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 驰援半塔 勇建奇功

2020-06-03 16:59欧阳青
党史纵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叶飞纵队我军

欧阳青

挺进纵队奉命增援,叶飞西进一马当先

1940年3月22日,驻扎在苏中江都县吴家桥镇的新四军挺进纵队接到时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的电令,称皖东来安县半塔集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围攻袭击,特令挺进纵队火速前往增援!接到紧急任务后,挺进纵队党委作战预备会立即决定,由纵队军政委员会书记、副司令员叶飞率第一团全部和第四团第二营驰援。对于挺进纵队来说,从1938年8月至1939年3月,原来的“老六团”经过几个月的东进、北上与西征,已发展成师级规模,不但人数增多,武器装备精良,而且战斗力大增,堪称雄兵劲旅。

23日一早,叶飞就率部从吴家桥镇出发,计划西渡运河和邵伯湖,穿越天(长)扬(州)公路,昼夜兼程,驰援半塔。

半塔又名半塔集,原名白塔集,因在集西北角头道光山上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据来安县志记载:白塔最早建造于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赤乌元年(公元238年),后经历代修建,至明朝以前塔身基本完好。明朝初年,因雷击三层,倒了半截塔,仅存半座塔,老百姓就叫它半塔。这个皖东山区小集镇,为何会引起新四军江北部队如此的高度重视?从抗日的角度讲,半塔集是新四军第五支队指挥部驻地,是新四军才开辟不久的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讲,半塔集位于来安县城北30公里处,东临天长,西依明光,南邻六合,北接盱眙,在苏皖两省这5县交界处,通衢四方,商贸发达,堪称苏北、苏中通往淮南、淮北的要津;从国共双方摩擦与反摩擦斗争的角度讲,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部队在半塔集地区的发展早已怀恨在心,一直欲除之而后快。半塔集遂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

1940年3月初,苏皖地区国民党顽固派奉蒋介石命令开始进攻津浦路东西两侧的新四军。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兼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于3月4日调集兵力5000余人,向津浦路西定远县大桥镇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第四支队司令部驻地发起进攻。新四军第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奉命于津浦路西对桂系李品仙顽军进行反击作战,第五支队主力、江南指挥部苏皖支队由津浦路东的来安、六合地区迅速西援协同作战。经过激战,新四军将顽军击溃,歼灭顽军2000余人。为争取桂系顽军李品仙部,新四军乘胜收兵,提议和谈,最终迫使其同意以淮南铁路为界分区抗日。

然而,路西战事刚平,路东硝烟又起。3月18日起,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韩德勤,趁新四军路东主力西援作战、后方兵力空虚之际,有恃无恐地调兵遣将,准备对半塔集发起全面围攻。蒋系顽军韩德勤部兵力众多,装备优良,投入这次进攻的兵力高达1万余人。而此时路东的新四军仅有第五支队后方机关、教导大队、特务营及各团少量留守分队兵力总共2500余人,其中还包括2个青年学生队、1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分没有枪,敌我兵力和装备悬殊。半塔集四周只有一条无水的浅沟和一道年久失修、残缺不全的矮城墙,四角还有炮楼4座,由教导大队的500余人驻守。半塔集西南5公里的苏郢、冯郢是第五支队司令部和政治部驻地,西北不到1公里的头道光山是个制高点,背后是二道光山,左侧为贾家大山,南面地势较低,自西向东有一条小河,东和东北是一片乱坟岗和小树林。当地的地形对新四军防守不利,情况十分危急。

叶飞越邵伯冲马集,挺纵三仗击溃日顽

3月21日拂晓,韩德勤顽军第一一七师第三四九旅以第六九七团为第一梯队,第六九八团为第二梯队,从半塔集的东南、东北、西北三面突然发起进攻。驻守半塔集的新四军第五支队教导大队立即投入战斗。

从东北方向进攻的顽军第六九七团第二营,在炮火掩护下,向半塔集逼近;顽军另一部占领了半塔集东南约1公里的大高郢,两路顽军同时发起冲锋。我军等顽军进到阵地不足100米时,以密集火力杀伤大量敌人,顽军受到重创,退了下去。接着,军事队和学生队都投入战斗,女生和少年队与当地民兵参加抢修工事,街上居民也组织起来,投入战地服务。中午时分,担负主攻的顽军第六九七团第一营抢占了半塔集西北制高点头道光山,完成了对半塔集的包围;并以重机枪封锁了半塔与支队司令部驻地苏郢间的道路。留守的第五支队副司令员周骏鸣当机立断,亲率特务营第二连由半塔集西北山后,隐蔽接近敌人,并令驻守半塔集的教导大队从正面配合,向敌人突然发起冲锋。顽军受到两面夹击,四处逃窜,我军夺回山头阵地。驻守半塔集的教导大队,一天之内打退顽军三次进攻,迫敌退至贾家大山,并控制半塔集西北的制高点,打通了与苏郢的通路。

