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策略

2020-06-08 15:43张育香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高年级农村小学

张育香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构建自主高效的高年级课堂学习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教师为促进教学发展和学生成长所必须努力的方向教学时,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思维,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40-02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农村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呢?

一、因地制宜发挥农村语文教学的独特优势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与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科技、信息传播、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仍存在着差距,但也具有天然的优势。大自然就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独有优势。与城市小学生不同,农村小学生对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现象更加熟悉。因此,教师应根据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发挥农村的环境优势,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开展语文教学。此外,农村小学生因为亲近自然、熟悉白然,所以在写作方面也有着更多的优势。农村小学生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自然,能够为作文积累素材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农村学生的优势,发挥农村教学的优点,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更大提升。例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对于“瀑布”这些景物,由于生活中经常亲近大自然,大多数农村学生就比城市学生有更加熟悉和深刻的体会,就更容易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以及对人性的陶冶。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主,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因生施教,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小学生天生好动,容易开小差。因此,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围绕“爱”的主题,首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感悟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童年时代写的诗做出的不同评价,体会父亲的严厉是对巴迪成长过程的警告与提醒,母亲的赞扬则给予巴迪鼓励与支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对孩子充满了爱。其次,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说自己对这两种“爱”的看法,并加以适当的点拨。最后,我让学生自由说说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轻松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重新认识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不再是地狱,而是学习的乐园,快乐的天堂。

三、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合作交流是最常用,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互动方式。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我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家乡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准备过新年了心情怎么样。学生们立马叽叽喳喳地打开了话匣子,一个个抢着发言。这个时候,我趁机将他们引入课文中,去看看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并将不同的学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1)北京人过年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准备,到什么时候结束?(2)北京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那些习俗和自己家乡有什么不同?(3)作者详细描写了哪部分,略写了哪部分?(4)北京人过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想?(负责解决这个问题的小组可以走动采访其他小组的成员)小组合作交流结束后,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我又组织他们互相评价。因为评价不但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价值,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教师在指导课堂教学时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自由地思考,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學习体验和情感体验。有思维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思考得越多,学习体验越深,学习效果就越好。教师的情境创设和思维启发不仅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如学习某个词、某个词组等具体客观的语文知识,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阅读,阅读的日的是什么,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的过去以及周总理读书的意义。这样,学生就能深切感受到一个历史伟人非凡的理想抱负,并获得成长激励。

五、培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孔子说:“习惯成自然。”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习与性成,圣贤同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排除困扰,主动地、愉快地阅读。我们学校是全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到九年级是寄宿制的,学校的办学条件配套,有阅览室、图书室。虽然学校每周都安排有阅读课,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读书看报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作业后,安排半个小时到学校的阅览室坚持读书看报。

2.读思结合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养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再在阅读中深入思考、认真分析,然后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3.阅读时动笔的习惯。要求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旁批、补白、摘抄要点、制作读书卡片、写读后感等,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这有助于他们在写作中进行借鉴与模仿。

4.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自学或阅读中不免会碰到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这个时候教师要教会他们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5.阅读卫生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健康书籍,注意用眼卫生,选择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各项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植文,吴玲.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7(13).

[2]夏明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名师在线,2017(15).

[3]李雪玲.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高效课堂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7(79).

[4]彭定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设论坛.2019(16).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高年级农村小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