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0-06-02 04:35杨月东沈建平
关键词:分级受体心功能

蔡 蕊,杨月东,沈建平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8)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通过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重构等治疗[1]。虽然近年来又研发了如托伐普坦、伊伐布雷定等很多新药,但多数患者仍然反复频繁发作。诸多研究表明[2-4],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但多数研究的病例来源来自住院患者,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目的除控制症状外,还有减少再住院率[5]。因此,通过加强平时的治疗十分关键。本研究旨在研究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加味生脉散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07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82±6.84)岁;平均病程(6.36±1.84)年;心功能(NYHA分级)II级10例,III级20例;合并高血压20例,脑梗塞16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20例,其他5例。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19.35±7.53)岁;平均病程(6.68±2.05)年;心功能(NYHA分级)II级11例,III级19例;合并高血压22例,脑梗塞13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7例,其他4例。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合并症等一般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依据201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颁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作出疾病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及利钠肽)和心功能诊断(NYHA分级)[6];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做出中医证型诊断:主症: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次症:头晕心烦、口干、面颧暗红,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7]。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心功能II~III级,(3)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心功能IV级,(2)其他疾病诱发的心力衰竭,如肝肾衰竭,(3)合并有其它重大疾病或精神类疾病,(4)接受新药(伊伐布雷定、托伐普坦等)治疗;(5)中途脱落患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根据疾病调整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剂量的基础治疗,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等原发病治疗。研究组加予加味生脉散治疗,全方如下:党参10 g、麦冬6 g、五味子6 g、黄芪10 g、葶苈子20 g、红花6 g、泽泻10 g,浓煎至100 mL,口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2周为1疗程。

1.6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及不良反应。(1)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心功能疗效的评价: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评定;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及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变;恶化:心功能降低1级及以上[7]。(2)不良反应:观察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以及药物相关性皮疹等。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 20.0统计数理,计数数据予x2检验,计量数据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心功能疗效两组患者经治疗,研究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疗效(n)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为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预防和逆转心脏重构,减少再住院,降低死亡率[6]。因此,其治疗的重点在于门诊治疗。目前袢利尿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石,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金三角,能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生率、住院率及死亡率。利尿剂通过消除水钠潴留以改善临床症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ACEI/ARB抑制RASS系统激活,改善心室重塑;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以减少对心力衰竭代偿的不利作用,改善预后[8]。但即使经现代医学正规治疗,临床仍然有许多患者反复发作。

生脉散出自《医学启源》,是经典名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主治气阴两虚导致的诸病。方中人参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为君药;麦冬养阴生津,为臣药;二者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敛气生津,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气充脉复。沈建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证型虽多,但长时间的反复发病,多属气阴两虚证。沈建平从经济及服药依从性角度出发,将人参改为较为经济实惠的党参。同时考虑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因冠心病、瓣膜病等器质性病变引起,常常夹瘀,故加红花活血化瘀药。又因肺主气朝百脉,故加黄芪补益肺气。心衰患者水饮凌心射肺,故予泽泻、葶苈子利水。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利水活血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方可显著改善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但本次研究样本量少,今后需扩大样本量研究,以期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猜你喜欢
分级受体心功能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