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探索

2020-06-08 10:44林福祥
成才之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林福祥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新形势下化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风向标,化学教师需要懂得如何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文章探讨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提出通过渗透化学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通过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3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3-0065-02

当前形势下,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并据此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课程实施建议。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实验素养、逻辑思维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总结与概括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化的过程,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学生综合性化学素养培育为目标,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化学教学效率,推动化学教学改革。

一、渗透化学发展历史,培育学生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依靠基础科学的普遍教育来夯实,化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板块,化学发展历史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增强科学体验、形成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性地跳过这个环节,他们认为化学知识的掌握比了解科学原理和发展历史更加重要。实际上这就是在缺乏知识情境的背景下开展功利化的教育教学,显然与当前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教学方式必须改正。

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作为重要素材。从1789年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发表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元素表》,到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提出“三素组”,到1850年德国人培顿科弗宣布性质相似的元素并不一定只有三个,到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创建《螺旋图》,再到1863年英国化学家欧德林发表《原子量和元素符号表》,到最后1869年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教师要通过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化学科学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尝试。教师尤其要着重讲解门捷列夫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让学生们学会站在辩证的角度来审视各种问题。作为培育科学素养的重要板块,在教学中渗透化学发展历史,不仅能够让化学课堂充满探索乐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掌握化学概念或定理的时候,也能够了解其背后饱含着多少科学家的辛苦付出以及化学科学探索的艰难过程。依靠这样的化學历史情境的创设,可以逐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除创设化学历史情境外,还需要依照学生的兴趣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情境,建立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由此激发学生的化学探究意识。

比如,在学习“物质燃烧的条件”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人们在厨房炒菜的时候,不小心会出现起火的情况,大家一般会采取什么手段去灭火?请说出灭火的基本原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为什么油锅会出现起火,起火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入手,让学生知道如果改变了燃烧条件就可以灭火。最后,让学生们提出灭火方法。有的学生想的办法是隔离灭火,使用湿抹布去覆盖着火点,阻绝氧气,阻止燃烧;有的学生选择的是冷却灭火法,就是关闭燃料来源,将切好的生冷的食物沿着边沿倒入锅内,降低温度,起到灭火作用。因此,将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融入到化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与化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懂得运用自己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这种成就感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其探究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热情也会不断提升。这对于实际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培育实验探究能力

长期以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育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短板。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和教师需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并让学生逐步尝试自主进行实验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以“制备氧气”实验课为例,首先,教师讲述制备氧气的原理以及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环节。其次,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学生都要制定制备氧气的实验方案。再次,要求学生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相互探讨,比如使用多少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之间的反应需要多长时间等,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方案完成制备氧气的实验任务。整个实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自主来完成,实验过程和实验进度由学生总体掌握。通过实验,学生对制备氧气相关知识的了解会更加深刻,也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化学素养。

化学实验课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板块,不能轻易省掉,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验锻炼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其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虽然很多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学生如果没有亲自去做实验,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就不够深刻,其知识应用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当然,化学教师在对化学实验课实现有效引导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以其他的方法来探究化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实验探究氛围。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从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多个维度入手,调整教学思路,渗透化学发展历史,引入生活化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争取更多的实验探究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当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夏永芹.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逻辑与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8).

[2]许洪良.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9(04).

[3]雷迎春.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参考,2019(04).

[4]黄燕宁.论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化学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5).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