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心晋力 共克时艰

2020-06-03 00:04罗小丽
支部建设 2020年12期
关键词:神山方舱医疗队

□ 罗小丽

2020 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伴随着庚子春节来临的,还有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蔓延。武汉封城,湖北告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各省市纷纷驰援,山西亦当仁不让。

1 月26 日,农历大年初二,山西首批来自35 所医院137 名医护人员培训、庄严宣誓后,紧急奔赴湖北。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山西组织各市县、各科室共13 批1516 名骨干医护人员,带着紧缺的医疗物资药品,带着三晋人民的热血担当,逆行出征,深入荆楚大地“以生命守护生命”。当此时,形势严峻复杂,任务繁重危险,人人恐惧自危,但白衣天使勇敢逆行,与病毒抗争,与时间赛跑。他们的身影,犹如黑暗中的一道亮光,给人们带来曙光和希望。

竭“晋”全力援三市

山西是全国唯一一地援三市的省份。1月27 日凌晨,山西首批援鄂队员分别抵达湖北仙桃、天门、潜江三市,迅速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进行对接。随后,山西又先后派出3 批队员,形成了累计474 人的支援队伍,在仙桃、天门、潜江三市6 所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重症一区,实施全天不间断“一房一护”、急危重症患者“一患一护”的救治措施;在潜江市,医疗队与当地医生会诊重症、危重症20 余次,采取一人一策的精准施治措施;在天门市,医疗队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不断提升重症患者的治疗水平。其中,杨永辉和李兰英共同制定的“静心调气法”等一系列中医治疗方案,获得患者好评。

山西在本省战“疫”中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出院病例“零复阳”, 其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能及时借鉴山西中医治疗经验,省卫健委,省医政医管局组织山西中西医专家多次开展远程会诊,对湖北仙桃、天门、潜江三个市的重症患者进行病情研讨,全国名中医王晞星教授对重症患者一对一开出了中药处方。

山西支援三市医疗队累计管理床位925张,累计诊治患者1328 例(包括重症危重症166 例)。截至3 月21 日,仙桃、潜江的治愈出院率达到95%。天门市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已清零,支援天门的队员卢珍枝说,“初来天门的场景历历在目,严肃、紧张的心情,快速、统一的行动,专业、科学的医护……当初抱着满腔热血来到这里,也憧憬过抗疫胜利的那一天。眼下春暖花开,天门清零,自己才真切地感受到踏实。这种踏实和安稳,是来自病区病人的痊愈,是来自医护战友们的零感染。”

“山西经验”获推广

建设方舱医院,是武汉战“疫”最严峻时期的创新举措。它确保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成为决胜战“疫”的生命方舟。山西援鄂医疗队主要负责了江汉、硚口、光谷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2 月5 日,山西第三批医疗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山西)到达武汉,迅速投入江汉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中。在当时无经验可借鉴情况下,山西医疗队根据收治患者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参与到物资保障、医疗护理、院感防控等流程制定中。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还带着“山西经验”,参与到多个方舱医院的筹备及多支山西支援湖北医疗队岗前培训中。2 月10 日夜,转战硚口方舱医院后,“山西经验”结合实践,在当地政府机构和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队伍的支持配合下,连夜进行建筑布局改造、院感设置和医疗护理规则的制定。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开始高效运转。

山西第四批援鄂医疗队300 名医护人员,从接到通知到集结出征仅用了6 个小时,他们在白文启队长的带领下,凝心聚力、舍生忘死、英勇奋战。自2 月11 日收治病人以来,在硚口武体方舱、江汉方舱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心血与汗水。累计收治患者1227 人,实现了零死亡、零返院、零事故、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四零”目标。接管的硚口武体方舱治愈率和周转率排在15 家方舱医院榜首,他们用实际行动让“山西战旗”在荆楚大地高高飘扬,团队因此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 月1 日14 时,武汉市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宣布休舱,这是武汉市首家休舱的方舱医院。同一天下午,湖北召开第36 场新闻发布会,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山西)队长、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应邀介绍了在江汉方舱医院以及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建设和运营中的“山西经验”。

“山西经验”被写进方舱医院工作手册中,当完成任务收拾东西回家时,医护人员把他们参与编写过的工作手册都装进了包里,因为那是凝结了他们在战斗中付出的智慧与心血,也见证了他们与兄弟医院在并肩作战时结下的晋鄂情深。

再逆行转战雷神山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3 月16 日,在完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救治工作后,来不及休整的杨辉率队“再次逆行”转战雷神山医院。2 月22 日,这支由15 家医院171 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驰援武汉,山西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60 岁的杨辉请战出征,并担任领队。初抵武汉,杨辉即率队进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负责重症患者的收治和护理工作。3 月11 日,山西医疗队负责的中南医院病区最后一名病人康复出院,他们集体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党组织写下《请战书》:“希望把我们的专业和力量全部贡献在抗疫斗争中。大家都不想闲下来,请求继续战斗!” 到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去,与雷神山医院医务人员一道赢得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最后胜利。他们进驻雷神山医院后,整建制全面接管雷神山医院两个重症病区,展开了新一轮救治工作。“来了就要打胜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雷神山,这位护理界的“老兵”正在全身心投入新的战斗,践行她的“南丁格尔”誓言。

“我们手牵着手 / 向着瘟魔进军 / 我们肩并着肩 / 不论狂风巨浪 / 我们向着、向着胜利前进……”这首铿锵有力、鼓舞士气的队歌,山西医疗队在每天上下班的公交车上都要唱。为了能将这次援鄂战“疫”经历永远记住,山西医疗队队员牛宏还设计了一个特别的徽章:用武汉首字母拼成山的形状,象征着巍巍太行山,中间红十字表示医疗队,下面的水波纹既表示长江、汉江,也代表黄河、汾河,三者连在一起表示山西与湖北守望相助、共抗疫情。

牛宏说,队歌队徽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真实感受。在抗疫的日日夜夜里,战友们逆行出征、无惧生死投入防控救治工作中,带给他无数震撼和感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战友们在生死边缘与病魔过招,在日与夜中连续鏖战,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什么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

队员们表示,回家后要把徽章做出来,送给每一位逆行援鄂的队员留作纪念,同时还要寄给他们照顾过的每一位武汉兄弟。他们称患者为兄弟,这是一种怎样的医患情深啊!

湖北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援鄂医疗队开始分批撤离。

天使回家,送别的场面一次次让人泪目!“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手持国旗跪地谢别。追着大巴不舍离去。没有过命的交情,哪有至深的感谢!

英雄凯旋,武宿机场以“过水门”民航最高礼仪为英雄接风洗尘,龙城铁骑全程护送,家乡人民夹道欢迎英雄平安归来!省委书记楼阳生为英雄点赞,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向英雄学习!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猜你喜欢
神山方舱医疗队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冰城“方舱”开建!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疫”往情深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福建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武汉点滴
抗疫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