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

2020-06-04 07:58汪建伟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汪建伟

【摘要】混凝土构件开裂是混凝土結构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之一,不同的裂缝情况会对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结构的整体安全。由于混凝土构件自身的材料特性及受力情况,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构件开裂通常难以完全避免。但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构件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引起混凝土构件开裂的主要因素,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开裂情况。同时,这也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确立质控意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严格遵照相关规范标准,加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及养护环节的质量管理,以将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协助施工单位获得预期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混凝土裂缝的危险,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最后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温度变化;控制措施

1、混凝土裂缝危害

当项目混凝土构件出现混凝土裂缝时,外界空气、水分等自然条件通过裂缝侵蚀混凝土构件内部,加剧裂缝在构件内部的发展,裂缝的数量、长度及宽度等均不断发展,从而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与刚性。在混凝土结构裂缝逐渐发展过程中,裂缝的位移轨迹主要是,沿着混凝土构件横截面的中心轴逐渐向上移动,导致混凝土项目的裂缝问题不断累计,构件的变形也会增加,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不断下降,给建筑物埋下了严重安全隐患。

同时,由于混凝土构件开裂及裂缝发展,构件中受力钢筋暴露于空气中,在自然条件的侵蚀下,引发钢筋锈蚀,导致了混凝土结构软化,即钢筋混凝土结构项目的整体强度下降。基于有限元理论分析可知,混凝土裂缝的发展及钢筋的锈蚀会导致建筑物整体结构安全强度下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也会降低。

若没有对其裂缝进行有效处理,会诱发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开发建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如混凝土开始出现小裂纹时,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起到足够重视,随着裂纹的逐步扩散,最终形成混凝土结构的贯穿裂缝、宽度较大裂缝时,此时混凝土项目的修复工作难度不仅增加,同时项目投资也会明显上升。工作人员开展返工不仅增加了项目成本,且影响到其他项目的施工效率。

2、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2.1 设计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当是引发施工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凝土结构是否符合工程实际建设需要,是否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约束因素进行了针对性设计,这些因素考虑不充分都会成为日后施工过程中的裂缝诱发因素。例如,同一项建筑工程不同的施工部位对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需求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缺乏对实际承受荷载的考虑,混凝土结构强度就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混凝土就会因承受过量的荷载而出现裂缝。

2.2 施工温差变化影响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因施工温差过大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较为常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外界自然环境的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混凝土自身的组成材料水泥会产生水化热、钢筋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范围较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随着温差的持续增大而增大,当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正常的受力范围时,裂缝由此产生。

2.3 施工材料不合理

组成混凝土各项基础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要根据实际施工项目的需要来确定,而混凝土的这些质量目标与各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及外加剂等,每一项材料的物理特性、性能指标及配比用量都必须满足工程实际建设需要。其中任何一项基础材料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增大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并且在水泥和石灰拌和过程中会形成少量硬化物质,影响水泥材料原有的配比,同时水分的快速蒸发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缩而出现细孔,这些细孔会随着混凝土的凝固而进一步收缩,导致该区域出现裂缝。

3、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3.1 沉陷裂缝的防治措施

地基的处理是其他各项施工开展的首要条件。所以在进行结构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建筑的地基进行全面的处理,确保地基的平整以及内部土层的紧实、均匀,并且可以承担设计方案中的压力。为了降低沉陷裂缝的出现概率,施工人员要在施工前就对地基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施工区域内部进行全面的排水设施建设、落实降水技术措施,防止出现因水分而造成的地基软化问题。同时,要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操作的时机及操作标准性,要在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应力均衡,防止由于沉降拉伸导致的结构裂缝出现。

3.2 强化温度控制工作效力

由于温度升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膨胀而出现温度裂缝、水分散失导致干缩裂缝等情况,因此混凝土施工必须做好有效的温度控制工作,要尽量避免在高热气候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施工,不得不在高温环境下施工也必须做好降温、保湿措施,尽量降低温度对混凝土整体性的影响。

3.3有力控制塑性裂缝

由于部分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原因是水分蒸发以及水泥材料的性质,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采用偏酸性的水泥材料,这样就能够利用其酸性来降低碱性例子的影响,控制塑性裂缝,并且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当注重对模板和基层的润湿工作,并且在其表面喷洒养护剂,从而降低裂缝现象出现的概率。

3.4 强化建筑中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规范性控制效力

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具有复杂性,并且各工序施工参数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在施工中还应做好各环节的施工技术管控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效果,有效降低裂缝问题发生率,要制定完善的混凝土施工质控措施制度,保证混凝土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优化混凝土结构抗裂能力。

为了有效处理混凝土裂缝,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施工管理时,需要严格执行裂缝控制技术,消除裂缝产生的诱发因素,提高混凝土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

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创建更多符合时代特色、适应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工程。然而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时有发生,它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病害,其产生原因与外界环境、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计原因等多个因素有关,因此裂缝控制技术的选择应用要具有针对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颜艺荣.试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四川水泥,2019,08:198.

[2]刘伟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4:60-61.

猜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裂缝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