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路径探析

2020-06-04 09:13郝聪聪陈训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相对贫困成因分析长效机制

郝聪聪 陈训波

摘要    相对贫困相对于绝对贫困来讲,治理难度更大,治理时间更长,治理任务更艰巨,必须建立标准化、系列化的行之有效的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本文介绍了贫困的概念,分析相对贫困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路径;成因分析

到2020年我国基本消灭了绝对贫困,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不等于消灭了贫困,自此,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就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面前。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19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比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了9 348万人,每年平均减少1 335.4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0.6%,比2012年的10.2%下降了9.6个百分点。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解决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追求幸福的基本问题,确保全国人民共同步入小康社会。在贫困居民摆脱贫困,获得足够的生产、生活保障之后,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不存在。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仅仅是我国反贫困战略取得的阶段性顺利,而建立解决社会范围内更加广泛的相对贫困问题将是我国反贫困的中心工作。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只有建立长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贫困人口和家庭实施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1    相对贫困的构成要素

1.1    相对贫困的发展具有运动变化的特性

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演进性,它是在多种内生动力与外生机制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向是由粗放向集约演进,并不断趋向于惠及更多人的民生福祉[1]。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日益扩张,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消费预期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无论社会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在一定的地区、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总会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和消费处于当地该社会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或生活消费水平之下。所以说,相对贫困具有运动变化的特性,而且将长期存在。

1.2    相对贫困的实质是收入分配具有不均衡的特性

居民财富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的。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着行业之间分配的失衡、资本与劳动力分配的失衡以及城乡之间分配的失衡等问题,特别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资本要素进入市场并参与分配获得不菲收入的同时,却还能使其常常获得政策红利[2]。由此,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常态的分配不平等,导致贫富分化严重,进而造成相对贫困的普遍存在。

1.3    相对贫困的表现具有主观判断的特性

一般说来,绝对贫困是客观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维持生存的必备基本物质条件,强调的是生存的需要和生命的延续;而相对贫困具有主观判断的特性,是一定社会内部相对于中等生活消费水平而言的贫困,强调的是社会成员间比较的结果,存在着设定的问题。实际操作时,通常将一定比例的人口确定在相对贫困的生活之中。世界银行认为收入水平只要低于平均收入1/3的就被视为相对贫困。欧盟则采用中位收入标准,认为只要收入水平位于中位收入的60%之下就统统划入相对贫困的行列[3]。

2    基本理论与主要启示

2.1    相对贫困的绝对性理论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任何社会、任何时间都没有固定统一的维持生存或健康的生活标准,人类生活消费需求必然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财富的积累密切联系。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与之相联系的相对贫困的内涵和外延也必将发生变化。

英国经济学家彼得·汤森认为,贫困不仅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缺乏,而是由于获得饮食、住房、娱乐和参与社会活动等诸方面的资源与其他人相比存在着被剥夺的感觉而相对缺乏,使其不能达到所处环境内的平均生活水平,而感受到有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之外的状态[4]。并利用相对遗缺的概念,提出了“遗缺指标法”来度量贫困[5]。所谓相对遗缺就是指个人认为自己应该获得的条件、享受的环境,被剥夺而没有得到或享受到的一种感受[6]。

由于相对贫困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它是以其他社会成员或者群体作为参照物所感受到的物质、环境、生活方式被剥夺的感受。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按五等份分组来看,20%的低收入户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 666.2元,占农村居民平均水平14 617元的25.08%,比2002年的33.89%,下降了8.81个百分点。同时,20%的低收入户2018年收入总额仅占农村居民收入总额的4.77%,比2002年的6.35%下降1.58个百分点。

因此,相对贫困的绝对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时,不但要注重物质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在资源配置、环境建设、生活方式等方面建立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消除个人在相互对比中形成相对遗缺的感受。

2.2    绝对贫困的相对性理论

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衡量绝对贫困的标准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時空,不同的学者、不同的研究目的所设定的衡量标准也会不尽相同。贝弗里奇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适当地确定人们维持生存需要什么是一个判断问题,对这一点的估计会随时间而变化,一般在一个进步的社区中,这种变化是向上发展的”[7]。贝弗里奇的观点充分体现了绝对贫困具有相对性。因此,该结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8]。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也指出,贫困的实质不是因为低下的收入,而是源于贫困的可行能力[9]。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研究中得到了逐步的扩展。对于个体而言,能力虽然是绝对的,但是获得收入和报酬的多少却是相对的;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发展就是人类能力的扩展和自由的增进[10]。由此可见,绝对贫困是由于个人绝对能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扩张和提高及自由增进的程度,进而获得基本生存必需品相对数量的状态。

