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2020-06-04 07:58张国杰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荷兰

【摘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是近年来我国许多乡镇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荷兰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其特色小镇以农业为起点,通过产业转型发展获得的成功经验与实践值得借鉴。

【关键词】荷兰;特色小镇;农业转型

荷兰的特色小镇以农业为起点,各具特色、举世闻名。当前,许多地方正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荷兰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1]。本文通过分类梳理荷兰发展特色小镇促进农业转型的路径,借以启发当前乡镇农业产业转型和特色小镇的规划与设计思路。

1、荷兰特色小镇的类型

梳理荷兰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包括历史小镇、滨水小镇、开放小镇、产业小镇、科技小镇五种。

历史小镇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受阻,并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保护的一类小镇。这类小镇通过保持祖辈时代形成的小镇形状、布局、建筑物和历史痕迹,发展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带动当地商业和经济发展。福伦丹(Volendam)是个位于荷兰北部的古老渔村,因拦海大坝的建设导致传统渔业消亡,转身成为以旅游业为主的“世界最美渔村”。

荷兰的滨水小镇依水而建,因水而生。历史形成的土地和水系关系,产生了特殊类型的社区以及关于休闲和价值创造的新视角。维恩科文(Vinkeveen)位于阿姆斯特丹南部著名圩区之上,根据早期农场的规模和牲畜数量,土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常年累月的疏浚使湖岛间形成了魔术般的空间结构,岛屿上建有提供度假和休闲设施的别墅。

开放小镇是指共享生产方式和可替代生活方式的小镇。这些小镇因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便利的基础设施而服务各类人群。拉伦(Laren)小镇形成开放的社区,这种共用土地的农业方式决定了村庄的布局。农场之间设置开放空间,进而蜕变成合作经营的社区。从村庄到社区,从森林农庄到都市新贵的追捧热点,都归功于经久不衰的景观和对共享文化的传承。

产品小镇成名于特定产品的品牌名称,如啤酒、奶酪、有技术含量的手工艺品瓷器等。产品生产的建筑物、贸易中心、基础设施或市场,通常让小镇独树一帜,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利瑟(Lisse)以郁金香种植生产、花木贸易为主要产业,并依托于举世闻名的郁金香公园促进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与繁荣。

科技小镇的建设,是为了容纳学生、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同时创造、提供科技以外的、有吸引力的、舒适的生活环境。瓦赫宁根是欧洲甚至世界著名的“生命科学之城”。瓦赫宁根大学的科研优势是瓦赫宁根的核心特色,借此诞生农业科技商业园区和食品谷平台,构建了围绕生命科学的主导产业,吸引全世界相关企业落户,带给瓦赫宁根独一无二的国际形象,而瓦赫宁根大学的科研优势也为企业提供了最新的科技资源[2]。

2、农业转型发展的路径思考

农业多功能性是现代农业较为强调的一条属性,即农业功能从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等传统功能,向更广泛的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挖掘农业本身蕴藏的文化和精神,也将成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徑。

自古人们就有择水而居的传统。工业时代为快捷交通而营建的发达路网,将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也将人们的乡愁和记忆分割得愈发破碎。瞄准“水文化”,做活“水文章”,将水资源与民俗文化,休闲农业,特色产业有机结合,明确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旅游发展方向,也将会使传统小镇焕发新的生机。

开放意味着交流和共享,是荷兰农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荷兰农业合作社遍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通常每一个农户都会加入一家以上的农业合作社,分别处理农业生产前、中、后期的各项事务,持续为农业“田间到柜台”保驾护航。

荷兰之所以从资源小国成长为农产品出口大国,得益于其一直根据国际市场,培育自身的农产品核心竞争力。荷兰农产品品牌塑造有三点值得学习:多功能拍卖场,快捷运输和研发创新。拍卖场的职能包括产品分类,定级,包装等标准化管理,提供冷藏、存储设备,市场研究,销售管理,海内外促销,并提供全方位的供销信息,银行结算和交通运输服务。拍卖市场和运送系统相连通,保证产品快速高效到达零售市场。

科技是农业转型的关键。中国多数的大学在地理位置上“融入城市”,用围墙努力“远离喧嚣”,但实际上这样既没有保护学术研究应有的宁静,反而更多地引入了社会浮躁。学术和小镇这种相互依赖又相互吸引的互惠互利双赢关系,超越了传统意义的招商引资,是知识和市场经验的完美结合。

3、荷兰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重视文脉的传承。农业的本色根植于乡村,农业特色的打造也需植入传统元素。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形成重要节点大城市与较小规模区域小城镇之间的割裂,也产生望不见山、看不到水、找不到乡愁的文化缺失。这将成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重视自然的保护。传统农业地区往往受制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无法快速融入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当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愈发强大之时,我们不禁反思,人工塑造能否真正取代天然雕饰?自然的馈赠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只需加以保护和利用,就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3]

重视信息的共享。农业信息共享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约高效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专业素养,增强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重视品牌的塑造。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化是农业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立足全产业链设计品牌战略,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轨道,成为倒逼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重视科技的投入。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必然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科技进步发展优势农业,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结语:

荷兰与我国农业资源天赋的共同特征是人多地少。荷兰特色小镇发展中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融入、网络信息共享与农业品牌的建立以及重视农业科技的经验,都对我国农业产业转型的实际发展具有明确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饶兴山.荷兰现代农业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启示[J].河南农业,2018(05):63-64.

[2]顾卫兵,蒋丽丽,袁春新,邵元健,李智水,唐明霞.日本、荷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典型经验对南通市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8):307-313.

[3]李莎莎,李先德.荷兰农业生态包容性治理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8(12):53-58.

作者简介:

张国杰 民族: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与规划,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等。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荷兰
凡·高
真绅士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枷锁 ——阿伦德(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