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践初心

2020-06-05 13:07李胜基
共产党员·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锡伯族民族团结稻田

李胜基

开拓创新,用智慧汗水打造大美稻田画;持之以恒,用担当奉献践行民族团结使命。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他将“一粒米的故事”演绎得异彩纷呈;他是一个锡伯族农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懈奋斗。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乾隆年间,清廷调派英勇善战并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的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共计3000余人,经过15个月的艰苦跋涉,西迁至新疆的伊犁地区屯垦戍边,这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的一大壮举。

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原兴隆台锡伯族镇)就是西迁的起点。如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这里,因为这里有着世界最大稻田画基地、“中国最美田园”、国内极具特色的休闲与旅游示范点——“稻梦空间”。它的建设者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打造“新传奇”的锡伯族农民,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者,他叫张爱忠,现任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绘就丰收美画卷

从一粒种子变成白晶晶、香喷喷的米饭,历经春播、夏锄、秋收、脱粒、装袋、运输等漫长过程,每一粒米都有着成长和奉献的故事。张爱忠也是一样。

沈北新区是远近闻名的稻米之乡,张爱忠20岁时就开始经营稻米加工,很快便将小加工厂发展成为年加工优质大米10万吨的大企业。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蝶变”。但张爱忠并不满足,“作为锡伯族的后代、地道的沈阳人,我爱家乡,更要把家乡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发扬光大。我要建更大的生产基地,种出更好的大米,创造更响亮的稻米品牌”。

“田间小路上,蔚蓝天空下,稻浪涌动,满目金黄;稻香扑鼻,沁人心脾。”这可能是很多人脑海中想象出来的美妙场景,而张爱忠则将其变成了现实。

“我理解的农业,不光是食物,还要好看、好玩,有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在沈北新区政府的引荐下,张爱忠与稻田画结缘,再次找到了事业发展的契机。2012年,张爱忠倾其所有,起早贪黑带头干,从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院所,乃至日本、意大利等水稻种植地引进彩色稻种进行杂交培育,利用数字定位技术,人工控制稻秧株高,让图案呈现出凹凸有致的立体感,在广袤的稻田中打造出神奇美丽的稻田画……仅用3年时间,占地1500亩的集绿色生态种植、生产加工、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稻梦空间”就横空出世了。

当稻田与创意结合,当产业与文化相融,“稻梦空间”立即成为各地游客青睐的“打卡地”、沈阳的新地标和东北地区休闲农业的“新名片”,年接待游客数量达20余万人次。以2019年为例,“稻梦空间”策划推出了“我爱你中国”大型主题稻田画卷,尽情赞颂伟大祖国、讴歌美好新时代。

经过多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稻梦空间”现已拥有稻田画制作的核心技术,引领国内同类项目发展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向十几个省份输出稻田画制作技术。园区内还设有减免租金的“农业创客”示范基地,让近百位创业者拥有实现梦想的平台。多年来,张爱忠带领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先后组织实施食味品种培育、稻田养殖等项目,并向科技型公司转变,目前年接待研学游学者1万余人次。

如果说“稻田画”是张爱忠的创意之作,那么带领农民获得丰收、种出好大米才是他的初衷与目的。“能带领农民群众致富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使命。”这是张爱忠常说的一句话。自公司成立以来,“稻梦空间”采取与当地农民合作经营模式,由农民自己严格按照绿色种植标准规范种植,统一稻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割,公司按照约定的市场保护价统一收购符合“绿色标准”的水稻,在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大米的同时,惠及周边1000多户农民。

创业之初,张爱忠着实吃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数不清的苦:为了事业倾其所有,却几次跌入“谷底”;夏季南方潮湿,客商购买的大米发霉了,他火速赶到现场,主动承担损失;“稻梦空间”初建时,道路、水渠、配套设施等均没有完整的图纸,只能边干边学边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了节约资金,自己挖沟、建房、砌坡、铺设管道电线,没日没夜地苦干在施工现场。“他身上有着锡伯族人特有的坚毅与果敢,精力和體力超常,思维是跳跃式的。最值得大家佩服的地方就是——他的眼光总是瞄向前方、远方,把事业干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一名员工这样评价张爱忠。

民族团结一家亲

2019年9月24日,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在“稻梦空间”组织多民族群众参加了“民族一家亲、奋进新时代——辽宁省各族群众喜迎国庆70周年大联欢”活动。在活动现场接受采访时,张爱忠说:“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而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我作为一个锡伯族农民,要为这个‘良性循环尽己所能地添砖加瓦,永远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

2019年,张爱忠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代表,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他感言道:“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我激动得几次流下热泪,深刻体会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含义。我坚信,只要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创业者,我一定会坚守初心、践行初心,发自内心地听党话、跟党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张爱忠特别喜欢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这句诗,并将其铭刻在心里。正是源于对党和家乡故土的热爱,张爱忠把满腔热忱和全部心血洒向绿海稻田、父老乡亲,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早在15年前,张爱忠就为兴隆台村(现为兴隆台社区)出资安装了路灯,还负责交路灯电费,引来邻村众多村民羡慕的目光;主动为种植大户融资,关心帮扶困难群众,为低保户办理“副食补助卡”,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鼓励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致富;长年资助兴隆台锡伯族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困难学生,资助学校开展射箭等学习科目;在改善村屯环境卫生方面,主动献计献策出资……“即使在事业低谷期,哪怕在资金运转出现问题时,我也从未改变过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的初心。”张爱忠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稻梦空间在营业期间共组织40多场‘我爱你中国快闪活动,游客累计参与人数达8万多人次,我每次都热泪盈眶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与大家高唱《我爱你,中国》。过去的辛酸苦累,瞬间在歌声中化为乌有。”

在田野中大展拳脚,让农民备受鼓舞,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正是本着这一原则,张爱忠带领群众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务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新点子”层出不穷。张爱忠表示,下一步,他将和公司全体职工、各民族同胞一道,不断加深“农旅融合”,把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再拓实拓宽拓远,带动更多的群众过上更加幸福和谐的好日子。

猜你喜欢
锡伯族民族团结稻田
稻田摸鱼记
民族团结之歌
稻田里的写真
论西迁入疆后的锡伯族散文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锡伯族“贝伦舞”的舞目与词义辨析
跨域反哺中的锡伯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以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为个案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