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输血科信息化对用血管理的效果分析

2020-06-08 09:39刘棋枫蔡葵陈妙婵吴敏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

刘棋枫 蔡葵 陈妙婵 吴敏华

【摘要】 目的:评价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输血科信息化对临床用血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输血科进入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输血患者200例为研究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输血科传统方式输血患者200例为对照组,输血后对临床输血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研究组输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输血科信息化对用血管理具一定价值。

【关键词】 用血管理 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 输血科信息化 有效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20.12.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12-0-03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Informatization on Blood Management Based on Medical Data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LIU Qifeng, CAI Kui, CHEN Miaochan, WU Minhua.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12): -16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informationization of medical data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on clinical blood management. Method: From July 2017 to June 2018, 200 blood transfusion cases in the units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who entered the medical data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From July 2016 to June 2017, 200 cases of traditional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transfusion effect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after the blood transfusion. Result: The blood transfusion efficienc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based on medical data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has certain value for blood management.

[Key words] Blood management Medical data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 informationization Effectiveness

First-authors address: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000, China

随着对医院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输血科信息化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输血科的用血管理中[1]。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医院之间仍存在业务系统分散、数据不共享等问题[2]。作为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输血管理涉及临床科室、输血科、质控科、手术室、医务科等多个部门,输血环节人员参与较多,跨度大,用血要求高[3]。本文基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与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通过将血站、输血科、护理系统、医务科、麻醉科、his系统、lis系统等部门连接起来,可将多部门各环节的临床输血过程实现程序化、标准化及具体化管理,确保最大程度实现输血管理质量监控目標,提高输血安全率,同时建立输血治疗数据库,为精准输血提供有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输血科进入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输血患者200例为研究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输血科传统方式输血患者20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输血指征,予以入组。排除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病例资料不完整,输血过程出现其他不良表现而中途退出患者。对照组男113例,女87例,年龄22~62岁,平均(49.67±3.54)岁;研究组男105例,女95例,年龄23~35岁,平均(50.28±4.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试剂 使用奥森多公司的全自动配血及血型分析仪对ABO血型正定型与反定型、Rh(D)定型、交叉配血、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等项目进行分析。ABO/Rh正反定型血型定型试剂卡、抗人球蛋白(IgG,C3b/C3d)检测卡购自奥森多公司,不规则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购自江阴力博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盒购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检测方式按照说明书操作。其他设备还有his系统、lis系统、恒温孵育箱、储血专用冰箱、恒温水浴箱、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血小板振荡仪、低温冰柜等。

1.2.2 输血方法 对照组以输血科传统方式输血,如人工填写用血申请单、无计算机快速核对、无院内医护工作站通知等。研究组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实施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具体如下:(1)临床用血管理。对接his系统及lis系统,开具用血电子申请单,根据准确获取患者输血前检验结果,分析输血指征。在系统中关联输血申请与医嘱,确保输血正确。同时实施输血全程条码化管理,确保输血环节可追溯,明确输血责任。按照用血规范,严格执行审批标准及流程,待审批通过后,将实时消息告知输血科,便于其及时配备血型及血量,用血后及时开展疗效评价。(2)输血科管理。完善血液库存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测实现双向全自动检测,结果及时自动传回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输血医嘱完成配血准备后,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并对自身输血、血液使用环节进行追踪管理,严格审核临床用血量,做好监控工作。加强与血站、输血科、护理系统、医务科、麻醉科、his系统、lis系统、临床科室等部门的沟通,保持双向信息对接,降低人为出错率。(3)护士输血过程管理。系统将领血通知系统化,通过系统消息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减少电话沟通;在血袋上张贴二维码,便于护士直接通过扫码读取血制品信息,降低人为信息核对出错率;做好输血执行及记录全过程的监控,确保输血环节可溯源;自动形成输血记录,支持输血不良反应上报,简化护士输血记录填写流程,降低人为出错率。(4)建立数据库,实现精准输血。将输血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系统(lis)联结,建立临床用血信息库,促进信息传输,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挖掘,从多角度、多节点分析临床用血需求、用血量及用血效果等,提升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效果,为指导临床用血,建立精细化输血治疗创造条件:①通过分析,了解同科室同疾病不同临床医师的用血情况,准确评定医生的用血水平及临床诊治能力;具体分析每位医师的用血情况,同时结合疾病诊断率,准确判断医师工作量,将其与绩效挂钩;分析单病种输血情况,指导临床用血。②对科室用血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科室平均用血量,制定医院、科室年度用血计划;分析不同病种用血情况,了解科室对疑难杂症的诊治水平。③对接手术麻醉系统,对手术用血情况开展大数据分析,着重增强单病种手术的用血分析,同时结合患者年龄、体重、临床分期等情况,建立输血治疗分析数据库,还可将手术医师用血情况纳入手术资质准入标准,为指导手术用血提供参考。④建立输血不良事件的即时上报及反馈系统。免疫因素、人为因素均可能导致输血不良事件产生,其中,免疫因素为客观存在因素。输血不良事件的即时上报及反馈系统的存在,可为定期总结输血不良反应产生原因提供数据参考,便于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方式,提早预防,优化处理手段,保障临床输血安全,降低输血风险,尽可能减少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升医疗质量管理。⑤分析患者输血率等数据,扩大血液保护的应用范围。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采用盲评法评价有效病例,评价小组由1~2名输血科主管技师,2~3名输血科操作人员共同组织。评价全程使用白纸遮挡患者姓名、年龄、治疗科室等信息。用血管理效果评价标准:(1)符合输血适应证;(2)输血后症状有明显改善;(3)准确、完整签署输血同意书;(4)准确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5)病例资料填写完整且准确;(6)有足够备血量,可满足实际输血需求。小组成员一致认为研究病例均符合上述条件,则为有效,反之则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使用K-S检验确定变量的分布类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及组内均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输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作为手术治疗及抢救的常见治疗方式,输血对于挽救生命、治疗疾病有积极意义。但输血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增加临床风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4]。作为医疗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输血管理涉及输血科、质控科、手术室、护理部及临床科室等,是一项多部门、多环节共同参与的医疗行为[5]。由于参与人员多,科室跨度大,输血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难点[6]。在实际应用中,各医院业务相对分散,多数医院对于输血信息化管理内容仅局限于输血科内部,缺少部门沟通及科室连接,数据独立性较强,与新时代临床输血管理要求不适应[7]。

