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设置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2020-06-08 10:30林宪丽
考试周刊 2020年45期
关键词:情境设置小学数学

林宪丽

摘 要:小学数学涉及的概念以及抽象的定理与公式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建构适当的情境以让思维转化,兴趣生成,思维生长。情境的设置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能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学习的场域,能让他们的认知对接具体的画面,能让他们的能力有了生成的媒介。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设置;思维生长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学方式陈旧,学生吸收困难。陈旧的方式体现在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没能充分设置情境,让数学学习自然地发生。吸收困难体现在,学生获取的能力不是在情境中悟出来的,而是在教师抛出的大量习题中做出来的。打破原有模式,让学习在情境中进行,让情境促进学习的深入。

一、 设置实物情境,让数学概念由抽象走向直观

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具体的事与物都是数学中某一对应的抽象概念或者认知。设置实物情境其实就是还原数学本来的面貌,以让学生容易理解。实物情境的设置比较简单,只要教师将相关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就行。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要能充分利用本土教学资源,即,要能挖掘身边的数学元素。对于实物情境的设置,首先要多元,也就是教师设置的实物要多,要能将学生常见的都罗列出来。这样才能让他们从众多的表象中,归纳出共性的东西来。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为例,教师先在桌子上展示了许多常见的物体,有包装盒,保险箱,文具盒,魔方,集装箱,火柴盒。学生对着这些具体的实物,对长方体自然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了像教师列举的这些物体就是长方体。有了这样的实物情境做铺垫,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收集他们见到的别的不同的长方体实物。他们想到墨水瓶、砖块、钢板、讲台、自己住的教室等。可见实物情境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思考的模式,能让他们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建模。

建构实物情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要让学生能在钢板与墨水盒之间看到相同的核心因子。因此教师在展示实物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很好地利用实物,就是进一步观察眼前不同的长方体,发现出一些相同的东西。教师告诉学生顶点的含义,然后让他们一个连一个地去数,他们就轻松了发现了长方体有8个顶点,这比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去记忆要深刻得多。这样的结论,是学生融入具体的实物情境,通过大量的体验获得的,进而他们又会将形象的感知转为抽象的认知。同样地,对着实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想一想,再议一议进而发现所有的长方体都有12条棱与6个面。明显地,有了实物情境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就更容易,也更快捷。枯燥的概念因为有了可以依附的画面而显得亲近。

二、 设置操作情境,让数学解题由单一走向多元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总是在解题中不断地感悟数学的真知,也总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能力与素养得到提升。可见,解题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是他们打开数学殿堂的一把钥匙。但当前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通过反复做题来实现的。一方面学生觉得枯燥与无聊,另外一方面学生能力提升又比较缓慢,他们中大多数没能弄清事物的本质,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做。因此教师要改变这样一种乏味的解题方式,让数学课变得灵动起来,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在课堂设置操作情境,能让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解题,能让解题的路径变得多元。

还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教师设置这样这道题目,我们一般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对于这样的题目,有一类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写上六个面,因为他们记得刚才的长方体有六个面的结论。当教师让他们将题目再读清楚的时候,有部分学生还是这样认为。这说明学生没能建立起真正的空间感念,没能真正地理解长方体,因此教师要换一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即,可设置操作情境,让他们在操作中完成探究任务。首先教师将一系列的长方体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着,站立的,倒着的;然后让他们将看到的面数出来;结果他们发现是3个面,这是他们观察的后的结论。观察之后,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让他们将看到的面涂上颜色。学生将看到的涂上了不同的颜色,黑的,黄的,蓝的,他们需要见证的结果一目了然地出现了。这样的操作情境,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地理解了长方体。操作也是多元的,教师让学生试着去画一个长方体。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件难事,要把立体的图像画在平面的纸片上,他们会试着各种方式,会画出自己认为还可以的图形。但他们经过各种尝试失败之后,教师再给他们通常的画法,学生几乎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其原理;更明白一般性的画法运用的就是人们通常能看到长方体有三个面。可见设置操作情境能让学生解题的思路开阔,能让他们思维的方式多元,能让他们更好地遨游数学海洋。

