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

2020-06-03 08:50杜一柳
记者摇篮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播机制新闻生产框架

杜一柳

【摘 要】鉴于社会公众对新闻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四全媒体”概念的内涵、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制约因素与影响、“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三方面进行探究,旨在提高新闻生产质量,优化传播机制,满足社会大众对新闻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四全媒体”框架   新闻生产   传播机制

纵观媒介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传统媒体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开创了以广播、报刊和电视为主的新闻传播形式,但在新时期,传统媒体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难以适应发展所需。要想改变现状,就要以事实为依据,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机制。基于此,本文对“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进行探究。

一、“四全媒体”概念的内涵

“四全媒体”包括“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全媒体”的提出,不仅可以使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发生改变,而且可以创新新闻界的理念与思想,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全程媒体”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媒体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大众关心、关注的新闻进行全程追踪和报道;其二,参与到新闻报道中的媒体工作应做到环环相扣、协调统一。“全息媒体”是指新闻的呈现形式要追求时代化、多样化,即在传统的广播、报刊、电视等传播方式的基础上融入多维和立体的声音、文字、动画等形式。“全员媒体”是指所有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闻生产与传播中,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全效媒体”指的是媒體具备较高的传播功能和生产效率,并且在传播期间取得显著效果,满足受众对新闻的多种需求。

二、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制约因素与影响

1.条块分割式的新闻采编模式无法形成整合传播能力。在以往的新闻媒体中,不论是新闻采访、编辑还是后期的播发,都是遵循媒体的性质开展的,并且每一项工作都各自为营,彼此之间缺少紧密的沟通和必要的联系。换言之,新闻采编、编辑和播发是三个独立的板块,记者完成采编工作后会将整理好的稿件交给编辑部门进行检查,编辑人员仅对记者提供的文章进行润色和修改,然后将其交给主编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在报纸、电视等载体上进行播发。尽管新闻能够如期而至,但在后期加工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各部门、各级人员间缺少互动,没有针对新闻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导致新闻的生产与传播能力受到影响。

2.单一的媒介形态与新闻呈现方式无法形成聚合新闻效应。传统媒体中,媒介形态较为单一,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多以视觉和听觉为主。但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手机、电脑等新型媒体设备的出现使得人体的感官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单一化的媒介形态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聚合新闻效应的需求,他们在视觉与听觉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为丰富的感知形式。此外,从新闻的呈现方式来看,传统媒体新闻的传播形式多以文字、声音、动画为主,而在“四全媒体”的作用下,会使单一的传播形式受到强烈的冲击。

3.新闻生产的专业化和垄断性角色定位无法形成联合生产力量。众所周知,新闻记者证是从业人员上岗的硬性指标,从业人员必须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获得新闻采访资格才能参与到新闻的采写工作中,这一硬性指标是始终不变的。新闻生产工作的负责者多为专业人员,从而使新闻生产机制具有强烈的行业性和垄断性。虽然这种生产方式使新闻更具专业性与权威性,但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以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垄断性最为显著,在缺少受众支持与参与的情况下,无法形成联合生产力量,进而使新闻生产与传播受到影响。

三、“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

1.全面关注与报道社会重大事件。在全媒体时代,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都可能引发舆论关注,成为热点新闻事件,受众的关注点成为新闻媒体的风向标。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使得人们对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对新闻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以满足受众对新闻的多样化需求。此外,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除了将全媒体时代的新理论、新思想渗透到工作中,还要注重各部门、各项工作的协调开展与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的生产与传播质量,使新闻具有的价值得到保障。

2.采用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在个体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新闻的诉求和信息获取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鉴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受众个性化所需,所以在全媒体时代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根据受众的个性化所需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对新闻进行传播。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不应拘泥于传统的电视、报刊和广播,而是要引进信息技术与各种通信设备,以微视频、智能音响、微信公众号、3D动画等方式进行传播,这样才能使受众的感知得到充分激发,更好地了解新闻价值。

3.塑造传受一体化、混合型角色。传统的媒体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主导和被动的关系。简而言之,受众只有收看、收听新闻的权利,没有反馈、互动的权利,传播者只是将采集到的新闻进行生产与传播,并未参考受众提出的建议。而在全媒体时代,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改变,受众逐渐从以往的被动方变为主导方,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新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四全媒体”框架的支持下,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以促进生产质量的提升与传播机制的优化,这对我国新闻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沈正斌.“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J].现代传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3):8-14;[2]盛志军.全媒体汇聚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J].广播电视信息,2014,(11);[3]郭坤.大数据时代下新闻生产变革的融合发展——以“澎湃新闻”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7,(09).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新闻生产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WTO框架下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