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古诗词创新思维

2020-06-04 09:48张烨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小学语文

张烨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展开古诗词学习。通过编演小品、改写古诗词和自主创作的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奥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活动; 古诗词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059-0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在优秀作品的熏陶和感染下树立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古诗词作品往往充满语言美、情感美和思想美的特点,因此能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能采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古诗词的乐趣,那么就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古诗词的创作中,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一、编演,联想补充

编演指的是围绕古诗词的内容和作者创作时的背景信息展开自主创作,尝试围绕古诗词进行改编,将其编写成小品。在小品中,学生要充分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并将其用台词的形式补充出来。此外,在小品中还要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出作者在何种状态下创作作品。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和作者形成共鸣,体会作者独特的创作感受,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教授五年级上册第11课《古诗三首》的《示儿》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尝试将诗歌改编成课本剧的形式表现出来。首先给学生介紹一下作者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都在为恢复家国而努力。其次要让学生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到当时宋朝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每一个爱国之人内心之中必然都担心国家的未来命运。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学生就能理解作者的情感了。此后鼓励学生尝试想象:“大家觉得作者为何在临死之前还不忘记祖国统一的事情呢?你能想象当时他的亲人在他的病床前,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大家尝试将自己感受到的写成剧本吧。”这样就促使学生更好地和作者共鸣,如有学生安排了一段作者的内心活动,写了作者在临死前还念念不忘祖国,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得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互作用下,进行知识的渗透和整合,尝试提升学习效率。用编演小品的方式将语文学习和历史、表演等其他的学科结合在了一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整合所知的信息。

二、改写,张扬个性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后,组织学生开展改写活动也是一种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将古诗词作品改编成其他的文体,如用小说、散文、现代诗的方式展现古诗词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体现出学生对古诗词的独特理解,同时还能看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

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的《暮江吟》是一首唯美的诗歌,这首诗歌用比喻的方式展现了夕阳照在水面上形成的美景,能让人体会到它的唯美。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化改写的活动,引导学生将这首诗歌改编成散文或者现代诗,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如有学生便很有创意地想象自己正和好朋友在玩耍,回过头来,看到江水之美,大家都觉得心旷神怡。在作品中,该学生将作品改编成了散文的形式。还有学生更是别出心裁,用童话的形式进行改编,想象有一个小女孩,一直都在寻找最美的瞬间,来到水边,看到了江水之美,才发现,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自己的身边,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在这样形形色色的写作中,学生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体现出了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尝试在写作后交流自己的作品,看看谁最有创意。

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韵律,了解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同时,学生还能尝试分辨各种不同文体的特点,思考不同文体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这样学生就能自主进行语文知识的建构,并在写作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

三、创作,加强应用

要想真正掌握古诗词的精髓,不是只靠背诵、理解就可以的,还要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创作古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了解古诗词的平仄、韵脚具有怎样的特点;其次,学生还要思考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设置;最后学生还要思考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独有的风格。久而久之,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掌握更扎实,也能更好地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

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将西湖比喻成了西施美女,展现出了西湖独特的自然风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浏览过什么名胜古迹,是否能围绕其展开写作,尝试创作写景类的诗歌。在学生写作前,首先要鼓励学生展开拓展阅读,阅读更多展现自然风光的古诗词,尝试总结一下这类诗歌的特点是什么。如有学生总结认为这类诗歌常常使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还有学生认为这类诗歌常常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在学生对创作的方法有了充分的理解后,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创作的活动。如有学生尝试描写庐山,用“云雾好似白纱衣,绿树如同长发垂”来形容山景,不仅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云雾和绿树,而且还将庐山拟人化,成了一位美丽的仙子,写得颇有韵味。

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创作的活动,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让学生从古诗词中提取出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提升文化自信。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常常只是让学生背诵、理解古诗词,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乏味,而且也缺乏新意,学生很难激发学习兴趣。若能将听说读写结合在一起,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创意教学方法,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古诗词探究中。

参考文献:

[1]全淑珍.论小学古诗词赏析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3)

[2]于伟丽.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小学语文
课堂的“生命”在于“活动”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