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63211”构筑致富密码

2020-06-07 07:21代鑫
当代贵州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农业产业生猪

代鑫

余庆县把农村产业革命与脱贫攻坚、主题教育等结合起来,突出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样板示范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纵深推进。

2019年的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和往年有些不同。入冬以来,满溪大坝告别往年的寂静、闲适,两台拖拉机轰隆隆来回穿梭田间,翻地、起垄,当地村民顺着农机的轨迹,施肥、播种、覆土,一派繁忙景象。

现年60多岁的李德希老人是个勤快人,种了一辈子地的她总是闲不住,每天准时到满溪坝区务工。只见她一边沿着延伸的土埂手脚麻利地施肥,一边与共同劳作的村民有说有笑,脸上代表岁月的皱纹总是弯曲呈现出一个略显夸张的弧度,笑靥如花。

“在家就是烤火,没事来田坝打工,全是手上的活儿,一天也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再说和大伙儿说说笑笑,心里也欢喜得很。”李德希说。

李德希老人儿女在外,常年独居,家里的2亩多田地几近荒芜。老人毫不犹豫将田地全部流转,光流转费就收入了3000余元。

“我们每亩土地的流转费是1500元,几乎是余庆其他地方的2至3倍甚至更多,同时为照顾当地群众的务工需求,优先考虑土地流转农户到田地务工。”贵州满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田春春说。

公司敢于支付如此高额流转费的自信,来自机械化设备的运用、缠线直播大葱种植新技术等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创新。

据田春春介绍,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一天就能种植大葱20亩左右,预计亩产上万斤,极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种植效率和产量。

余庆县以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体打造样板示范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打造样板示范田

满溪村坝区面积1260.2亩,该村立足资源禀赋和当地特色,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用现代科学种植技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600余亩核心区域的大葱种植已基本完成。

满溪大坝发展大葱产业,是余庆县实施农村产业革命,推进全县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以来,余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产业革命与脱贫攻坚、主题教育等结合起来,突出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样板示范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纵深推进。

余庆县共有坝区22个,面积3.9万亩。传统坝区产业都是以户为单位,小规模进行农业生产,无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

为切实改变传统坝区农业生产方式,余庆县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示范引导、稳妥推进的要求,对22个坝区推行“坝长制”。

按照“一坝一策、一坝一品”的思路,推行“一案两员三长”机制,每个坝区有一个方案、两个管护员、配强坝长、副坝长、秘书长,把责任落实到人。由县级领导干部担任坝长,乡镇一把手担任副坝长,村支部书记担任秘书长。

同时,通过深入开展“百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和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全程指导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的生产技术、优质高产高效目标、坝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产品加工销售等过程,实现坝区人才技术服务全覆盖。

如今的乌杨坝区,通过荷+虾、荷+鱼立体发展水生蔬菜种植、生态水产养殖,形成了一个集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每亩产值从以前的3000元飙升至1.5万元以上。

探索发展新路子

推动农村产业革命,选准产业是关键。余庆县委、县政府党员干部组队深入余庆乡村,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找差距查短板、厘思路补弱项,最终明确以生猪、茶叶、果蔬、花椒、生态水产5大产业为主导的“63211”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63211”是余庆县根据县域具体情况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而制定的产业发展思路,即60万头生猪、30万亩茶、20万亩果蔬、10万亩花椒、1万吨生态水产。

紧扣主导产业发展思路,余庆县立足山地特色建设基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着力构建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强县,走出了一条适合余庆山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新路。

在现有出栏40万头生猪能力基础上,通过3年努力,到2023年底实现全县年出栏生猪60万头,生猪产业综合年产值16亿元,创建全省生猪规模养殖大县。

在管护好现有18.2万亩茶园的基础上,到2025年,实现全县茶园面积30万亩以上,茶叶产量达4.5万吨,产值达18亿元,综合产值达35亿元,打造贵州“干净茶”第一品牌县、“余庆苦丁茶”全国知名品牌。

2019年以来,余庆县改造精品水果2万亩,发展优质蔬菜4万亩。目前,全县果蔬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综合产值8亿元以上。

以敖溪镇为中心,发展花椒种植,到2022年全县种植花椒面积达10万亩,建设产业示范园区4个以上,创建余庆特色名优花椒产品品牌。

龙头带动促增收

余庆县隶属乌江流域内,境内山塘水库400余座,总库容65.86亿立方米。以零网箱·生态鱼为目标,依托全县优势水域资源,到2022年实现生态渔业产量1万吨以上,产值1.5亿元以上,将余庆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渔业发展示范县。

结合全县农村产业总体规划布局,余庆县拟定《余庆县农村产业革命生猪产业、茶产业、果蔬产业、花椒产业、生态水产发展工作方案》。围绕坝区高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定位协调推进5大主导产业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多举措、细措施促进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

余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余庆县以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体,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在于有效对接农民群众的持续发展能力。余庆通过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学习、共建、共享农村产业革命,“授人以渔”,打通了农村产业革命真正取得实效和让农民群众受益的“最后一公里”。

“我要上班去了。”在关兴镇关兴社区,王以彩早早地出了门。全家5亩田土全部流转给了社区茶苗培育基地,自己则到基地务工,俨然成为一个上班族。

而在白泥镇迎春村,杨秀丙正在打理他承租的10亩育苗基地,预计亩产10万余株,总收入可达60万元。“还是种茶好啊,市面上茶苗需求量大、行情好。”杨秀丙望着满园的茶苗信心满满。

为切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进一步促进群众脱贫致富,余庆县紧紧围绕抓龙头、带农户、促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龙头示范、基地示范、能人示范作用,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五位一体的利益联结经营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惠农富农,推动余庆农业产品泉涌出山。

“余庆作为农业县,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过程中,以‘63211’产业发展布局为突破,想方设法打造现代农业,让农业产业有看头、科学种植有说头、经营收入有算头、农村群众有赚头。”余庆县委书记令狐绍辉说。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农业产业生猪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规划落地,人工智能驱动“产业革命”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农业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契合度分析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国务院副总理首提物联网强调“四个关系,五个着力”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