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级党组织增力量、注活力

2020-06-08 10:04
共产党员·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后备干部市委书记

近年来,灯塔市委坚持用好“选、育、管、励”四字诀,重点选拔培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由“后继乏人”尽快转化为“后继有人”。

突出政治标准“选”。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原则上要求每个乡镇(街道)每年选拔2~3名后备干部,作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对象。后备干部人选应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5周岁以下,符合灯塔市委《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十种能力”建设要求,且没有“十不准”负面清单情形。重点从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员退伍军人、经商务工人员、乡村医生、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和有发展潜力的现任村干部等群体的党员中选拔。目前,全市选拔的40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人选中,35岁以下26人,占65% ;大专文化以上的22人,占55%,优化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结构,注入了生机活力。

丰富培养方式“育”。一是实行定点锻炼。采取到乡镇(街道)挂职的方式进行实践锻炼,将后备干部纳入乡镇(街道)统一管理,挂职锻炼时间一般为2年,参与乡镇(街道)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二是实行定期培训。将后备干部培訓纳入全市教育培训计划,市里每年开展两期以上集中培训,乡镇(街道)也组织相关教育培训。三是实行定人帮带。由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与后备干部建立“一对一”帮带关系,对后备干部重点做好思想引导、跟踪培养等工作,提高其综合能力。目前,40名后备干部已到农村信访、动迁、综合治理等重点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

实施动态调整“管”。坚持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乡镇(街道)党(工)委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和评议,分别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对后备干部评定等次,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实行“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机制,对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不作为、发展潜力不大、群众认可度不高的,或挂职期间有“十不准”负面清单情形的,或年度考核不称职的,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苗子,及时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培养。

完善保障机制“励”。坚持备用结合,力争在换届期间优先把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作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及时推选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在届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出现空缺时,及时使用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后备干部。根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岗位实际、承担工作任务量、考核评议等情况发放工作补贴,原则上每月不少于2200元,补贴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工作补贴分为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

一大批素质过硬、能力突出、服务意识强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进入班子任职后,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骨干作用,为村(社区)党组织增添了力量、注入了活力。

(辽阳市委组织部供稿)

猜你喜欢
后备干部市委书记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中共秦皇岛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侨海报国共筑梦——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引凤”侧记
读书记
加强盐业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集书记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关于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创新『选育留用』机制 推进村级后备干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