三、 设置问题情境,让数学认知由模糊走向清晰

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生活有着更清晰的认识。之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大多是感性的,有了数学的参与就变得理性。尤其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学生的认知也是模糊的,数学的介入就变得明了。如果将问题与情境对接就能让整个数学认知清晰起来。一方面教师抛出的问题就像一根链条,将学生需要感知的内容都穿插在其中,另外一方面情境又让这些问题形成具有画面的整体,易于学生理解与揣摩。一般来说,对于问题情境来说,教师要能做到问题情境简单,问题深刻。也就是说,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问题能引入他们深度的思考。

还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教师给每个學生发了1根长为28厘米的铁丝,让他们做一个棱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体框架。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可能是多少。首先要弄清楚的,教师设置的这个问题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因此也要在情境中解决,而不是凭空地去想象。对于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先去想象,再在具体的情境中验证;也可以先在情境中体验,再将体验的过程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不管是哪一种,可以清晰地看出来,问题与情境是相融的,是彼此相助的。学生拿到铁丝,第一类学生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根铁丝要折叠出几个长,几个宽,几个高,明显地他们要将学到的具体的东西用起来,换言之,他们要把这个大的问题化成几个小的问题。有了情境,学生能看出来,长方体的长宽高各4个,进而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拿28除以4等于7就能得出要求得的长、宽、高之和为7。情境之于问题,能让问题的转化清清楚楚地进行着,也能让思维的发生明明白白地呈现着。进一步地,学生就将长、宽、高按照可能出现的方式排列着:5、1、1;4、2、1;、3、2、2等。有了这样的猜想,学生自然地就用铁丝进行着验算。第二类学生会在做完之后去思考其原理。明显地,情境成为他们反思的一种方式,成了他们修正与改善思维的手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能启发他们思维生长的问题;同时又要将问题建构在一定的情境中,能让他们读懂问题,读透问题。

四、 设置对比情境,让数学思维由低阶走向高阶

在对比中,学生的认知才会深刻,他们的思维才能激越。一般来说,思维包含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大多教师、学生、家长重视的多以低阶思维为主。低阶思维包含识记能力与理解能力,多数学生如果能记住了教师讲的,一般的题目也就做出来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其实依靠低阶思维维持的认知不会长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遗忘。只有高阶思维的参与,学生才能真正地领会数学,才能走进数学,也才能生成核心素养。高阶思维通常包含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等。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对比情境,能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

还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对比情境,首先教师可设置有关新旧认知对比的情境。教师先展示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再展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他们说出其中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学生不仅仅需要识记能力,就是记住新的认知,回忆旧的认知的能力;学生还需要分析能力,说出不同之处的原因。情境能让分析能力更容易生成,也能让分析更彻底。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分析能力,而他们这方面明显有欠缺,毕竟受认知与年龄的限制。基于新旧认知建构的情境能让学生的思考有一个方向,也能让学生有从这个方向走向更多元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学生的展示情境。就是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所获展示出来,让他们彼此欣賞,再共同进步。不同学生的展示情境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自己,也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教师不能将不同学生的展示变成对学生的一次讽刺与伤害,要变成一次赞许与鼓励,变成推理思维与评价思维的生长。还以这课为例,教师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上课的时候展示在讲台上。学生可以看到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长方体。他们会评价谁的做得好看,他们也会彼此间说出长方体的一些特征来。也就是说,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对比着,评判的思维也生长着。当然学生的对比思维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比如大多学生看到珊珊做的一个一张贺卡都开始嘲笑她,因为那只是一个长方形。教师问,大家能不能看出其中的优点呢。赫然在目,贺卡上写着住妈妈生日快乐,也许今天就是她妈妈生日。教师说,珊珊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是一个懂感恩的孩子,大家要帮她。班上学生一起,硬是将那张卡片做成了生日音乐盒。也就是说,学生在比较中知道,原来的卡片与长方体之间的差异在哪儿。这样的体验,对珊珊来说,她也真正体会了长方体。可见,比较情境能让学生全面感知数学,能让思维多维迸发。

五、 结束语

情境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它将学生的思维融入其中,给他们更多生长的可能。教师是情境的设计师,为的是给学生最适切的学习氛围,最合理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永杰.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创设方法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6):159.

[2]刘俊英.基于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4):40-41.

[3]陈蓉.情境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方法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38.

猜你喜欢
情境设置小学数学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传奇电视剧的情境设置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