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分析

2020-06-03 01:24李安琪祁素萍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塞尚景观设计美丽

李安琪,祁素萍

(天津科技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57)

现代艺术所包含的各个流派,是超越了单纯的美术,结合了音乐、建筑、文学、商业等各个领域后形成的综合性的艺术。其整体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塞尚为代表的将画作不再单纯视为另一件事物的反映的绘画方式,在此之前,画作仅仅是作为一面镜子,反映着最真实的事物也就是再现,而塞尚开始将画面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件表现,他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构成它的元素色彩形态,一幅画不再是看到其他东西的窗口,一幅画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图1)。第二阶段是立体主义时期的毕加索和康定斯基的探索,相较塞尚而言,毕加索将画面中的每一个块面都视作独立的个体存在,体块不再服务于整体画面,使每一个块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图2);与毕加索同时期的康定斯基,从另一方面开始他的探索,他连同带有形象特征意味的体块一起否定,认为单纯的几何形状也能带来和描绘细致入微的形象同样的冲击力,认为简单到极致的形体同样可以传递感情,如同乐曲中的单个音符一样是独特而美妙的。第三阶段的代表是达达主义,作为一个艺术流派,其主题就是反对艺术,认为一切除了“艺术”之外的事物全部都是艺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对传统的所有艺术形式进行了否定,包括毕加索、塞尚等这些还停留在纸面、布面为载体的艺术,其突出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切皆是艺术的思路(图3)。第四阶段以博伊斯为代表,他将艺术完全当作一种社会行为,他最著名的思想就是“城市雕塑”,他进行的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以雕塑、行为表演、装置甚至巫术的形式,通过艺术救赎世界。(图4)

在现代艺术的创作中,体现了艺术与传统美术的分离,以及现代艺术的表现方法,这些方法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也有相对应的体现。

一、美丽舍弃

美丽舍弃是指现代艺术中,艺术与美化功能的分离,艺术家逐渐放弃了传统的对事物美好形象的描绘和追求,开始将内容变为丑陋却真实的事物。这样做的目的有三,首先在外表的丑陋和真实的美丽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带来久久不能挥散的冲击力,使画面更加动人;二是讽刺了虚假的外在的美丽;三是以一种巫师般的角色表演给世人,带给他人体悟的通达。

如今我国的景观设计也开始沿袭这样的思路,将致力表现“如画的风景”模式转变为表现“真实的风景”,营造一种“丑陋”的诗意和质朴的“美丽”。在以往的很多生态修复案例中,景观设计师往往将“生态”单纯地视作绿水青山,不分地点现状地进行高密度的种植植被,但渐渐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回溯本源,思考美丽的外表背后所付出的代价,转而去追求真实的风景。

国内目前在对于老旧建筑的改造方面也体现着现代主义美丽舍弃原则的影响。在工业时代结束后的中国,留下了一大批老旧工厂、仓库以及被污染的工业用地,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而对于这种典型的包豪斯实用风格建筑群,很多地方政府都选择了保护性地再开发,将其建设为特色的艺术文化园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京798工厂(图5)。虽然如今798的艺术氛围几乎已经被商业氛围覆盖,但也确实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案例。目前尚在开发的类似项目还有很多,比如张家口的探矿机械总厂的工业遗迹改造项目。(图6)

> 图1 《圣维克多山》保罗·塞尚 1902―1906年,63.5×83cm,布面油画,瑞士苏黎世市立博物馆收藏

> 图2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1937年,60×49cm,布面油画,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收藏

> 图3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杜尚

> 图4 《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艺术》博伊斯

> 图5 798厂房

> 图6 张家口探矿机械总厂

> 图7 胡同泡泡

> 图8 上海新天地门前的艺术装置

二、对照法则

现代艺术在对传统进行批判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借鉴着传统,对照法则体现了现代艺术创作中对于参照对象的依赖,是以反对传统的方式提取其元素从而完成的自身的新的创作。

胡同泡泡32号为马岩松建筑设计团队MAD几年前的作品(图7)。作品以未来主义的表现手法,将新鲜血液注入古老的北京四合院,使其重焕生机,新与旧相得益彰,和谐共存。近年来,四合院由于建筑主体老化,住户的私自改造以及邻里关系的变迁,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卫生、安全方面的隐患。这导致了原本美好安详的生活空间变成了很大的城市问题——“四合院正在逐渐成为普通老百姓的地狱,有钱人的私密天堂,游客们的主题公园”。四合院是最能代表北京建筑文化的一个符号,同时也在越来越远离这个时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需要从生活的层面去改变现实。在这一方案中,设计团队通过一些小尺度的元素的插入,增加了四合院最缺乏的独立卫生间以及露台,解决了私密和空间狭小的问题,同时也为邻里关系相处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为老旧建筑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次具有实验意义的设计活动。它象磁铁一样去更新生活条件、激活邻里关系,与其他的老房子相得益彰,给各自以生命。由此,原住民的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而这些元素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新陈代谢的城市细胞。

三、自否法则

自否法则又被称为“自省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依赖于对外在事物的判断、批评、对立、超越而实现的。它既没有针对性,又没有对峙性,而是尽可能地摆脱对于现有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依赖,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自我实现。

(一)继承性质的否定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在苏州老城区,临近忠王府,它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探索了中国传统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即使没来过苏博的人,也大都知道“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具有米芾山水意境的片石假山,并没有采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而是以现代派雕塑的形式表现。假山以新馆的后围墙为背景,正如陈从周所言:“江南园林叠山,每以粉墙衬托,益觉山石紧凑峥嵘,此粉墙画本也。”此幅假山石画,为全馆景观之眼,要想看到这一作品,更是不必进馆。由于苏博采用的垂直轴线设计,使人可以在馆外透过玻璃幕墙直接看到最内部的假山石画作。这种外向而直接的轴线布局在中式建筑群落的设计中,是极其罕见的,它更多借鉴了西方园林的对称轴线设计。

(二)情节性质的否定

现代艺术对情节性质的否定实际上是对创作和情节的分离的情境沉坠方式的补充。对情节的否定可以体现为两个极端:完全的情节和完全无情节,这与偶发艺术的核心思想相对应。

在景观设计中偶发装置艺术并不罕见,曾经在798画家村的黄锐艺术工作室前庭放置着一个镜面装置艺术品,使人不自觉的有前去参与的欲望,从中体悟到自己感受到的情节。2014年荷兰建筑事务所于上海新天地完成了一个装置艺术作品(图8),由扭转的镜面金属板材制作,人走在其中既能看到自己的反射也能看到周围的环境,希望能使人思考城市、人、商业之间的关系,并产生新的与外界事物联系的看法。

(三)观念性质的否定

现代艺术的发展印证了“人人皆是艺术家”这一概念,将艺术视为一个社会性、综合性的活动,同样,在景观设计行业中,个人的价值也越来越被突出体现。现代景观设计平凡化、生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除了生存所需的物质追求以外的精神追求,在自己家庭院种植花草,自得其乐,人人都是设计师。

四、结语

现代艺术走到今天带给我们的其实远不止如此。“美丽舍弃”是对传统束缚的解放,“对照”是对传统的超越,“自否”是在扬弃中找寻自己的超越,从而进入更深层次的创作。凡此种种,渗透在设计和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起步较晚,现在也处于积累阶段,探究思想根源,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猜你喜欢
塞尚景观设计美丽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左拉“贬低”塞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