与此同时,顽军主力独立第六旅第十三、第十六团各一部和六合县常备团约2000人,向我驻竹镇的第五支队第十五团的2个连发起攻击。我军与顽军激战6小时,后退至石涧子设防,又遭顽军重兵攻击,终因众寡悬殊,我军伤亡重大而撤出战斗,配合作战的游击队也被打散。

在半塔集西北方向的四十里桥,第五支队特务营2个连遭盱眙常备旅秦庆霖部袭击,我军弃守退至西高庙。黄昏时顽军以独立第六旅2个营、秦庆霖部2个营,向西高庙猛扑,我军坚决抵抗,配合半塔固守战斗。同时,顽军独立第六旅第十八团向王集发起进攻,遭到我游击队顽强阻击。

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态势,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新四军江北指揮部指挥张云逸沉着镇定,针锋相对,精准施策,电令留守部队坚守半塔集,待路西主力挥戈东援,挺进纵队火速西进,最后坚决击败韩德勤顽军。

23日清晨,奉命驰援半塔的叶飞派出侦察排探路筹船。大部队经紧急准备之后,从吴家桥驻地急行军一路西进。跨谢桥,过宜陵,走殷庄,越双沟,于黄昏时分进抵运河东岸的邵伯湖六闸渡口。这时,侦察排已调协当地热情的渔民船户在湖边筹集好船只,准备好晚饭。部队稍事休息之后,纷纷上船,利用夜间避开日军巡逻艇,隐蔽地穿越运河和邵伯湖。

24日上午8时左右,叶飞率部横跨天(长)扬(州)公路甘泉镇一带时,与从仙女庙据点出来的一小队日军和几十名伪军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担任前卫的第一团第三营,分2个箭头插上公路,以机枪拦头截尾,连续向敌群投掷手榴弹。经过1个小时激战,第三营和插上来的第一营密切配合,将敌大部消灭,俘虏伪军30余人,第七连还活捉日军士兵1名。

为了赶路,部队来不及打扫战场,把那个日军俘虏捆在担架上抬着走。这时,从扬州据点出来了一小队日军企图阻止我军前进,并通过翻译喊话,要我军交还那个俘虏。叶飞不予理睬,随即率部边打边走,又派一个连抢占附近的山头压制日军火力,与之形成对峙。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日军因摸不清我军底细,只好匆匆撤回据点。叶飞待山头和山脚分散的几处队伍汇合后,令所部赶紧向西北方向前进。

下午4点时分,当部队前进到半塔集东南约15公里的六合县马集附近时,侦察员发现一队着装不很整齐的顽军地方部队,便悄悄上前抓了一个舌头(俘虏)。经审问,得知马集驻有“忠义救国军行动总队”。叶飞笑道:“真是冤家路窄!在苏南就跟他们交过手,又在这里遭遇,坚决打!”一声令下,部队立即分几路冲进了马集镇,打得顽军措手不及。天黑时分,挺进纵队连克东王庙等三四个村庄,毙伤“忠义救国军行动总队”一部,俘其大部,共1000余人,并突破了半塔集东南面韩德勤顽军的包围圈。

25日,考虑到经过两天两夜连续行军作战,战士们已极度疲劳,叶飞命令部队休整一天,恢复体力,打扫战场,以利再战。

26日一早,挺进纵队即由马集出发,向半塔集方向攻击前进。不久,侦察员又发现敌情并抓到俘虏,从俘虏的口中得知韩德勤顽军主力独立第六旅第十三、第十六团正由西边10公里开外的竹镇赶来阻击。独立第六旅常以“梅兰芳部队”自诩,意思是唱主角、挂头牌的主力部队。看来来者不善,遇到了硬骨头。是绕道直奔半塔集?还是就地迎敌碰硬茬?叶飞十分果断:不打垮顽军这个头牌,如何解除半塔集之围?他命令部队迅速展开向敌进攻。

