谓的“发现过程”是指他在创作中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解答,因创作不自觉地处于某种状态中。读者或观众同样会在阅读与观赏的过程中自觉建构起“隐含作者”形象,给出他们自己的解答。正如是枝裕和说:“电影的存在并非为了审判个人。”?他也从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一个纯粹的坏人形象,这是因为“设计一个坏人,故事(世界)也许就变得黑白分明,但我人物不这样做,反而会让观众将这个问题带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反复思索。”?我们可以从他的话语中察觉到,他的创作已经涵盖了作者编码与读者解码这两个不可忽视的过程。

二、作者编码:看不见的烟花与对传统家庭的解构

布斯提出,在进行编码的过程中,作者所运用的“象征”是一种暗示性的评论。作品中的“某些细节、场景作为一种特殊设置、对照物和背景,也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议论功能,表明了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倾向性。”?这也就是说,象征是作者发表个人化评论的一种方式。而“‘隐含作者与作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作者在编码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注入其中。虽然是枝裕和在他的电影作品里极力隐退作者的身份,但是,他在创作(编码)的过程中仍然会发现自己处在表达思想情感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思想与情感的倾向性其实是由隐含作者代替作者表现出来了。因而,创作者虽极力在“隐藏”却总是在“呈现”。在他的作品《小偷家族》中,“隐含作者”便通过“看不见的烟花”这一颇具意味的象征显现出来。它不仅暗示着家族命运,也蕴藏着“隐含作者”的价值倾向。

烟花的绚丽绽放与短暂易逝构成了它的双重特质。这是一种虽美易逝的象征,代表着这样一个由六位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组成的看似有点荒诞的家庭的命运。这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是被原生家庭所抛弃的个体。他们经历了被遗弃,也同样被这个家庭选择。这样六个受到原生家庭伤害的成员聚集在一起,用各自的爱温暖彼此,看似有些荒诞,却反映出社会生活的裂隙,以及从这个裂隙中透露出的些许光亮。这样的家庭终究只不过是一群人抱团取暖的结果,由于家庭本身的荒诞、外界的介入、家族成员的成长与人性自身的复杂,这个“小偷家族”注定不会长久。它如同烟花一般,照亮了孤寂而黑暗的夜空,逃离不了各自散落的命运。

“看不见的烟花”这一象征是对传统意义的家庭的解构。关于家庭意义的思索,早在是枝裕和2013年的作品《如父如子》中便出现过:是“血缘”还是“陪伴”?但直到这部《小偷家族》出现,“隐含作者”才给了我们回答。通过作品中“隐含作者”“有意无意地选择我们会读到的东西”?(象征),我们可以觉察出“隐含作者”审慎的眼光与深深的忧思。

《小偷家族》秉持着导演是枝裕和惯有的风格,以其情感克制、平缓的笔调叙述了一个立足于平凡生活却有些荒诞的故事。是枝裕和在电影中似乎把生活与生命的复杂统统呈现给观众,让他们自己在思考中寻求答案。但是,“隐含作者的传感和判断是伟大作品的构成材料”?,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作品中“隐含作者”的蛛丝马迹解读出作者的问题答案与倾向,“知道作者要他(读者)站在哪里。”?

“躲藏是为了更好显露。”?从作品中的象征与人物选择的矛盾与对立,我们不难看出“隐含作者”在影片中所传达出对生活中的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羁绊的认可与珍视。同时,他又对生活、对世界保持怀疑与审慎。是枝裕和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裂隙,也同样长于捕捉从这个裂隙中透出的光亮。这种裂隙是普通生活的必然,但是我们以习惯与麻木冷漠视之,故事中的一些错位与断层往往刺激我们的感官与麻木的神经。是枝裕和的作品与人类的麻木与遗忘对立,延展出铭记与隽永的滋味。

注释:

①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

②格非.文学的邀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37.

③ 17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84.

④罗吉·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9.

⑤刘月新.解释学视野中的文学活动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⑥茶乌龙.知日.40: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

⑦茶乌龙.知日.40: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6.

⑧⑩申丹.何为隐含作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⑨?Wayne C. Booth. The Rhetoric of Fiction[M].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是枝裕和,陈文娟.有如走路的速度[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6,142.

?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7.

?刘月新.解释学视野中的文学活动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

??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

?格非.文学的邀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153.

参考文献:

[1]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申丹.再论隐含作者[J].江西社会科学,2009(2).

猜你喜欢
布斯
布斯克茨绝代大师
换个角度天宽地
孙悟空战蜘蛛侠
天生不凡
蒙药希和日额布斯-6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影响
和对手“联姻”盛宴后的冰火喜悲
和对手“联姻”盛宴后的冰火喜悲
黛安·阿布斯的摄影世界
水电工程造价体系中基础数据采集分析及格拉布斯判别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