因此,贫困标准的相对性和人类能力的绝对性,构筑了绝对贫困的相对性理论,这也提醒人们在建立解决相對贫困问题长效机制的实践中,不仅要解决资金扶持的问题,更要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包括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科学技术素质以及思想意识和理想观念,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

2.3    消除贫困的长期性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贫困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程度上的贫困问题肯定仍然会存在”[11]。相对贫困的的绝对性理论也说明了贫困必将长期存在,经济的发展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居民收入的水平无论达到何种程度,社会只要存在着不均衡的分配体系和不平等的分配政策,那么,相对贫困就一定会存在,从而也决定了消除贫困的长期性。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计算出2002—2018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均>0.4,并呈现出波动性上升的态势,2016年出现了峰值,为0.491,近2年虽有所下降,到2018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仍为0.442 6,比2002年的0.418 6上升了0.024。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分配差异处于警戒线以上。同时,从相关报道中了解到,以实验性的方法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领域研究的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由于研究成果提高了全球抗击贫困的能力,因而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到,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贫困的存在不仅具有相对性,还具有长期性。

由于贫困存在的普遍性和长期性,消除贫困也就必然长期相伴而存在。因此,消除贫困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建立健全消除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做好持久作战的战略准备。

3    相对贫困的成因分析

贫困的形成原因研究在学术界已经相当普遍,由于研究的方向不同,研究的成果也存在差异,但是,贫困的成因,可以总结为4个方面,分别是普遍性贫困、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12]。但是,这些成因研究基本上属于绝对贫困的范畴,而对于相对贫困的成因研究还较少。

相对贫困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很难解决的问题,它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各种原因又相互交错、相互作用,归纳起来无外乎所处自然环境的脆弱,家庭资本的缺乏、个人能力的缺陷和成员精神的缺位等方面。

3.1    生态贫困

所谓生态贫困,就是由于生态环境造成的灾害而导致部分人口生产、生活条件遭到破坏,从而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相对不足所形成 的相对贫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发展,自然界就会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和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如果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自然界又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会毁掉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生活环境。目前,自然环境比较脆弱,生态灾害发生相对比较频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2018年期间,平均每年发生地质灾害13 033.22次;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 648.69万hm2,占农作物平均播种面积的16.3%;平均每年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7 114.24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 911.59亿元。因此,生态灾难的发生是造成人类相对贫困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因素。

3.2    资本贫困

资本贫困是指由于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等资本缺乏,导致扩大再生产能力投入不足,在生产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相对处于低层次的发展和低速度的增长状况,进而形成的相对贫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推动人类财富拥有量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此进程中,虽然因为涓滴效应的作用,每个人的财富都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是资本具有代际传递的效应,由于每个群体亦或每个家庭拥有资本的差异较大,因而,贫富差距也会变得愈来愈明显[13]。皮凯迪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在100年的时间里,有资本的人财富翻了7番,是开始时的128倍,而整体经济规模只会比100年前大8倍[14]。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按五等份分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20%的低收入户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占高收入户的10.77%,比2002年的14.52%下降了3.75个百分点;而20%的高收入户2018年收入总额占农村居民收入总额的44.33%,比2002年的43.72%,上升了0.61个百分点。

3.3    能力贫困

能力贫困是指居民家庭成员由于教育、健康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生产上的经营成本增高,产出效益偏低;生活上健康投入上升,生存质量下降;择业上分工限制增多,就业渠道狭窄,造成收入的相对低下和生活成本的相对增加,从而出现的相对贫困。人的能力不仅包括受教育的程度、掌握科学技术的水平,还包括个人的体质、身心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也决定了个体在生产活动中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多少,更决定了其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能力的缺陷必然导致低技术水平和低生产收益、高强度劳动和高生活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相对贫困的概率。刘小燕[15]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通过农村劳动力就业、自然环境、医疗、教育等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强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就业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强,其后依次为自然环境、教育、医疗。

