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家庭肺康复对80 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2020-06-08 07:54芮萌韩文杰张超方庭正田海涛支晨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督导家属康复

芮萌,韩文杰,张超,方庭正,田海涛,支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干部呼吸科,北京 10004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1-2]。肺康复是以运动训练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措施,旨在最大程度改善患者整体功能状态,是COPD 稳定期最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式[3-4],康复效果与患者依从性直接相关。高龄COPD 患者面临多样化功能障碍,研究显示年龄≥80 岁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5],因为身心长期受扰,自理能力降低,依从性较差[6],患者能否安心治疗与家庭支持密不可分,而督导可以及时跟进、监测患者病情,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是保障运动训练连续性的有效途径。本文以80岁作为筛选下线,结合个体化的肺康复方案,探讨督导家庭肺康复对COPD 的治疗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在我院正常出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 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 例,女15 例;年龄范围80~89 岁,年龄(83.5 ±4.9)岁。将患者按照住院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25 例,女7 例;年龄(83.8 ±6.3)岁;确诊COPD(11.0 ±4.1)年。康复组35 例,其中男27 例,女8 例;年龄(82.8 ±7.2)岁;确诊COPD(12 ±2.9)年。由医护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共同讨论设计问卷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和规范的肺康复训练方法,尽量避免由于不同督导者实施过程中引起的偏倚。督导前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过去1 年秋冬季节急性加重或住院次数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在80岁以上;(2)符合COPD 诊断标准,且病情稳定1 个月以上;(3)戒烟半年以上;(4)能配合适当运动指导和问卷调查。(5)无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或者精神异常者;(6)患者和(或)家属能接受电话、微信等随访。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等疾病,不能配合锻炼患者;(2)因肺癌、肺间质病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非COPD 疾病而致的慢性咳喘患者。

1.3 方法

1.3.1 健康教育方案 督导人员首先与患者及家属面谈,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对两组COPD 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包括COPD 常规用药指导,如何预防识别COPD 急性加重,急性加重时如何紧急处理、及时就医,如何进行有效胸部叩击、促进排痰,保证营养摄入,正确的家庭氧疗等。对所有患者健康状况进行基线评估,包括既往史、主要症状和体征、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焦虑及抑郁情绪等。随后4 周电话随访每周1 次,5 周后2 周1次,3 月后每月1 次,直到6 个月止。了解患者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2 周的居家督导肺康复训练,强调肺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消除坚持训练的顾虑,使其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坚持训练,保证训练的有效性。根据健康状况基线评估结果制定训练内容和干预方式,每次电话随访时动态了解患者康复计划完成情况,必要时微信视频指导,适时调整训练方案,提高治疗依从性。

1.3.2 肺康复训练内容 ①步行:每周3~5 次,步速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而定,步行时适当摆动双臂,以出现轻度气急、气促为适宜指征,以外周血氧饱和度≥88%对运动进行限制,中间可以适当歇息,每次20~30 min,能力允许可逐步延长时间至60 min。②腹式呼吸:选择合适体位(仰卧、半卧或立位均可),完全放松状态,左右手分别置于前胸和腹部,吸气时腹部缓缓隆起,呼气时腹部下沉,手稍加压力;或将手按压在剑突下两侧,呼气末收缩腹部的同时挤压上腹部或两侧下胸部,吸气时慢慢将下胸部和腹部隆起。如此反复练习,每日2 次,每次10~15 min。③缩唇呼吸:通过鼻腔缓慢深吸气至无法吸入,屏气3 s,缩唇缓慢呼气,不必用力将肺排空。每日2~3 次,每次10~15 min。选择舒适、温暖的环境,精神状态良好时进行训练,训练时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必要时可随时吸入氧气。

1.4 评估指标 干预前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过去1 年急性加重次数等一般资料,利用COPD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6 分钟步行距离(6MW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焦虑及抑郁情况。干预6 个月后再次利用CAT、mMRC、6MWD、SAS 及SDS 等量表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使用中华高智统计软件(CHISS)处理。观测资料主要是定量数据,均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差异行成组t 检验,组内差异行配对t 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差异行Wilcoxon 秩和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急性加重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过去1 年秋冬季节急性加重与住院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随访正值秋冬季时,两组急性加重与住院次数均明显减少,康复组减少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COPD 病情干预前后急性加重的比较()

表1 两组COPD 病情干预前后急性加重的比较()

注:COPD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表同

2.2 两组干预前后CAT、mMRC、6MWD、SAS、SDS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CAT、mMRC、6MWD、SAS、SD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6 个月后两组CAT、mMRC、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减少(P <0.05),6MWD 较干预前增加(P <0.05)。干预后两组相比:康复组6MWD 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4 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康复组生活质量、呼吸困难、运动耐力、焦虑及抑郁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肺康复是在全面评估后给予患者的个体化综合干预措施[7]。本研究初期健康宣教时,患者及家属对COPD 药物治疗比较了解,但对肺康复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亦存在畏惧心理,担心80 多岁的老人多病共存,肺功能检查都难以完成,康复可能加剧病情。对此,本研究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及肺康复基础知识的认知,帮助理解并掌握运动训练的正确方法和节能(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技巧,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进而主动参与整个照护过程,使患者治疗全程都能得到身心支持。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沟通、再评估,通过鼓励、适时调整计划等措施提高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8]。在为期12 周的督导训练以及后续随访中我们的患者依从性良好,无一例中途退出。对照组没有参与运动训练,但在健康教育指导下,不仅呼吸困难、焦虑、抑郁、运动耐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亦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9]。健康教育应是所有COPD 患者有效治疗管理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基础,在所有肺康复方案中占77%~100%[5]。目前肺康复运动方案尚未标准化,指南将下肢有氧锻炼作为COPD 康复的必需内容,推荐等级为1A 级[10],形式有多种,而步行是增加体力活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11]。COPD 患者常存在膈肌运动障碍[12],移动范围受限,转用浅而快的胸式呼吸,为改善呼吸困难,需要重建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尤其对于没有足够运动能力进行耐力或力量训练的患者,例如老年COPD 患者,呼吸肌训练将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肺康复方式,并且训练计划至少8~12 周,持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13]。为此,我们结合80 岁以上COPD 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充分评估患者运动和活动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了步行结合呼吸肌锻炼的肺康复处方,并根据患者能力进行个体化调整。训练中始终强调家属的照护和量力而行的理念,关注患者症状,以外周血氧饱和度≥88%对运动进行限制。12 周训练后随访6 个月,患者6 分钟步行距离显著延长,运动耐力增强,CAT、mMRC、SAS 及SDS 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困难、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为突出,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减少也更为明显。康复训练不仅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最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在调整心理、改善认知和行为、增强自信心方面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14]。

表2 两组COPD 患者干预前后CAT、mMRC、SAS、SDS、6MWD 的比较()

表2 两组COPD 患者干预前后CAT、mMRC、SAS、SDS、6MWD 的比较()

注:CAT 为COPD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mMRC 为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6MWD 为6 min 步行距离;SAS为焦虑自评量表;SDS 为抑郁自评量表

综上所述,高龄COPD 患者弱能和残障的问题更为突出,肺康复尤为重要。遵循动态评估和个体化的原则,督导家庭肺康复安全有效、经济可行、依从性高,不仅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在增加运动耐力方面优势更为突出,对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有限,结果可能有一定偏差。肺康复带来的益处有一定时效性,在结束后6~12个月会逐渐消退[9,15]。如何促进患者形成长期的有益健康的行为习惯,维持肺康复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督导家属康复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