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趣”微课程实施中的“小机动”

2020-06-04 09:48张莉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微课程

张莉

摘 要:在“课程游戏化”开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课程”俨然已成为幼儿园的一张名片,给每一所幼儿园都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园地处农村,物资丰富,利用蛋资源,开发“蛋趣”微课程,旨在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同时提高教师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

关键词:蛋趣; 微课程; 小机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089-001

本文主要围绕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蛋展开的一系列学习与实践活动。在各组内开展“蛋趣”课程活动时,课程组教师会根据课程实施的情况,利用一些“小机动”,比如通过家长开的绘本馆,社区管理的养殖厂和班级区域、环境等途径,让孩子在观察欣赏,感悟体验,动手操作中,真正感受“蛋趣”课程的魅力。

一、巧用家长资源,在绘本馆中初识

以小班幼儿为例,他们在“蛋趣”课程中主要以认识观察为主,认识鸡、鸭、鹅、鹌鹑、孔雀蛋等等,以及区分它们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等。在孩子刚开始接触课程内容时,缘分使然,小班组某个班级有一位叫果果的小朋友,孩子的家长在某个大型商场开了一家“悠贝亲子图书馆”,得天独厚的家长资源,为班级期初就成立的“蛋趣书屋”添砖加瓦。果果妈妈经常为班级带来许多表达特定情感和有特定主题的一些创新绘本,当课程中有关“蛋”的主题开展时,家长就会有所选择,在课程实施的那一阶段会带与主题相关的绘本,比如《鸡蛋快来呀》《鸡蛋哥哥》《一只奇特的蛋》《加油,鸡蛋哥哥》《我是一只孔雀蛋》《鹌鹑蛋宝宝》等适合小班年龄段阅读的绘本。同时,课程组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参观绘本馆,在真实的绘本馆中,一本本的课程绘本,帮助幼儿学习关于蛋的知识,从轻松愉悦的绘本馆场景中,获得对自然事物的初识和了解。

二、广用社区资源,在养殖场中感悟

到了中班,课程中会开展一些蛋的分类活动,在如何正确区分蛋类时,课程组教师也遇到了一些小插曲,“老师,你看,这是我的鸭蛋宝宝”“不对,你这个不是鸭蛋,哪有那么小的鸭蛋”“才不是呢,这个就是鸭蛋宝宝。”这是两个小朋友在分类时候的对话,原来还是有孩子对蛋不能正确区分。当然教师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对于班级中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怎样才能使他们轻松区分蛋的种类呢?课程组教师又坐下来讨论,觉得不仅要从生活中认识,还应增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菜场活动,通过参观菜场活动,让孩子们去认识菜场中的鸡鸭鹅等家禽,从而认识鸡鸭鹅家禽所生的蛋。

这样一来,印象会比较深刻,孩子们自然而然会记得住。在品尝咸蛋的时候,还发现了特别好玩的一幕,“周宝宝,鸡蛋是哪里来的?你知道吗?”顾宝宝问。“我当然知道,鸡蛋是母鸡生出来的。”周宝宝自豪地回答。“那母鸡又是哪里来的?”顾宝宝继续问,“母鸡从鸡蛋里出来的。”“那我给你一个鸡蛋,你让母鸡出来呀?”“我,我怎么让它出来呀,我也不知道它怎么出来的,我妈妈就告诉我鸡是从鸡蛋中出来的。”两个小家伙的一番争执让课程组教师发现了问题,虽然都知道鸡是从鸡蛋里出来的,但究竟是怎么出来的?以什么样的形式出来的?估计大部分小朋友都不知道。在课程组教师深思熟虑后,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和孩子商量后决定去亲眼看看“小鸡出壳”的整个过程。和社区养殖场协商后,带领孩子踏上参观之程,在养殖场中,小鸡们破壳而出的画面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同时也让他们感受了生命教育的意义。

三、善用园内资源,在环境当中提升

一位哲人曾说:“对孩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幼儿园环境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指南》中也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对于大班的孩子,能力方面高于小中班,他们进行课程活动的能力也相对高于小中班。大班课程组教师首先考虑利用环境去提升大班孩子建构课程的能力。

如大班组老师在园部的支持下创设户外饲养区,购买了孵蛋器,在班级中,开展了人从哪里来——鸡从哪里来的活动,进行了护蛋行动,每个幼儿为蛋宝宝制作蛋窝,在主题墙的统计表上每天进行记录统计。当然课程还可以渗透在主题墙和区域中,科学区中孩子进行一些科学小实验活动,如鸡蛋的沉浮、鸡蛋飞起来、鸡蛋变软了等活动,孩子通过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猜想和探索操作,学习尝试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建构区中进行蛋托毛球和蛋塔的建构,主要锻炼孩子小肌肉发展和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美工区中进行蛋壳彩绘、蛋壳组合、蛋壳拼贴画,也可变成玩具,如制作好玩的不倒翁等等,课程组教师巧妙地利用蛋壳可塑性较强的特点,让孩子进行蛋壳创意小制作,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同时也让孩子在创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综上所述,以上是我们根据“蛋趣”课程开展中的实际情况,采取的一些“小机动”。主要帮助幼儿锻炼探索思考能力,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增加幼儿对于生命的认知,能够根据动物诞生的过程对自身产生联想,产生敬畏生命、爱惜生命之情,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国教育部,2012(10)

猜你喜欢
微课程
创建物理微课教学模式,开拓多元有效教学途径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微课程”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