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2020-06-04 07:58李伟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保护层防水层施工现场

李伟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刷新,建筑高度较高的楼层均会因建筑功能或结构功能要求设置地下室,地下室的设置也可为整个建筑物提供嵌固端以确保建筑物结构整体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由于建筑物的地下室与地下水接触较多,因此在地下水压力的影响下建筑物地下室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一旦建筑物的地下室出现渗漏水现象,那么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展开全面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地下建筑的防水防潮,主要根据最高地下水位与建筑的地下室的标高来确定其防潮还是防水问题。通过运用密封技术以及密封材料来对地下建筑工程实施密封防水方面的施工,提升其地下防水成效,进而提升其地下建筑的构建品质。接下来,我们将对其相应的密封防水技术予以一定的剖析与介绍。

1、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1.1防水相关材料应具有抗腐蚀性和耐久性

由于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防水与屋面防水和外墙防水的差异很大,因此为了提高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地下工程的防水材料应具有抗腐蚀性、耐久性等特点,粘合剂也应具有较强的耐水性,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1.2施工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不合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不合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具体情况总结如下:①施工现场地下防水施工活动的不同工序之间衔接较差,导致混凝土浇筑不连续;②施工缝留设距离不满足施工组织方案的要求;③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板钢筋布置过密,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得不到有效的振捣和密实;④由于施工工期较紧,地下结构钢筋混凝土板的养护时间未达到标准时间;⑤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在进行地下防水施工之前未对施工人员做全面的技术交底或技术交底不全面。

1.3地下水位较高的考虑

如果施工企业遇到建筑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工期出现延长等情况时,施工单位也应留出足够的时间来确保地下防水施工的整体质量,最好不要在地下防水施工阶段赶工期。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地下防水施工中,在地板结构后浇带运用超前止水法比较适用,可确保底板防水层有较好的质量。

2、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2.1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表述如下:①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对施工队伍做详细的、全面的施工交底,将地下防水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注意事项等专业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表达;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重视地下防水施工活动,并综合分析施工现场各方因素制定全面且可靠的施工方案;③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对每一施工工序完成之后做验收工作,只有当上一工序验收合格之后方可开展下一工序;④加强对地下防水工程所用材料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特别是钢筋、混凝土、防水材料;⑤优选施工队伍,要求承担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不仅具备国家认可的施工资质,还应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与技术人员做细致的技术性沟通。

2.2科学配比

为应对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应力反应,在施工前,需根据设计要求、抗渗要求,结合材料种类,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合理的优化。通常来说,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所采用的防水混凝土,其水灰比需控制在0.55内,可通过向混凝土内掺加粉煤灰、减水剂、UHA复合膨胀防水剂的方式来控制水灰比,并在拌和的过程中尽可能控制拌和用水量,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以及抗渗能力。

2.3混凝土澆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质量多年来就是防水施工的重要保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其涉及的主要步骤为:首先要对杂物进行清理,进而使用清水保证模板的湿润,最后进行脱模剂涂刷。初步工作完成后,应运输混凝土。在运输混凝土时最好采用地面泵运输,混凝土分层均匀对称浇筑,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时间在四个小时以内。值得一提的是,必须要加强混凝土振捣管理,尽可能防止出现漏振的情况。为保证振动器的移动距离低于振动半径的二分之三,振捣施工应定距分层,为尽可能降低漏振的频率,振点应重新振捣至出现虚浆为止。

2.4注重防水施工细部环节

(1)合理进行施工缝的留设和后浇带处的施工。地下防水混凝土中,施工缝处是造成防水最薄弱的部位之一。施工缝的正确留设,能提高防水混凝土工程的结构质量。因此施工缝不能留置在底板上,墙体上只能留水平施工缝,不能留垂直施工缝。施工缝的断面应做成企口缝、钢板止水缝等。止水条应居中埋入墙体内,接头应严密并交圈设置。在下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能浇筑上部的防水混凝土。(2)及时做防水保护层。防水层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作保护层。顶板防水层上采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其厚度不应小于70mm,防水层采用单层卷材时,应在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隔离层。底板防水层上采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侧墙防水层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筑边填实)和铺抹30mm厚水泥砂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防水施工一直都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地下防水处理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在具体的地下工程施工中,应注重出现问题的原因、相关的预防工作,并积极总结施工经验与不足,不断改进施工工艺,确保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龙.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9(10):174-175.

[2]俞焘,翁力君,朱君,等.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8):46-47.

[3]顾素华.对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1):21-22.

[4]杨亮.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策略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14):175-176.

猜你喜欢
保护层防水层施工现场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钢筋保护层对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
爬底板采煤机在缓倾斜极薄保护层开采中的应用
浅谈防水层的设计与施工
危险重重的建筑工地
不锈钢屋面防水处理
室内装修时,防水施工为什么很少选用卷材?
谈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