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学生宿舍互动空间的设计探究

2020-06-04 07:58王华秀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宿舍

王华秀

【摘要】当前,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是目前值得思考的内容,而这则离不开学生宿舍环境的改善与优化。从某一个角度分析,学生宿舍是学生休息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衡量学校综合实力的基础,当然在当前学生宿舍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睡觉、住宿,其使用功能有所扩大。对此,在新时期需要加强对学生宿舍互动空间的设计,使其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空间交往角度;学生宿舍;平面类型

1、高校学生宿舍的重要职能

众所周知,学生宿舍是新时期构建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基础,同时也是课堂的延伸,一般而言,在对学生宿舍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多加考虑,不仅要考虑最初的功能,即住宿功能,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生活行为的操作性加以了解,多角度分析,对学生社交以及学习的分析,以此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空间形式的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设计的有效性,而且也能够推动其发展。

除此之外,学生宿舍的功能比较多,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众所周知,集体生活经历在学生的成长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人生经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所以在新时期需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社交的探究,充分发挥出宿舍的作用与价值。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当学生在宿舍的时候可以沟通、交流,且还能沟通课堂知识,所以宿舍也被称之为第二课堂,也正是在这种交互的环境中,学生彼此之间能够形成观点、信念、品质等多方面的交流,在互补中建立成熟人格。所以笔者认为,在对学生宿舍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满足交往、学习、就寝这三个功能。

2、高校学生宿舍平面类型对交往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存在两方面的需求,分别是离群倾向与合群倾向,对此笔者认为,在宿舍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设计出两个部分,分别是社会外向空间、社会向心空间,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性格与心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内容上分析,在高等院校当中,学生宿舍主要包括四种形式。

2.1长廊式宿舍

长廊式宿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宿舍形式,起源于上個世纪末段,一般而言,在走廊的两侧有5间以上的宿舍间数,特别是对于北方而言,无论是通风还是采光都比较差,当然,走廊的两侧因为都是宿舍,所以人数比较多,来来往往容易产生噪音,严重干扰了室内环境,这种形式的宿舍只能满足学生就寝的要求,其他的功能并不健全。当然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高校纷纷对长廊式宿舍进行了改造,不仅完善了使用功能,而且也提高了宿舍就寝的效率,但是严格意义上分析,长廊式宿舍并不存在生活空间与学习空间的交叉,所以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2宾馆式宿舍

从理论上分析,宿舍是就寝的地方,无论是长廊式宿舍还是中廊式宿舍,均会将公用的厕所取消,将其设置在内部,并且还针对性的增书桌、书柜、阳台等,与客房相比有着类似,而这也被称之为宾馆式宿舍。与长廊式宿舍相比,宾馆式宿舍不仅改善了通风条件与采光条件,并且通过设置阳台能够进一步增添学生的乐趣,甚至在诸多高等院校还在相应的楼层当中设置活动室,为学生提供休闲设施,而这也被称之为娱乐交往空间。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分析都可以了解到,宾馆式宿舍与长廊式宿舍相比较得到了改善与优化,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在交往、学习、就寝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2.3单元式宿舍

单元式宿舍当中楼梯是主要的建筑结构,并且依据楼梯实现多组织连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武汉大学学生宿舍,一个楼梯为4组居室提供服务,并且每一组居室还划分为一个学习室与两个卧室,厕所与洗手间是公用的,这样一来可以将学生的空间与休息空间进行区分,不会产生干扰,学生就寝环境与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就目前而言,在高等院校学生宿舍建设设计当中,单元式宿舍属于重大突破,且根据调查与分析,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居住在这种宿舍之中。除此之外,从格局上进行分析,单元式宿舍与家庭住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卧室、浴室、客厅都是分开的,且在这种环境当中学生能够交流与沟通,即便是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能够保护学生的敏感心理。一般而言,单元式宿舍的面积在2-30平米之间,可容纳3-5个人,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针对性的设置休闲设施,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4短廊式宿舍

所谓的短廊式宿舍主要是指在走廊的两侧宿舍间数少于5间,其中短廊式宿舍也被称之为单元式宿舍,属于两组合或三组合的单元式宿舍,此外短廊式宿舍最大的优点便是卫生条件以及环境比较好,交往空间能够得到扩大。此外,从交往角度上分析,短廊式宿舍无论是宿舍的卫生条件、使用功能均得到了优化与改进。

3、拓展交往空间的策略

正如上文所言,学生宿舍是学生交往、学习、就寝的主要场所,具有多元性与多样化,其中,在没有增加使用面积的时候,要做好交往空间的拓展,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缓解用地紧张与经费紧张所带来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中笔者认为可以对屋顶、架空、外廊进行利用,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当然,在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学生的交往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种建筑之中,而且还延伸到了不同的宿舍楼之间,其交往范围得到扩大,对此在学生宿舍互动空间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其加以重视,要严格按照宿舍配置划分为多个组团,可以利用公共的服务设施或者绿地,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换言之,这种形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在不断设计过程当中还能形成层级式的多中心结构,不仅可以规划出组团用地,而且还能通过自然地形、道路、绿地实现联系,同时还可以采取极具灵活性的组合单元式宿舍,尽可能的应用拼接、错落的形式形成全新的布局,这样同样能够增强空间环境的灵活性,并且还能保证外部空间环境的开放性,让学生实现深层次交往。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只有保证宿舍平面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学生宿舍设计方面需要多角度分析与探索,做好调查工作,进一步拓展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1]赵伟峰,高雪松,王哲民.复式宿舍空间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学生宿舍为例[J].建筑学报,2015,03:84-88.

[2]万展志,段鑫.复合多功能的学生宿舍设计初探——以重庆某高校学生宿舍为例[J].华中建筑,2015,08:47-51.

[3]许蓓蕾,薛海霞,陈睿.高校学生宿舍的互动空间设计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3,06:39-43

[4]陈莉,余国威.高校学生宿舍布局的教育社会学分析——基于某地方高校的个案调查[J].大学(学术版),2013,07:25-33+10.

[5]林小玲.福建南部沿海高校宿舍交往空间现状浅析[J].福建建筑,2012,01:34-37

猜你喜欢
学生宿舍
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治理思考
浅议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
基于JSP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