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运用研究

2020-06-01 10:08徐小凤
北方音乐 2020年8期
关键词:肢体语言演奏古筝

【摘要】古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古筝演奏过程中,不仅要依靠表演者精湛的技术实力,同时融入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极大提升乐曲演奏的意境和效果,也能够带给听众更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感受。通常情况下肢体语言分为了静态肢体语言和动态肢体语言,静态肢体语言主要应用在演奏开始和结束时期、演奏中乐段与乐段切换之间,而动态肢体语言主要应用在表演过程中。

【关键词】肢体语言;古筝;演奏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048-01

【本文著录格式】徐小凤.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运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04(08):48,50.

引言

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高超的古筝演奏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精准无比的演奏节奏,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结合自身的体会对演奏方式进行升华。在进行演奏过程中,表演者一方面要通过乐器传达出美妙的音符,增加听众的视觉享受;另一方面也要在演奏中融入肢体语言,让听众能够从身体动作中找寻到音乐的深层次内涵。从听众的角度来看,演奏过程中的肢体语言是对表演内涵的体现和补充,也是听众获取演奏精神的重要途径,演奏的内容是喜是哀、是动是静,听众都可以在表演者的肢体动作中得以感受。由此可见,古筝演奏中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十分有必要。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够将作品内涵和意境寄托到表演动作中,通过音符和动作的巧妙融入,给听众带来良好的视听感受。通常情况下,肢体语言具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本文就这两种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的應用进行重点研究。

一、静态肢体语言概述及其在古筝演奏中的运用

(一)静态肢体语言概述

静态肢体语言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音乐处于静止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身体动作,静态肢体语言多是进行意境的酝酿以及内涵的展示[1]。换言之,静态肢体语言营造出的是一种不真实境界,是表演者对演奏作品内化所体现的心境,这种状态是和动态肢体语言比较而言的。通常代表表演者在演奏准备阶段以及情感调和时期所展现出的精神形态,并利用面部表情、眼神以及气息等传达出隐藏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表演者在展现静态肢体语言时拥有更多的选择性,也更能发挥出表演者的真实水平,听众也可以通过静态肢体语言提前感受到音乐的表达意境,丰富听众的想象空间[2]。例如,当演奏的曲目是以赞美生活、享受生活为主题时,表演者的内心世界是怡然自得的,面部表情是轻松愉悦的,眼神是神采奕奕的,这样可以给予听众较好的视觉体验,也使得听众能够较快地融入到古筝演奏氛围中。

(二)静态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的运用

1.在演奏开始和结束时期的运用

演奏大师在古筝演奏前,身体的坐立姿势、身体与乐器之间的空间、手指在触碰琴弦时的动作都非常考究,心态平静、身体保持自然放松状态。王中山先生在古筝演奏、教育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成就,这位古筝大师每次演奏前都会进行长久的酝酿,将即将演奏的曲面反复在脑海中思索,表现出了胸有成竹的神态、气势。比如说他在进行《高山流水》古筝曲演奏时,当他坐立在乐器前面时,场中非常寂静,听众们都聚精会神等待即将到来的古筝演奏,即便面对这样的场景,王中山先生依旧酝酿了大约30秒才正式开始演奏。听众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内,王中山先生将自身对曲面的理解通过静态肢体语言的方式呈现给听众,听众在受其熏陶后,能够在《高山流水》演奏开始时便能够进入状态,给人身临其境的快感,这也是静态肢体语言的重要功效。在演奏结束后,如果表演者的工作随着演奏的结束而落幕,必然会带给听众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还需要通过静态肢体语言延伸曲目内涵,为听众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听众的视听效果[3]。

2.在演奏中乐段与乐段之间的运用

在进行古筝演奏中,演奏的整个过程也是分为了若干个乐段,每个乐段均表达出了不一样的情感和内涵,当演奏者在这个乐段结束到下个乐段开始前,都需要根据乐段的内容相应的变化自身的肢体语言,同时情感表达也要随之发生改变,面部表情也要悲喜交替,随意境进行相应的切换。在观看较多演奏家的表演后,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每位演奏家在完成一个乐段的表演后都会有意采用延长音,使得乐段的结束比较平缓,不会给听众造成突兀感。利用这个时间间隙,表演者能够及时改变肢体语言,为下一个乐段的表演做好准备。演奏者在完成肢体动作转化后,其自身的面部表情、眼神以及呼吸等都产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将听众带入到新的演奏氛围中。

二、动态肢体语言概述及其在古筝演奏中的运用

(一)动态肢体语言概述

动态肢体语言可以理解为乐器演奏过程中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其传达出的是真实音响的效果,表演者利用身体动作或者躯干的力量,让听众在接受美妙音乐的同时还能增加视觉体验。在实际的古筝演奏中,表演者的动态肢体语言主要体现在躯干动作及手势上,也可以寓意到眼神、面部表情以及呼吸节奏上。加强演奏中动态肢体语言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提升演奏效果,让听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乐曲中的喜怒哀乐,这也是表演者在进行古筝表演中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4]。合理恰当地使用动态肢体语言,使得音乐表演中的情感流露更加彻底,能够为古筝演奏带来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探究动态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的应用,本文从气吞山河以及欢快舒畅两者音乐风格探究了动态肢体语言的应用。

(二)在气吞山河乐曲中的应用

在古筝演奏过程中经常能够遇见气吞山河的乐曲,比如说有体现自然现象电闪雷鸣的景象等,在进行这些乐曲的演奏时,表演者一般通过刮奏、扫弦、拍弦等方式来实现,与之相对应的动态肢体动作应当表现的较为夸张,例如可以双腿站立,胸部前倾,发挥腰部与腹部力量,大臂挥动的同时带动小臂,手腕呈自然状态,并将力量集中到手指上,利用这样的表演方式才能体现出气吞山河的气势,演奏姿势也更加符合乐曲意境,也能够发挥出更强的爆发力,传达出的音乐给听众带来强而不燥、弱而不虚的绝美效果,更加能够调动听众的情感,使听众更好地融入到乐曲表演中。

(三)在欢快舒畅乐曲中的应用

古筝演奏中遇见欢快舒畅乐曲时,表演者的肢体语言也要相应地做出改变,身体动作不能够过于夸张,手势动作也要更加温柔、迟缓,通常情况下只是通过小臂与手指的微小动作来传达意境,在表演过程中乐曲轻松持久,肢体动作要灵活协调,通过这种模式展现出的乐曲才更加具有韵味,也更能够打动听众的心[5]。比如说王中山先生在独奏《汉江韵》曲目时,为了更好地表达出其中的情感,采用了快速托劈的演奏方法,身体与头部前俯后仰,仿佛在哈哈大笑,传达出了江南人豪放的性格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演奏意境得到更加全面的表达,也能够为听众带来較好的视觉与听觉体验,演奏中的不同阶段及演奏乐曲的不同表达情感都对应了特有的肢体动作,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才能为古筝演奏带来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樊.分析古筝舞台演奏中的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J].才智,2017(24):213.

[2]陈玉莲.浅谈古筝教学中演奏呼吸的调整与肢体语言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7(13):70-71.

[3]容邵.古筝演奏中的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试论[J].艺术科技,2016,29(10):16,144.

[4]原艺霖.古筝演奏中肢体语言对于音乐美的诠释[J].乐器,2016(10):48-49.

[5]芦雁.试论古筝演奏中的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J].音乐生活,2014(6):74-75.

作者简介:徐小凤(1977—),女,汉族,广东罗定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古筝、乐理视唱练耳。

猜你喜欢
肢体语言演奏古筝
论舞感培养的路径选择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