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6-08 10:30丁爱华
考试周刊 2020年44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初中地理培养

摘 要: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地理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之一,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有机整合。本文从地理小制作、简易实验演示、地图绘制、社会调查、乡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初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对于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由于地理学科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区域性、思想性、生活性与实践性,对中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实践行动能力与地理思维品质的提升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强化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 地理实践能力的内涵

要了解地理实践能力先要了解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就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动手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包括更高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结合具体的学科性质,可以认为地理实践能力就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演示和实验、地理观察和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

二、 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认识环境,学习地理;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懂得发现生活中的地理、解决生活中面临的环境、发展问题,也是在地理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育人价值。具备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生能对地理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有效提高综合素质。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单纯学习知识和有进行动手操作效果完全不同,中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动手制作,一方面可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對知识的掌握,并且培养创新、合作探究精神,让教与学不再停留在表面,这种深度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三、 初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初探

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地理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对地理实践能力之于个人与社会的认知的价值。所以,我们一线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认真对待教材中的各种“活动”安排,适当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社会调查、地图绘制等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一)地理小制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常利用直观教具、课件等媒体的制作,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突破教材难点。有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实践教材中可操作性的地理小制作活动,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学习中,多数学生常感困惑,模棱两可,难点多多。此时,利用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如动手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用橡皮泥或塑料泡沫等制作各种地形模型,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感受,考察,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新知识。记得学生第一次自己参考教材制作步骤,完成自制小球仪的作品中,有球体倾斜度各不同的,有地球仪“站不起来”“转不起来”等问题。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借助问题激发学生深度探究“地球运动”产生原因、条件和现象等,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具,了解地球仪的倾斜角度的由来等知识。既让学生在“玩”中主动学习了难度较大的“地球运动”知识,也使学生能够“知其所以然”地对其作品进行动手改进与完善。

其次,由于心理年龄特征所决定,七年级学生对于空间想象力是有限的。他们刚入初中的第一节地理课就需了解立体三维空间的地球仪,学习易混淆的经纬线。因此,在经纬网教学中,教师能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地球仪上进行加工,画出经线与纬线,找出南北极,赤道等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不断地加深理解其经纬线的特征及经纬度的意义,以化解学生凭空想象的难度。通过学生在动手体验和思考中,学生既会较容易掌握经纬线的特征,明确了经纬度分布的规律及意义,以到达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

(二)实验演示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实验或演示讲解一些地理现象和原理。实验演示对培养学生动态的空间概念十分有效,通过实验演示能将立体的、动态的地理事物展现出来。如用硬纸板作黄道面,用四个地球仪演示,由于黄赤交角的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再如以两本书为道具,模拟板块相向挤压运动和相背张裂运动。设计实验,模拟板块构造运动:以泡沫作板块,漂浮于水中,分别给水加热和用吸管呼气模拟板块运动。通过实验演示,学生们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地多方位参与教学的过程。这种实验演示,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在“玩”中协作、互动,既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协作意识和行动能力。

(三)地图绘制等

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绘制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学习完第二节《地图》之后,教师根据教材“活动”要求,尝试让学生绘制区域平面图,区域范围可从教室到教学楼,扩大到校园平面图,甚至是从家到学校的简易

路线平面图。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目标是强化地图三要素的认知,懂得在实践中方向的确定,如何寻找测量工具,计算比例尺的,设计图例等,学生意识到了把实际区域制成一幅地图,其中的地理事物必有取舍,感叹即便是绘制教室平面图也是不容易的。学生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可促进他们脑海中表象的形成,进而有利于思维能力特别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内化地理空间思维与想象能力,让学生们在绘制地图中发现了地图能简洁表达地理信息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养成阅读地图的意向。

在七年级上册内容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建构空间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全球观地图意识。我们七年级年段备课组在刚授课《大洲大洋》的章节时,举行了“创意世界地图”的绘图比赛活动。学生们利用周末假日时间进行创意构思,绘制出各自特色的,赋有性格迥异的“世界地图”:有用动物形象隐意各洲各国的世界地图、有国旗背景世界地图、有立体几何图形世界地图、有用各种不同材质绘制世界地图如五谷世界地图等。这些各有所长的优秀作品,让备课组老师惊喜万分,惊叹学生们的创意潜能和精心创作的行动品质。

(四)社会调查

当代教育的各个领域与环节已离不开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作为坚实后盾。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补充活动内容,通过网络充实自己,拓展视野。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拓展新知识,结合课内教学举一反三学习新的国家区域。教师也可布置开放性社会调查和地理实践活动的作业,如要求给“五一”“十一”黄金周外出游和假期研学活动,为出行旅游项目做个案例攻略,学生参与、协助家长们上网查询考察,安排出行的吃、住、行、游的各项事务,培养其统筹协调能力,学以致用,学习生活地理,并采用视频或文字的旅行日记,方便教学中学生间互动交流。有线上的搜索,也需线下的调查走访。如在一年一度县市地理小论文比赛活动中,为捕捉有关家乡当下的环境、社会存在问题,学生们需要走出学校,学着记者们街头采访调查;也要用着最原始的方法,统计路口来往车辆数量;要学会问卷调查表的设计,也要走入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等行为。学生们在社会调查,学会信息的甄别或取舍,学会与人沟通的情感交流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综合实践活動

学校要求在七、八年级基础年段,每周开设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实现教学大纲的爱国爱乡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乡土地域认同感,激发家国情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我们地理备课组结合本学科特点,整合了美术摄影组,共同开设《点活名山的“海丝”文化——探究九日山旅游资源》课程。我们带领走进图书馆,查找有关九日山的历史文献,了解相关的历史传说,其次着手设计调查卷和采访表等预备工作。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景区实地考察,邀请专家讲座:述说每一块摩崖石刻的背景文化,了解九日山是宋朝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等历史意义,引发学生身为南安人的自豪感。学生在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也感受到美术雕刻文化的细腻。有部分学生还亲自体验雕刻功夫,让学生零距离地感受艺术的魅力,了解木雕文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对乡土地理历史文化的了解、关注乡土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践行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四、 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评价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的评价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即需要评价学生在考察、调查、模型制作、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获取信息、使用工具、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等方面体现出来地理品质和行动能力。其评价时,要注意首先让学生综合自评,然后再同伴互评,最后进行师评等三方面的总评,并结合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出适当的评语肯定。也就是要以《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的评价为依据,要求要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除了对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进行关注外,要对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过程表现等组合进行评价,以正确引导学生、老师及家长改变过去为考试分数论,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价值、品质的表现和成长收获为考量。这样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播撒民族创新意识的萌芽。

五、 结束语

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在实践情景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隐含能力的培养,情感价值提升的过程,是落实地理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地理课程中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连俊婷.中学生地理实践国培养策略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

[2]丁生军.地理实践能力及其养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

作者简介:丁爱华,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初中地理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