3.4    精神贫困

精神贫困是指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价值、追求等方面观念和水平落后于社会,在思想、行动中缺乏生产和生活的精神动力以及脚踏实际的实践能力,从而陷入相对贫困的生活状态[16]。精神贫困的实质说到底就是勤劳节俭、自立自强和荣辱观念的缺失,存在着“听天由命”的思想,形成了因为懒惰而贫穷,因贫穷而“等靠要”,因坐享其成而道德沦陷的恶性循环。同时,必须关注的是贫困文化的观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由于贫困文化具有较强的代际传递效应,使许多贫困人口的思想处于极度保守的状态,他们一直安于现状,对生活状况不愿做出任何的改变,而且更厌恶风险,因而常常出现行为失当的行为。行为失当一般人都会存在,但在相对贫困的人口当中这种行为特征会更加明显。因此,精神贫困在致贫的因素中具有顽固性和承延性。

4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4.1    建立相对贫困的量化识别评价机制

要消除相对贫困,建立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量化识别评价长效机制是基础和出发点。鉴于相对贫困的绝对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建立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识别评价机制,以收入水平为基准,以贫困成因为前提,以成员综合结构为立足点,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建立立体型、多维因素考量、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相对贫困识别系统,精准识别不同地区的相对贫困人口和家庭。在此基础上,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健全消除相对贫困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以催生内在发展动力为重点,全面提升脱贫减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2    建立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机制

要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提高贫困农户和人员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必须建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延伸农村产业链条是保障,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村生产的装备水平建设是关键,不断提高农村劳动生产效率;推行适度土地规模经营是手段,进一步创新生产模式;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是抓手,增强集体经济的帮扶实力。在不断强化农村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还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出行方便、居住舒适的美丽生存环境。

4.3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生存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从根本上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就必须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化、一体化为前提,以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疾有所医为目标。现阶段,要以补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短板为重点,强化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从根本上保障相对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平。面向未来,要以全国一盘棋为出发点,以城乡一体化为立足点,以体系多元化为支撑点,建立健全资金统筹、标准统一、城乡均等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

4.4    建立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机制

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资本因素、资源因素和文化因素在贫困的代际传递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建立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机制,就必须做好以下诸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强化农村职业培训教育,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次,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农村居民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再次,抓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消除贫困文化的滋生土壤。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宣传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开展示范引路,营建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采取规则干预的措施,激发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构建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社会安全网络和长效机制。

5    结语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解决贫困问题更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利用中国智慧、采取中国方案基本消灭了绝对贫困。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相对贫困具有绝对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它比绝对贫困的治理难度更大、时间更长、任务更艰巨。只有在全面认识相对贫困的特征、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贫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    参考文献

[1] 雷国雄,李声明.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性与一般演进规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26(6):1-7.

[2] 肖永梅,羊海燕.基尼系数的经济法应对[J].现代商业,2019(32):21-23.

[3] 李永友,沈坤榮.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11):14-26.

[4] TOWNSEND P.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5] 唐钧.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J].社会学研究,1997(2):62-73.

[6] 黄开腾,张丽芬.从贫困类型划分看精准扶贫分类扶持的政策调整[J].山东社会科学,2018(3):74-80.

[7] 阿尔柯克.认识贫困[M].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93.

[8] 王大超,张远军.转型期中国社会贫困问题的类型判断[J].经济纵横,2002(5):21-24.

[9]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 王艳萍.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27-32.

[11]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央办公厅通讯,2015(12):2-23.

[12] 张鲜华.甘肃省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可行路径选择[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33(1):103-109.

[13] 何帆,罗知.围绕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的争论[J].国际经济评论,2014(6):41-57.

[14] 白彦锋,乔路.“皮凯蒂税”:世界收入差距趋势研判与我国的政策选择[J].财经论丛,2016(5):20-27.

[15] 刘小燕.云南省农村贫困影响因素分析与扶贫对策建议[J].文山学院学报,2019,32(6):63-66.

[16] 孟凡平.物质贫困人口之精神贫困的伦理学分析[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5):57-62.

猜你喜欢
相对贫困成因分析长效机制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改革以来中国贫困指数的测度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