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2020-06-08 07:54张潇马腾霄胡佩刘韵涵邢梦珂李若潮郑丽霞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年资高龄液体

张潇 ,马腾霄,胡佩,刘韵涵,邢梦珂,李若潮,郑丽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a 神经内科一病区,b 消化内科一病区,c 神经内科三病区,北京 10085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可以长期留置且不易损伤血管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1]。高龄患者长期患有多种疾病,机体功能减退,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极易造成血管损伤[2]。脑卒中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多伴有周围循环病变,病情复杂、病程迁延[3],维持良好的静脉通道具有重要意义。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4]。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收集了在2019 年6月至2020 年2 月我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实施留置针输液治疗的高龄脑卒中患者84 例,探究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以进一步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于2019 年6 月至2020 年2 月间收治的实施留置针输液治疗的高龄脑卒中患者84 例。对患者脑卒中类型、是否卧床、穿刺部位、是否输入高渗性液体以及护士年资等资料做回顾分析,患者全部为男性,其他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性,均无静脉穿刺禁忌证、精神病史及其他不配合情况。84 例年龄范围81~98 岁,年龄(90.24 ±4.32) 岁,留置时间为4~12 d,留置时间(7.77 ±1.87) d。静脉留置针为美国BD 公司生产的“Y”形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为舒士3000 自黏性薄膜敷料,封管采用洁瑞预冲式冲管注射器,内含0.9%氯化钠注射液无菌溶液。

1.2 方法 分析84 例高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脑卒中类型、患者是否卧床、留置针穿刺部位、是否输入高渗性液体、护士年资等指标,总结各指标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

表1 影响高龄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d)

表1 影响高龄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d)

1.3 观察指标 观察高龄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留置时间长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 <0.05);穿刺部位位于前臂静脉者留置时间长于穿刺部位位于手背静脉者(P <0.05);未输入高渗性液体患者留置时间长于输入高渗性液体患者(P <0.05);操作者为高年资护士留置时间长于操作者为低年资护士(P <0.05);患者是否卧床的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中患者大多数为高龄患者,病程反复,周围循环不良,需要长时间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具有保护血管、降低工作量、减少穿刺次数等优点[5]。本研究高龄脑卒中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12 d,留置时间(7.77 ±1.87) d。目前,我国对留置针留置时间尚没有统一标准,美国输液学会将留置时间规定为3 d,按照BD 公司的建议,留置时间范围为3~5 d,最好不超过1 周[6]。但高龄患者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抗化学损伤和机械性损伤能力都有所下降,反复穿刺对血管损伤较大[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南中提出,对于静脉条件较差的患者不应该定期更换套管针,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前提下,采用不定期的方法更换套管针[8]。

3.1 患者脑卒中类型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脑卒中类型是影响留置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黏稠度和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4]。魏晓兰等[9]研究表明高血黏度、高脂血症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正常血黏度和血脂者明显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通常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局部血栓,增加堵管概率,缩短了留置时间。即使部分患者服用抗凝剂,但抗凝剂的使用并不能延长高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10]。

3.2 穿刺部位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穿刺部位位于前臂静脉者留置时间长于穿刺部位位于手背静脉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龄患者手背部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不便于留置针固定;手背静脉血管内径小、外观弯曲,不利于留置针穿刺;血管脆性大、手部活动多,增加了液体外渗和留置针部分或全部脱出的可能性,缩短了留置时间[11]。前臂静脉的血管较粗直,弹性较好,不易发生静脉炎、药液渗出等并发症,延长了留置时间[12]。留置针血管应选择位置易固定、粗直、浅表、弹性好的血管,首选上肢静脉[13]。

3.3 是否输入高渗性液体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未输入高渗性液体患者留置时间长于输入高渗性液体患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渗性液体如甘露醇、营养液等易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导致静脉炎[13];引起组织胺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液体渗出;随着时间延长,刺激血小板聚集,包裹针管造成堵塞[14];高渗性液体刺激血管痉挛、收缩,使患者感到疼痛,降低舒适度,缩短了留置时间[15]。建议临床用药时输入高渗液体前后应用0.9%氯化钠注射溶液冲管[16]。

3.4 操作护士年资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操作者为高年资护士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操作者为低年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国内多数文献将工作三年以内的护士称为低年资护士[17-18],根据Benner 的护士进阶理论模型以及国内外关于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报道,新护士需要经过2~3 年的临床工作后才能成长为一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护士[19]。因此科室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留置针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规范化培训并鼓励其主动向高年资护士学习,做到能够对穿刺部位血管合理评估、正确选择,不断提升规范化水平和操作熟练度,减少操作者因素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猜你喜欢
年资高龄液体
综合带教模式对骨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分析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低年资护士手术体位安置流程规范性床旁观察分析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层层叠叠的液体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年资回报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