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巡礼(一)

2020-06-05 02:14
党史纵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前委渡江战役纪念馆

编者按:安徽是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之一,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安徽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东南局和中原局所在地,华中敌后抗日的重要战场和新四军的指挥中心;安徽是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无数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无畏,在安徽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矗立起一座座巍峨的丰碑,留下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这些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见证,是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是对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历史资源。从2010年以来,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院(室)分4批评选出了48个“全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充分挖掘这些革命遗址与纪念场馆中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和蕴含的革命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受到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深入的文化熏陶,这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辟专栏,把这48个“全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的情况逐一介绍给广大读者。

渡江战役纪念馆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又一次伟大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0日20时发起,至6月2日止,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划江而治”的阴谋,宣告了蒋介石集团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谱写了人类正义战争史上的又一恢弘乐章。

安徽是渡江战役指挥中心所在地。早在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安徽萧县蔡洼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渡江作战计划,1949年2月淮海战役总前委转为渡江战役总前委。1949年3月22日,总前委移驻蚌埠郊区燕山乡孙家圩子,在这里制订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总前委移驻肥东瑶岗后,指挥了整个渡江战役。

安徽又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百万雄师横渡的千里江面,皖江就占了800里。皖北地区党政军民齐心协力,筹备粮草,组织民工,抢修交通,征集船只,全力以赴支援渡江作战;皖南人民和游击队全面出击,配合解放军歼灭残敌,占领城镇,控制交通,断敌退路或迟滞敌人的行动,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纪念渡江战役的胜利,缅怀、追悼那些在渡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先烈,1997年底,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呈报了《关于要求建立渡江战役纪念馆的请示》。1998年6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辦公厅函复安徽省,同意在合肥建立渡江战役纪念馆。2004年9月22日,安徽省委常委会专题讨论建馆事宜。2009年8月12日渡江战役纪念馆正式开工,2012年11月28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滨湖新区最南端,面向800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规划用地22万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为五角星胜利塔、“五前委”雕塑和纪念馆主体建筑。纪念馆主体建筑犹如两艘横渡长江的战舰,彰显了我军乘风破浪的飒爽英姿。纪念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馆内以基本展陈“百万雄师过大江”为主线,共展出珍贵历史照片、文物、油画、雕塑2500余件。

渡江战役纪念馆开馆8年来,以其独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和红色革命题材展览,吸引了各级领导、学校、青少年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接待观众超过800万人次,平均每年接待量110余万。刘延东、许其亮、孟建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时任南京军区政委郑卫平中将等军区领导相继到馆参观,并给予好评。

猜你喜欢
前委渡江战役纪念馆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陈毅、毛泽东与古田会议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瑶岗:见证指挥渡江战役的那些日子
舒同与渡江战役
元末明初渡江之战与太平文人群体的崛起
渡江战役精神探议
南昌起义军事领导指挥机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