随着医学学科范围的逐渐扩大,信息化管理模式逐渐被大量运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中,国内也将信息化管理质量纳入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内容细化为涵盖了输血人员基础信息、输血过程、输血环节、安全管控等多方面。因此,选择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输血管理效果,增强输血有效性,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8-9]。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连接输血科、麻醉科、血站、his系统、lis系统、医务科、财务科等多部,建立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可实现临床输血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管理,以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优化输血管理质量监控目标;通过建立输血信息库,实现对输血环节的全过程监控,保障输血安全,同时为精准输血打下基础[10];通过多维度、多环节、多部分的临床输血管理体系,提升输血环节质量监控效果,填补国内医院临床用血环节的质控空白[11];通过输血数据,形成系统、全面、实时有效的临床用血信息库,为精细化、个性化临床用血创造条件[12]。在本次研究中,经给予输血科信息化管理的患者其用血有效率高于应用传统方式输血的患者,提示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在用血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可有效降低输血差错率,明细各环节输血责任,规范操作行为,为促进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提升输血效率,提升输血环节的质量监控效果有积极意义,是一种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综合管理模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晓明,朱驰,吴文娟,等.人、机、料、法、环在输血管理中的运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4):572-574.

[2]傅梅,唐龙泉.信息化管理在临床输血中的建立及应用[J].当代医学,2018,24(20):113-115.

[3]曾飞艳,张鹏,杨菁菁,等.信息化建设对输血质量安全的优化与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6):815-816.

[4]李杰,许桂平,李晶晶,等.信息化管理在提高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11):1290-1292.

[5]陈园园,王平,马丽君.输血信息化闭环管理模式在保证肿瘤病房安全用血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8):103-105.

[6]田勇,董庆,丁巾,等.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输血科信息化对临床用血管理的效果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6):7194-7196.

[7]赵臣,侯毅鞠,袁中海.输血科与临床合作模式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6):3728-3729.

[8]郭玉嵩,吴丽英,王渊源.探讨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血的优化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5-16.

[9]卓星,刘丽英,冯燕,等.全院级用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9):1051-1054.

[10]劉威,曹磊,李建林,等.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构建[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1-4.

[11]杨丽云,刘威,曹磊,等.全程闭环智能信息化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2):124-128.

[12]陈麟凤,李卉,庄远,等.临床输血智能管理与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9):1167-1173.

(收稿日期:2020-03-04) (本文编辑:马竹君)

猜你喜欢
有效性
沉香纯露用于化学焕肤术后皮肤处理的有效性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