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

2020-06-05 12:47李玉侠
中国民商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思路经济发展

李玉侠

摘 要: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明确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建设瓶颈,找到突破口,改进方法,创新理念。文章基于贫困地区经济建设新路径展开论述,分析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解决办法和策略,为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创新思路

探索农村地区经济建设路径必须结合当地现状,综合考量经济决策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这是因为农村贫困地区人才少、可利用资源有限,如果不能做到人才其才,物尽其用,不仅会影响整体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进度,还会偏离预期经济发展目标。现阶段,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内外因素,相关决策和经必须立足实际,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引导农村地区经济正向、平稳、快速发展。

一、新时代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现状问题特征

(一)从主观层面分析

从农民的个体因素分析,随着城乡二元化的打破,农村地区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大批涌向城市发展,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低,劳动技术差,仅凭自身体能做些流水线工作,虽得到了现实收入,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他们自身的发展,同时,他们常年离乡背井,家中的耕地,交给老弱父辈粗放经营,导致农业收入偏低;孩子在家上学,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与教育,造成农村学子成才率偏低。

从贫困群体分析,近几年来,虽国家对扶贫工作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但扶贫措施单一、克板,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从农村中小企业分析,农村中小企业分散、独立经营的意識根深蒂固,在生产上投入大,在供销上投入不足,不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理念,往往造成生产不对路或滞销现象,应对市场风险差。

从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分析,村干部更换频繁,村书记当选的目标是争脸面,谋个人利益,根本没有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思想理念,两委班子没有凝集力和战斗力。乡镇干部,工作环境差,事务杂,负荷大,待遇低,工作效率低。

(二)从客观层面分析

从农业自身的性质分析,农业本身是生物性生产,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影响大,风险高,投入大,回报率低。

从经营模式分析,贫困地区农业,仍是一麦一稻传统式经营,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的技术含量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从社会的层面分析,基层民生事业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等服务型项目水平不高,公共设施严重缺位。外部环境发展缓慢,当地的人才留不住,外部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引不进来,不能形成开放式经营。特别是教育落后,对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致命的障碍。

二、新时代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思路

(一)转变发展理念,激发内在动力。

人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理念,首先要转变人的发展理念。政府要加大优惠政策,引导年富力强的农村劳动力,充分利用他们手中的先进技术、积累的资金及广泛的人脉,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做到务农,增收、教育子女和照顾老人四不误。其次,针对贫困人群找出他们致贫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帮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脱贫措施,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参加劳动,打破他们等靠要的思想。再次,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村支部书记当选,采取公开讲演的方式,并签定履责承诺书,给他们一定实习期,用选前承诺,实习间兑现的方式确认任职条件,激发他们为民办实事、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决心。最后,对乡镇干部,用多重激励的办法,鼓励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比如提高工资待遇,提高偏远乡镇补贴标准、加大年终考核力度,优先考虑基层工作人员提拔重用等方式,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和动力。对中、小企业。政府在税收、财政补贴、三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在市场信息,技术培训及推广、带货销售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引导中、小企业有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经营理念经营,提高他们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转变经营模式,调整产业结构。

现价段,贫困农村的经营模式单一、分散,,远远不能适应现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首先要转变人的思想理念,如加快土地流转,把分散的土地、水面、荒滩、森地等资源流转到有技术、有资本、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手里。使零散的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在加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市场理念。在保证粮食稳定生产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把传统的种植业转向经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蛋禽类加工业。打造特色产业,如着力提高稻田养虾、高端水产品、优质葡萄、无公害瓜果蔬菜农产品,绿色环保深加工农产品,优质家畜家禽产成品。壮大龙头企业,增加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从而整体推动三农经济的全方位发展。

(三)加大财政投入,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农业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由于农业自身的特质,决定农业又是弱质产业,无法与二、三产业抗衡。这就要求国家财政加大农业投资,如政府在公共设施,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环境整治,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用产业引进项目,用项目推动产业。用优美的外部环境,优质的政府服务、优惠的财政政策,促进农业领域有人想干事、干成事。内因有动力,外部有保障,从而实现贫困地区的农业经济稳定、快速、高效地发展。

三、结语

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在于发挥农村地区人群的内在动力,充分利用自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强化经济效益与生产力的协调发展,在保证农民切身利益为前提,加快农村企业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同时,政府做好引导、服务和资金支持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提供政策保障。

猜你喜欢
创新思路经济发展
浅析服饰品设计中编织艺术的有效运用及创新
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意识研究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
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创新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