于是,第一团第二营发扬“猛打、猛冲、猛追”的三猛作风,从正面向敌人发起猛攻,十来挺机枪一线排开猛烈扫射;第一营也迂回到侧面攻击敌人。激战3个多小时,挺进纵队歼敌1个营,将骄横的独立第六旅打得四处乱窜。这时天降大雨,独立第六旅趁机向竹镇一带落荒而逃。

就这样,4天之内,叶飞率部长途奔袭,连打3个胜仗,击溃或消灭了日军、伪军和顽军、忠义救国军1500余人,占领马集一线,并继续向半塔挺进,直捣顽军东南侧翼。叶飞所部及时增援,如神兵天降,鼓舞了坚守半塔集部队的士气,为彻底打退顽军进攻赢得了时间,保证了半塔集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27日,我路西东援的先头部队也到达半塔集西南20公里的张山集,而东南面叶飞的挺进纵队在马集、竹镇一线布防,遂成全线反击态势。于是,进攻半塔的顽军全线动摇,仓皇后撤,前来增援的顽军常备第十旅第十九、第二十团也在三河镇北岸停滞不前。

东南冲击勇逼汊涧,四路猛军击溃韩顽

3月28日,新四军在半塔周围地区集结。可谓猛师虎视眈眈,反击总攻在即。

29日,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给中共中央中原局发来电报指示:在路东地区,则应坚决控制在我手中,先肃清地方顽固派,对韩德勤部在有利、有理条件下,即当其进到我军驻地时坚决消灭之。

遵照这一指示,新四军部队在刘少奇、张云逸的统一部署下,由罗炳辉和叶飞分任前敌指挥和副指挥,兵分三路向顽军发起全线反击。

东南路由叶飞率领的挺进纵队主力从马集、竹镇一线出发,向汊涧追击独立第六旅;新四军第五支队第十五团第二营主力会同第一、三营,向釜山镇攻击前进。

东北路由第四支队第七团直插盱眙县以东的马坝,再攻铜城、永丰镇,最后向汊涧方向追击,并与挺进纵队主力会合。

西北路由第五支队第十团2个营会同原驻防部队,向白米岗、涧溪、河稍桥追击盱眙常备旅秦庆霖部三个团,直逼盱眙县城。

中路繼续由罗炳辉率第五支队主力与陶勇率领的苏皖支队配合,从古城直插半塔集东北的王店集,兵分两路,一路由莲塘,一路由张公铺进击,而后到马坝汇合,再向北到观音寺追击从半塔集溃逃的顽军常备第十旅。

3月31日夜,我中路部队一举攻克王店集,顽军被迫退至泥沛湾。次日中午,我军攻占旧铺后,一部进至莲塘,另一部向南进至张洪郢,截断汊涧以南的顽军退路。

4月1日,叶飞挺进纵队在东南路攻克兴隆集、竹镇集,一部向西釜山、高山集、萧大郢的顽军第一一七师第三四九旅第六九七团攻击;另一部在汊涧西南的曹旗郢与独立第六旅第十六团激战。

3日,顽军2个团兵力向旧铺我军中路侧背发动反击,我军进攻莲塘,顽军不战而逃,我遂占莲塘。次日中午顽军伤亡过百,逃向盱眙城。我军西北路在冈村以西与敌常备第十旅展开激战。东南路叶飞挺进纵队攻占东旺庙、西釜山、直逼汊涧。

4日,我军西北路攻占穆家店后,在西高庙、河稍桥一线与顽军激战。我军中路继续挺进。此时,顽军士气大降,疲惫万分,全线后撤。

6日,叶飞挺进纵队奋勇向北追到铜城、马坝一线。

4月9日,以顽军全部向后北撤到三河以北,封锁河面,叶飞挺进纵队、苏皖纵队、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各部推进至三河南岸,与之对峙为止,半塔集保卫战胜利结束。经过20天的艰苦奋战,我军终于打退韩德勤万余兵力的进攻,取得了华中反摩擦的第二战胜利。

半塔集保卫战是在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统一指挥下,江北新四军创造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固守待援、反击取胜的成功范例。特别有意义的是,新四军在善于打游击战、运动战的基础上,进行了在一定条件下顽强坚守、攻势防御的成功实践。叶飞在谈到实战体会时说:后来我们进行的郭村战斗中,就运用了半塔保卫战的经验。陈毅高度评价半塔保卫战的胜利说: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

(责任编辑:吴玫)

猜你喜欢
叶飞纵队我军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子弹头”背后的故事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叶飞一生担任的职务研究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天下第一
野人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