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2020-06-04 07:58张晗斯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保护

张晗斯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城市功能空间又是文化载体及城市特色所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就是要保护街区的整体历史风貌、空间格局和尺度,保护历史遗存及构成历史风貌的环境要素。作为大连五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东关街,未来的何去何从不仅仅关系着城市旧区如何在新时代中更新调整,更是城市发展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节点,是大连市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东关街;城市更新

1、前言

建国后,东关街成为老大连极具代表性的居住社区。不同于星海、南山一带日本殖民时期统一的西洋别墅风格,也不同于一二九街至中山路沿侧“满铁”职工宿舍的单一,这里有浓厚的“市井”气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长江路电车道南、北两面的饭店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念想,比如三八馄饨馆、锅贴铺、老边饺子店;过年过节,来西岗市场采购,再去东关街的理发店收拾收拾,在照相馆拍张照片,成了人们的惯例。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夹杂在摩天高楼与繁华街市之间的东关街,愈发显现出厚重的历史感。1990年开始,原住民开始外迁,将房屋出租给大部分外来打工者,建筑年久失修,逐渐沦为棚户区。2004年后,东关街部分区域改造,面积缩减了大半。现在的东关街被外地低收入者租房占据,危棚私建密布,环境脏乱。东关街周边区域大部分被改造,在新建筑的映衬下,老建筑显得尤为破败,被戏称为“大连的脖后灰”,东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工作迫在眉睫。

2、街区保护区划

东关街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位于西岗区“北起鞍山路、南至宏济街,东起英华街、西至繁荣街”一带,是大连老城区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历史建筑数量多、范围广,街巷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老大连传统市井生活的空间。可以说,东关街记录着大连这座城市的童年,是大连城建历史发展与建筑文化的见证,是大连重塑百年城市形象的契机。

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约8.13公顷。根据《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应当在街区内划定核心地段和建设控制地区,在街区外围划定相应的环境协调区。分为核心地段面积为1.92公顷、建设控制地区面积为6.21公顷、环境协调区面积为27.82公顷。

3、管控要求

(1)核心地段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2)核心地段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审批,由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并会同市文物主管部门依据文物保护规划、街区保护规划进行审查,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公示审批事项。

(3)在核心地段范围内,拆除历史保护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4)在核心地段范围内建设活动,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应当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过文物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满足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消防、维护等要求。

4、保护建筑分类

依据大连市文广局提供的《东关街近代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中的“保护界限分区和保护建筑分类图”及文广局编制的《东关街近代建筑群文物初步分类示意图》、《东关街近代建筑群文物初步分类清册》,编制成果结合了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综合评价,将251处保护建筑分为一类、二类、三类,采取分类保护的原则。

5、街区功能布局

规划应当有机融合东关街的现实商业价值,承接社区应有的社会与市场的双重功能;结合老字号和史志建筑的保护利用,有效吸引历史文化展示、传统品牌商业等文化旅游项目的进驻。

为延续东关街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重点保护核心保护范围的历史风貌,其他控制区域在保护历史建筑与环境的基础上,更新发展成为具备现代旅游商业创新等服务功能的各种特色风貌区。确定主要街区风貌景观发展轴线,突出主要风貌节点;强化入口形象空间;延续街区道路肌理,形成主要轴带和次要轴带相结合街区主要发展空间。街区规划结合文化遗存、历史遗迹、按照协同发展定位、落实街坊功能, 将东关街打造成“五味院巷,五大主题”的功能布局。

(1)老字号街巷。挖掘史志建筑历史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将东关街老字号梳理整合,形成老字号文化主题历史街区,主要展示具有东关街老字号商业历史文化。

(2)历史博览区。选定以十五号院为主题的历史博览区,主要展示东关街历史文化内容,成为大连青少年星火红色教育基地、东关街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3)休閑体验区。借助同庆街和英华街的交通便利性,设计东关街生活体现区,包括居住、娱乐、休闲功能。可以深度体验东关街,延长游客消费和体验时间。

(4)旅游综合服务区。配套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5)文化创意街巷区。借助鞍山路的便捷交通,将北部片区设计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创办公区,打造公益性创新创业示范区。

6、街区开发原则

根据专家建议,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的开发模式应当做到以下原则:

(1)整体保护,整体开发利用;

(2)推荐11处文物作为旅游景点管理;

(3)保持原住民的生活状态;

(4)建筑实行“认养制度”,将艺术家,老建筑爱好者引入其中参与。

(5)参考其他城市,将创意小商业业态植入其中,给年轻人、创客一个创业创作平台。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应当注重多元培育,在微观层面植入活力业态因子,激活街区机能,实现经济收益。按照街坊功能,结合街区、建筑、历史传承情况,综合地区发展意愿和专家建议植入活力业态因子,将东关街打造成“十街二十五坊”。业态构成方面借鉴“三坊七巷”,结合东关街规模和大连特点:展览馆及书店(20%),地方小吃及老字号餐饮(30%),创意产业经营 (35%),地方特产经营(15%)。

通过本次规划将整个保护区划分为六个功能主题区,通过对街区历史的回顾和历史业态的整理梳理,尽量延续历史文脉信息,打造以东关街历史博览区形成的大连青少年星火红色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以特色老字号业态形成的老字号街巷区,另外通过对大连当前的旅游商业和休闲商业的研究,结合东关街建筑和空间特点,融入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特色餐饮等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小商业。分布形成旅游综合服务区、特色商业区、文化创意区和休闲体验区。

参考文献:

[1]嵇汝广.记忆大连老街[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2(09).

[2]付博.纪录片《城市的角落—大连东关街》创作解析[D].辽宁大学.

[3]王军, 万映辰.俄日占领时期的大连东关街[J].大连大学学报(1):20-25,79共7页.

[4]梁文馨,马俊杰.大连东关街空间形态及建筑风格特色研究[J].城市建设,2016(36):247-248.

[5]董雷.浅论历史街区更新的经验教训[D].天津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保护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
常谈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旅游体验背景下重庆下半城历史文化街发展策略探析
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